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振輝
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急診治療中的應用價值
尤振輝
目的 探討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急診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遼寧省沈陽醫(yī)學院附屬中心醫(yī)院收治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按照拋硬幣法分為對照組(41例)和觀察組(47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抗心力衰竭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體征評分、心功能改善情況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呼吸困難、肺部濕性啰音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心輸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383,P>0.05)。結論 應用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臨床效果明顯,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心功能,且安全可靠。
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急診治療;應用價值
心力衰竭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見并發(fā)癥,其可加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該類患者的主要表現(xiàn)為心功能異常,心排血量明顯下降,組織器官供血不足,病死率和致殘率均較高,可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脅[1-2]。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壓力的增加以及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已逐漸成為全球性健康問題[3-4]。本研究就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急診治療中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相關診斷標準[5-6],經超聲、心電圖等相關檢查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排除其他心臟疾病、肝腎功能不全、惡性腫瘤及免疫系統(tǒng)疾病。將患者按照拋硬幣法分為對照組(41例)和觀察組(47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4例,女17例,年齡55~80歲,平均(68±3)歲;心功能分級:Ⅱ級12例,Ⅲ級23例,Ⅳ級6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6例,女21例,年齡58~81歲,平均(68±3)歲;心功能分級:Ⅱ級15例,Ⅲ級24例,Ⅳ級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相關要求,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抗心力衰竭治療,包括吸氧、抗血小板聚集、給予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以及利尿劑等。在此基礎上,觀察組患者采用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成都諾迪康生物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S20050033)進行治療,對于收縮壓不超過120 mmHg(1 mm H2O=9.80665 Pa)的患者以1 μg/(kg·min)的速度靜脈滴注,對于收縮壓超過120 mmHg的患者以2 μg/(kg·min)的速度靜脈滴注,60min/次,2次/d,治療過程中密切注意患者血壓變化情況,并調整使用劑量。兩組患者均治療30 d。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體征評分、心功能改善情況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治療前后呼吸困難、肺部濕性啰音等體征改善情況采取百分制評分進行判定:總分為100分,治療后分值越低,表明改善越明顯[7]。
1.4療效判定標準[8]顯效:治療后患者呼吸困難等癥狀以及肺部濕性啰音等基本完全消失,可以自由進行體力活動;有效:治療后患者呼吸困難等癥狀以及肺部濕性啰音等明顯好轉,可以進行輕度體力活動;無效:治療后患者呼吸困難等癥狀以及肺部濕性啰音均無變化,活動受限。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5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2.2治療前后體征評分比較 治療前,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呼吸困難、肺部濕性啰音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呼吸困難、肺部濕性啰音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體征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體征評分比較(分±s)
組別 例數(shù)治療前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呼吸困難 肺部濕性啰音對照組41 89.4±2.376.2±1.8 92.5±1.771.8±2.4觀察組47 90.1±2.162.7±1.3 90.8±1.565.9±1.6 t值 1.492 40.686 1.984 13.721 P值 0.139 0.000 0.100 0.000
2.3治療前后心功能改善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心輸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心輸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改善情況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改善情況比較±s)
組別例數(shù)治療前治療后 治療前治療后心輸出量(L/min) 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對照組412.5±0.53.6±0.7 34±8 39±7觀察組472.4±0.64.6±0.5 34±8 49±5 t值 0.842 7.782 0.236 7.816 P值 0.402 0.000 0.814 0.000
2.4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肝、腎功能均無異常,治療中,對照組患者中出現(xiàn)輕度惡心嘔吐2例,輕度頭暈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7.3%(3/41);觀察組中輕度惡心嘔吐1例,輕度頭暈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3%(2/47)。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383,P>0.05),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患者經對癥治療后,癥狀均消失,不影響研究結果。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是心內科常見的一種疾病,大部分患者由動脈粥樣硬化引發(fā),病情加重時易導致肺水腫,病死率較高[9]。相關研究報道顯示,急性心力衰竭的發(fā)生、發(fā)展與激素增強以及神經系統(tǒng)密切相關,激素增強易導致心肌纖維化、心肌細胞重塑等,加重心肌損傷程度[10-11]。因此,可以通過抑制、重塑心室來改善心肌功能。
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是從豬腦中提取的一種內源多肽,廣泛分布于心、肺、腦等組織中,具有舒張血管平滑肌、保護缺血心肌細胞、利鈉以及利尿的作用。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作用機制是通過結合血管平滑肌、內皮細胞鳥苷酸環(huán)化酶受體,從而促進平滑肌細胞舒張,減輕心臟負荷。此外,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還可以拮抗血管平滑肌的去甲腎上腺素,抑制近曲小管對鈉的重吸收,從而減輕心臟負荷。相關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應用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心輸出量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等心功能指標,提高整體治療效果,安全、可靠[12]。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呼吸困難、肺部濕性啰音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心輸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應用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臨床效果明顯,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心功能,且安全可靠。由于本研究樣本量較小,具有一定局限性,今后需增加樣本量對該課題進行深入研究。
[1] 王妮妮.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急診治療中新活素的應用價值探討[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4,22(18):13-15.
[2] 楊云仙,范蔚.新活素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J].河北聯(lián)合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14(2):166-167.
[3] 楊志遠,譚華清.新活素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臨床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3,51(21):50-51,54.
[4] 劉亞楠.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并發(fā)急性左心衰竭[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1(9):1136-1137.
[5] 馬晶茹,譚力力,金霞,等.新活素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變異性的影響[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42(9):796-798,803.
[6] 劉春輝,喬峰,田學峰,等.新活素對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炎癥因子的影響[J].內科急危重癥雜志,2011,17(3):145-146.
[7] 豐樹堂.新活素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6,43(1):22-23.
[8] 羅琿.新活素在急診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牡丹江醫(yī)學院學報,2013,34(5):30-32.
[9] 楊云仙,范蔚.新活素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J].河北聯(lián)合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14(2):166-167.
[10] 巴桑.新活素在急診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3,10(9):82,84.
[11] 楊志遠,譚華清.新活素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臨床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3,51(21):50-51,54.
[12] 索旺生,孟英杰.新活素治療6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臨床分析[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4,29(S1):225-226.
R542.2+2
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10.018
遼寧省沈陽醫(yī)學院附屬中心醫(yī)院,遼寧沈陽 110005
尤振輝(1965.5-),本科學歷,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急診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