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華(安徽省建筑科學研究設計院,安徽 合肥 230001)
合肥長江飯店主樓結構加固改造設計
朱 華(安徽省建筑科學研究設計院,安徽 合肥 230001)
文章通過對合肥長江飯店主樓加固改造設計,介紹了采用雙面鋼筋網(wǎng)噴射混凝土方法加固墻體,采用擴大截面法進行抽柱加固,采用粘貼碳纖維布方法加固鋼筋混凝土構件,采用置換技術加固報廢的鋼筋混凝土構件以及用卸載方法改變結構體系,對今后類似的混合結構加固改造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混合結構;加固設計;噴射混凝土;置換;卸載
合肥市長江飯店已成為合肥市歷史性建筑,列入合肥市歷史性建筑保護名錄,分為主樓、貴賓樓、紅樓。其中主樓沿長江中路,始建于1958年,于1960年建成使用,已使用52年。主樓共6層,局部5層混合結構,建筑面積約12000m2,曾于上世紀80年代進行過抗震加固。目前,上海某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對其進行加固改造,并保護性使用,一、二層為商業(yè),三、四、五、六為四星級酒店和文化娛樂場所。安徽省建筑科學研究設計院承擔了加固改造設計任務,并于2012年2月完成設計任務,3月開始施工,8月完成加固改造施工任務,經(jīng)驗收工程質量完好,滿足設計要求。
改造內容:需拆除主樓內所有非承重墻;沿街商鋪需擴大門洞;A區(qū)需增加1臺電梯;C區(qū)需拔掉2根柱子,鑿除部分一層頂樓板,以形成大堂空間;E區(qū)由混合結構改為框架結構。應業(yè)主要求,經(jīng)加固改造的主樓可以繼續(xù)使用20年。
圖1 長江飯店分區(qū)圖
①該樓已超過設計使用期,怎樣經(jīng)過加固改造后保證該樓能夠繼續(xù)使用20年。
②該樓當時的設計標準偏低,難以達到現(xiàn)行的設計標準。
③經(jīng)過現(xiàn)場實地勘察,該樓過去用于衛(wèi)生間的樓板已全部報廢,屋面女兒墻開裂變形,外墻懸挑構件已嚴重受損,外墻的圈梁構造柱均有一定損壞。
④經(jīng)過安徽省建筑工程質量第二監(jiān)督檢測站檢測鑒定檢測報告表明,主樓的磚達到MU10以上,但砂漿強度在M2.5以下,部分墻體砌筑質量差、斷磚較多,部分墻體由于過去的多次改造,有受損現(xiàn)象;樓板及部分梁開裂嚴重。
⑤由于過去多次改造施工不當,該樓的梁、板、柱、墻等結構件有多處打鑿、打砸現(xiàn)象,屬于結構不利因素。
3.1 設計原則
①依照《建筑抗震鑒定標準》(GB50023-2009)要求進行抗震鑒定,確定該樓為 A級標準,并分別采取第一級和第二級鑒定。
②由于該樓未改變使用功能與用途,在保證 7度抗震設防的要求下,著重對受損構件與構造措施不足的構件或設計要求不夠的構件進行加固補強。
③經(jīng)過加固補強后的構件質量高于原構件質量。
3.2 設計分析
①采用PKPM軟件對主樓進行結構分析,僅墻體承載能力不足,與設計承載力相比差15%,其余均能滿足現(xiàn)行設計要求。
②采用底部剪力法對主樓進行手算,墻體承載能力與設計承載力相比差18%,其余均能滿足現(xiàn)行設計要求。
③墻體加固是該樓加固的關鍵所在。
4.1 墻體加固方法
主要墻體加固采用墻體兩側 6@300雙向鋼筋網(wǎng)6@600梅花形穿墻螺栓固定,墻體兩側各 50mm厚C30噴射混凝土錨噴(鋼筋網(wǎng)在一層處應伸至基礎頂面),見圖2。
圖2 墻體加固圖
4.2 門洞擴大加固方法
一層外墻門洞由 1800mm擴大至 2500mm,在2500mm門洞兩側先施工柱子,柱子鋼筋由基礎生根,柱子完成后在施工門窗過梁,最后梁柱門框內鑿除磚墻。
4.3 抽柱加固方法
C區(qū)門廳要拔掉兩根柱子,由這兩根柱子承擔的力要傳遞至兩側的柱子上,因此采用擴大截面方法對兩側柱子進行加固,同時與這根柱子相連的梁也采用擴大截面方法進行加固,見圖3。
圖3 框架柱加固圖
4.4 開裂樓板與梁的加固方法
該樓板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梁板式結構,另一種是密肋梁式結構。對于梁板式結構采用粘貼碳纖維加固梁與板,對于密肋梁式結構采用粘貼碳纖維布僅加固密肋梁,見圖4。
圖4 樓板裂縫加固示意圖
4.5 報廢樓板加固方法
報廢樓板的加固采用置換方法即全部鑿除原樓板,后采用植筋方法將樓板鋼筋植入周邊承重梁在澆筑板混凝土。
4.6 E區(qū)改變結構體系加固方法
由于使用要求 E區(qū)需要將原混合結構改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先處理基礎,將原混凝土條基改為滿堂的筏板基礎,將新增加框架柱由筏板升起,再施工梁板結構,然后逐層施工,最后將原混合結構全部鑿除,鑿除完成后砌框架填充墻,完成主題結構施工。整個施工應做卸載工作。
5.1 夾心墻施工的技術要求
夾心墻施工是該樓加固施工的關鍵,穿墻螺栓的打孔應打在砌體的磚縫處而不能打磚,磚石脆性材料,打孔桿在磚上會把磚打壞,直接削弱墻體的承重。孔打好后將螺栓穿入后,應用水泥灌漿料將孔注實,避免墻體出現(xiàn)“疏孔現(xiàn)象”。噴射混凝土應嚴控水灰比,施工中避免加水,噴射時應均勻,保證混凝土的有效厚度。
5.2 E區(qū)改變結構體系的技術要求
先開挖地坪施工基礎,待基礎施工完畢后,應回填并施工完混凝土墊層,并保證卸載的支撐有足夠的剛度。支撐由一層至頂層,逐層頂,布置有計算確定,在支撐完成卸載工作后,可以由一層向上逐層施工鋼筋混凝土框架。
5.3 抽柱施工的技術要求
先搭設支撐對抽柱區(qū)域逐層卸載,后施工被抽柱兩側的柱子,再施工由兩側柱子支撐的梁,由一層至頂層逐層施工完畢。將頂層的抽柱鑿除,由頂層向下逐層鑿除,最后拆除卸載支撐。
長江飯店主樓加固改造設計采用雙面夾筋噴射混凝土加固砌體承重墻技術、混凝土構件置換技術、改變結構體系的加固技術、鋼筋混凝土構件粘貼碳纖維布技術等結合加固技術與措施,對今后類似建筑結構加固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1]JGJ116-2009,建筑抗震加固技術規(guī)程[S].
[2]GB50023-2009,建筑抗震鑒定標準[S].
[3]GB50010-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S].
[4]GB50009-2001,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2006版)[S].
[5]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S].
[6]GB50003-2001,砌體結構設計規(guī)范[S].
TU746.3
B
1007-7359(2016)02-0161-02
10.16330/j.cnki.1007-7359.2016.02.057
朱華(1964-),男,湖北武漢人,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