程紹賢
近幾年,牛肉價格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牛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人體必需氨基酸等營養(yǎng)物質,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二是牛屬于單胎動物,繁殖率不高,加上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多,飼養(yǎng)基礎母牛的極少,導致用于育肥的犢牛嚴重缺乏。那么,農戶在飼養(yǎng)繁殖母牛和犢牛過程中如何才能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呢?筆者多年從事畜牧業(yè)生產工作,現將提高養(yǎng)牛經濟效益的措施介紹如下:
一、科學飼養(yǎng)基礎母牛
1. 空懷期的飼養(yǎng)管理。能繁母牛最好選擇雜交一代或二代母牛,其生產的犢牛個體大、產肉率高,經濟效益就更為明顯。當母牛處于空懷期時,應進行驅蟲、健胃,這點非常關鍵。驅蟲藥可選用伊維菌素針劑按說明肌內注射,一般用量為0.3毫升/千克,連用2次,間隔時間為7~10天,以驅除母牛體內的線蟲和體表的螨蟲、血虱等,但伊維菌素對牛體內的吸蟲等效果較差,如懷疑牛感染吸蟲再用阿苯達唑或硫雙二氯酚驅蟲。健胃藥用復方山楂粉、健曲粉(厚樸散)或牛胃藥(平胃散),山楂粉、健曲粉的用量依牛體大小每頭每次飼喂100~200克,牛胃藥依牛體大小每頭每次飼喂100~150克,每天1次,連用3次。母牛配種前7天應加強營養(yǎng),促使排出的卵質量更優(yōu)良,精卵結合后生產的牛犢更壯實、健康。
2. 妊娠期的飼養(yǎng)管理。確定母牛妊娠后,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計算好預產期。母牛的預產期平均為282天,其范圍在276~285天,計算方法為配種時的月份數減3、日數加6,即為該母牛的預產期。例如:某頭母牛2016年5月8日配種,那么該母牛預產期為2017年2月14日,前后相差1~2天。準確計算預產期很關鍵,可以確保新生犢牛100%成活。二是注意母牛的營養(yǎng)搭配與供給。對妊娠母牛的飼喂,遵循其營養(yǎng)需要“前后低,中間高”的原則,即母牛剛妊娠時應以青、粗料為主,妊娠中期胎兒生長發(fā)育較快,應注意增加富含營養(yǎng)的飼料,以滿足胎兒和母體的需要,妊娠后期應適當減少營養(yǎng)的供給,避免因胎兒發(fā)育過大導致生產時發(fā)生難產。另外,在冬春季節(jié)青飼料缺乏時,養(yǎng)牛戶應儲備一定量的青貯飼料或青干草,否則母牛會因維生素缺乏等原因導致胚胎死亡、流產等。三是適當運動。妊娠母牛每天應放牧2小時以上,這對母牛生產很有幫助。經驗表明,長期圈養(yǎng)的母牛缺乏運動,發(fā)生難產的概率極高,因難產導致犢牛死亡,甚至母牛也發(fā)生死亡的情況時有發(fā)生,養(yǎng)牛戶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四是做好接產與助產工作。母牛預產期的前幾天,應精心飼養(yǎng)與管理,并注意觀察母牛的行為,如母牛乳房可以擠出乳汁,即可判斷母牛已臨產,特別是有的母牛于晚上產犢更應注意,避免造成犢牛產出后無人看護而被踩死、壓死或繼發(fā)感冒、肺炎等疾病死亡;犢牛產出后應立即用棉布擦拭干凈其口腔、鼻孔周圍的黏液,以利呼吸和保溫,并將母牛陰部擦凈,以防繼發(fā)感染子宮內膜炎、陰道炎等產科病。母牛發(fā)生難產時,應請專職的獸醫(yī)人員進行接產,切忌用力拉胎兒,因母牛難產時請壯勞力用力拉胎兒而發(fā)生子宮全脫的事件時有發(fā)生,導致母牛與犢牛雙雙死亡,特別是圈養(yǎng)的母牛更易發(fā)生難產,這樣的慘痛教訓應引起母牛養(yǎng)殖戶的高度重視。
二、科學培育犢牛
對新出生犢牛應進行精心飼養(yǎng)與管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科學斷臍。犢牛出生后應立即用5%碘酊對臍帶斷端充分消毒,最好對斷端進行結扎,以防出血和感染,并及時擦凈犢牛身上的黏液,特別是口腔與鼻腔周圍的黏液,以利呼吸。二是早吃初乳。初乳中含有豐富的免疫球蛋白、乳糖等高營養(yǎng)物質,可以增強犢牛的免疫力并抑制有害細菌的繁殖,促進胃腸早期活動和胎糞排出。三是早開食與補料,促進瘤胃發(fā)育。瘤胃是牛一生最重要的消化器官,成年牛瘤胃占胃容積的80%左右,新生犢牛卻不到1/3,還不能消化粗纖維飼料。因此,犢牛要想生長良好,培育好瘤胃非常關鍵。犢牛在2周齡時,可鍛煉其采食一些幼嫩的青草(紫花苜蓿、黑麥草等),飼喂牛專用顆粒料,這樣可以促進瘤胃乳頭及早發(fā)育,對成年后消化吸收飼草料有很大促進作用。四是驅除體內線蟲。對犢牛危害最為嚴重的是犢牛新蛔蟲,該病可通過母體胎盤感染犢牛,因此建議犢牛在15~30月齡即用左旋咪唑針劑7.5毫升/千克體重或伊維菌素針劑0.03毫升/千克體重進行肌內或皮下注射,效果非常好。五是加強防寒保暖措施。新生犢牛對外界溫度的調節(jié)機能差,特別是在冬春季節(jié)或下雨的晚上氣溫低時應注意防寒保暖,杜絕感冒、肺炎及腹瀉發(fā)生,否則對其生長發(fā)育極為不利。六是提早斷奶。只要實行早期開食和補料技術,犢??捎?月齡時斷奶,避免犢牛長時間哺乳而影響母牛繁殖下一胎,以提高優(yōu)良母牛的利用率。
三、疫病防治
不論是母牛還是犢牛,均應做好口蹄疫、炭疽、牛出血性敗血癥這3種疫病的預防,具體做法為:母??諔哑诩从门?、羊口蹄疫O型-亞洲I型二價疫苗進行免疫注射,間隔7天用牛出血性敗血癥菌苗肌內注射,再隔7天用炭疽芽孢菌苗免疫注射,并佩戴好免疫耳標;犢牛3月齡時注射口蹄疫疫苗,間隔7天用牛出血性敗血癥菌苗肌內注射,再隔7天用炭疽菌苗免疫注射,并佩戴好免疫耳標。平時應加強飼養(yǎng)管理,每天清掃牛舍,然后用高壓水槍沖洗,做到隨時保持牛舍清潔、干燥;實行嚴格的定期消毒,消毒藥品要隨時更換,以防止細菌和病毒產生耐藥性,徹底切斷傳染源,確保牛場牛只健康無疫。
經測算,農戶按以上方法飼養(yǎng)1頭優(yōu)良母牛,年可產犢1頭,1年純收益在8000元以上,如養(yǎng)2頭優(yōu)良母牛即有近2萬元的收入。
(作者聯(lián)系地址: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qū)楓香鎮(zhèn)農業(yè)服務中心 郵編:56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