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宇++魏玉純++張振軍
[摘 要]現行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已不適應大學體育健康教育的要求,探討一個新的體育評價體系--開放式體育評價體系(即包括自我評價、教師評價、學生評價、校醫(yī)評價、學校評價、檔案評價等多方面的評價體系)。既進行定量精確評價,又進行定性模糊評價;既自我評價又他人評價的動態(tài)性體育評價體系。并總結了具體實踐中應注意的有關問題。
[關鍵詞]體育俱樂部;考核;評價體系;問題;策略
目前,大學體育教學的評價,主要是通過標準化的運動技能和體能測試、書面測驗、教師觀察等手段,綜合這些測驗結果決定學生課程等級。用統(tǒng)一的標準要求全體學生,對學生進行橫向比較,并獎勵少數優(yōu)秀者,挫傷了大多數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種評價具有明顯的終結性特征。針對這種現狀,本文通過對大學體育俱樂部制評價理論研究,結合黑龍江工程學院體育俱樂部改革發(fā)展的客觀實際,對體育教學評價展開全面的改革,探求適合大學體育俱樂部的評價體系。
一、目前高校體育課程學習評價存在的問題
(一)評價功能的認識偏差
學習評價實際上具有兩種性質不同的功能,一是本體性功能。目前普通高校體育課程學習評價僅停留在學習效果的判定上,而忽略了對學生進程的評價。也就是重視終結性評價,忽視過程評價。終結性評價重視結果,主要目的是給教師或學生評優(yōu)評差或評級評分。這是一種面向過去的,終結性評價方式。這是將對評價功能范圍縮小的表現,其根本原因是對體育評價功能本身的認知不足。
(二)評價的內容單一
學習評價的內容主要包括認知、體質、技術技能和情感四大方面,而體育能力、進步幅度等因素則極少納入其中。說明評價內容指標主要過多地倚重體育學科知識,特別是競技體育的知識,而忽視對身心健康、運動參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質、積極的體育學習情緒等方面綜合素質的評定;重在評價共性與一般趨勢,忽視了個體發(fā)展的獨特性。其結果身心健康、適應社會的評價往往流于形式,運動成績被推到至高無上的高度。忽視了以人的全面發(fā)展為中心的指標來評價學生。
(三) 評價方法不夠科學
評價方法,目前主要有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兩種。而目前我國普通高校體育課程學習評價方法過分強調量化評價,對質的分析和把握較少,這種評價模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發(fā)揮,致使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沒有學習和思維的空間,挫傷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制約了素質教育的實施。因此,缺乏體現最新評價思想的技術與方法;評價過程顯得封閉靜態(tài),缺乏靈活性與動態(tài)性。
(四)評價主體單一
現階段的評價主要是由教師評價,對教師有較大的依賴性,評價主要是對正在實施的內容是否達到既定目的和質量做出判斷。同時,評價的結果常常作為檢查和衡量教師工作質量和體育課程教學水平的依據,忽視學生自我評價和相互間評價。因此,這種評價主體顯得單一,有非常大的局限性。
二、大學體育理論考核與評價系統(tǒng)的優(yōu)化與建構策略
(一)綜合運用形成性考核、診斷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
首先,按照過程考核的要求,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考核,尤其對某一項運動技術的學習結束后,應進行及時的形成性考核,檢驗學生對剛剛學過的運動技能的掌握情況,查漏補缺,對有待進一步理解的內容作再次的講解。通過這種考核方式,可以對學生已經學到的內容有所認識和評析,這有利于對下一步教學計劃進行合理的規(guī)劃。形成性考核還有一個作用,即反饋評價,學生能夠對自己的表現有個相應的評價,并以此為基礎,對自己的大學體育學習進行持續(xù)的改進和提高。其次,教師形成性考核與診斷性考核的有效結合。具體來說,首先對學生的體育學習實施診斷性考核,其最大作用是能夠準確找到學生的學習難點所在,將這些困難進行分類整理,以備制定下一步教學計劃,給予學生相應的輔導。最后,在大學體育教學完成后,要組織一次終結性考核,它是對一段時期里學生收獲的集中檢驗。如果說診斷性考核與形成性考核是對學生體育學習的微觀評價的話,那么終結性考核就是對其最終的、整體性、宏觀評價,三者是相輔相成的,能夠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性的考核與評價系統(tǒng)。
(二)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相結合
考核與評價并非僅限于教師與學生兩個主體之間,同學、家長等角色也可以參與進來,而其不同之處在于由誰來收集信息。無論是自我考核還是他人考核,都應被融入到過程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等考核過程之中。與傳統(tǒng)的來自教師的統(tǒng)一體育考核評價方式不同,如今,大學體育理論考核評價更為注重來自學生自身的自我考核,在這種考核評價方式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為學生提供自我考核的目標、標準、工具和方法等,從而為學生的自我考核做出多個方面的有效引導。在大學體育理論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反復實踐“學生學習的表現—反饋—修改”的考核評價思路,除了統(tǒng)一的他人考核外評價外,應鼓勵學生對自己進行自我考核與評價,從而調整自己的學習。
(三)轉變考核與評價目標
大學體育的考核和評價體系重構應以考核和評價目標為中心來展開,而非以考核和評價過程中的技術性或工具性因素為中心。首先,通過有效的引導,教會并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考核與評價,不斷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體育理論的熱情;第二,要提高對考核與評價的反饋性作用的重視,以考核和評價為契機,明確體育教師的教學效果以及存在的問題,為下一步教學水平的提高做好準備??傊髮W體育理論考核和評價的目的并非對學生的表現進行審查,而是為了有效掌握學生的學習效果,從而能夠幫助學生繼續(xù)進步。換言之,為學生成長與發(fā)展服務是考核和評價的主要目標,大學體育理論考核與評價系統(tǒng)應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
2014年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項目 編號:14E043
2014年黑龍江工程學院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 項目編號:JG2014022□
(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