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莉麗
摘要:隨著人們對古今中外文學作品關注度的逐漸提升,各類古代名作被學者集中研究探討。由于論者的思想觀念存在差異,對相同詩詞看法也有所不同。對本文以對《出師表》的思想格局新角度的思考,進一步對蜀漢政治背景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出師表》;思想格局;蜀漢政治背景
自古以來學者們對《出師表》一文的評論大多是對諸葛亮衷心為國、有先見之明之類的贊揚。但當我們將文章與其所處的特殊歷史背景時期結合來看,《出師表》所描寫的不單單是諸葛亮衷心的陳情書,也是其為后方安定達成北伐成功的一個重要舉措。
一、《出師表》簡介
漢末戰(zhàn)亂年代,劉備三顧茅廬接受諸葛亮《隆中對》中的戰(zhàn)略策劃,于221年成功在成都建立了蜀漢政權。建國后劉備率軍與孫吳夷陵之戰(zhàn)大敗遁走,223年病故。后主太子劉禪繼位,諸葛亮輔佐其與孫吳結盟,安撫南中,逐漸進入穩(wěn)固的發(fā)展時期。227年初,諸葛亮率軍征討魏國前,上《出師表》。次年十一月,又上表,也就是歷史上的《后出師表》。諸葛亮在兩表中陳述了對當時時代背景下劉禪權的利劃分及勢力劃分、國家的發(fā)展以及政權掌握者的品質操守等等。后來蜀漢政治權利走向大多符合《出師表》所敘述的軌跡。
二、《出師表》的思想格局
(一)從歷史角度出發(fā)。223年劉備兵敗猇亭,劉備在臨死前,召集身邊的謀士,將劉禪托付給諸葛亮輔佐,此事后被人們稱為白帝城托孤。很多人議論劉備的這種做法,甚至有人為這種行為“啟篡逆之途”“生嫌隙不逞之釁”。然諸葛亮自223年起,“開府治事”,身兼二職,在政令之間協(xié)調(diào),提升行政效率。諸葛亮此時可以說是大權在握的最高統(tǒng)治者。在對《出師表》進行思想解讀時,首先要從這些歷史背景進行分析。
(二)從政治格局角度。在當時的歷史背景看來,《出師表》所寫的是諸葛亮在率軍指揮作戰(zhàn)前對朝廷事宜的安排,在征戰(zhàn)討伐的同時,保證了朝廷政務的工作,這也是諸葛亮呈上《出師表》的主要用意。他將鎮(zhèn)守城池軍權交予向寵,上表同時提升其官職,掌控京城的戍衛(wèi)以保衛(wèi)城池的安全。從諸葛亮的這一舉措來看,體現(xiàn)了他對宮、府、營三大關鍵支柱重要性的認識。這一點,也是我們對《出師表》一文思想主旨理解的關鍵因素。
(三)具體內(nèi)容方面。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對內(nèi)外軍事政治進行了討論,并告誡劉禪“開張圣聽”、“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衷諫之路也。”并在文末提出“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北磉_出望劉禪聽得進勸諫,回憶先帝所托,這既是諸葛亮對劉禪的一種警告,也是諸葛亮將自己的底線攤牌。另外從文中對宮、府、營中之事的敘述可以看出,其思想在于統(tǒng)一團結、賞罰分明。其中一個層面是對劉禪行為軌跡的引導,另一個層面是諸葛亮對個人衷心的表達,提到了對先帝的報答,確定了北伐戰(zhàn)爭的積極意義,消除劉后主與其他官臣的戒備。此外,文中亦包含了其北伐的思想計劃,是經(jīng)過深謀遠慮的智慧結晶。
三、蜀漢政治背景
蜀漢最初建立時,伊籍、法正、劉巴、李嚴協(xié)同諸葛亮制定了《蜀科》以正蜀漢法律政策,明確了蜀漢法律并全面推廣實行。自劉備與諸葛亮通過《隆中對》相結合,蜀漢集團的重要決定往往由諸葛亮構思,二人再共同將其實施,使建立不久的蜀漢政權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更好的控制住當時的社會局面。
在蜀漢政權統(tǒng)治下,提倡的政治道德觀是自主忠君,建立起君臣信任的和諧氛圍,這也是政權建設的重要內(nèi)容。在蜀漢政權治理背景下,統(tǒng)治者對社會政治秩序的維護具有自主能動性,且符合德主才輔的用人政策,提升了統(tǒng)治階級高層人物對政治道德方面的關注。正處于三國鼎立時代背景下的蜀漢政治對其統(tǒng)治階級人物的道德層面要求較高,屬于較為特別的君主復合制政體,多是對統(tǒng)治集團核心人物的道德管理及要求,君臣形象對百官大臣及平民百姓有著一定的制約作用。但在維護政治道德以外,對個人生活并沒有強制要求,除非涉及對統(tǒng)治階級其他對象的尊嚴受損,才會因此被警告,如劉琰出言不遜時被責,后醒悟謝罪。
蜀漢時期的政權對策對統(tǒng)治集團及國家的穩(wěn)固與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蜀漢作為三國之中較為弱小的國家,又想要達到自身的穩(wěn)定與擴充以及國家的長治久安,一方面大軍多征戰(zhàn)在外,此時需要輔佐的官臣能夠在不侵犯君權的情況下進行政權決策;另一方面需要將統(tǒng)治政策全面深入推廣,維持社會秩序,將政治道德發(fā)揮出其自身更好的作用與價值。也是這些政治決策使蜀漢的政權在強大的魏國、吳國雙面夾擊下走了較為長遠的四十四年。
四、結束語
文章通過對《出師表》一文思想格局的分析,透過詩詞對蜀漢政治背景進行了深入探究。希望可以為閱讀者帶去一定的參考與幫助,使閱讀者通過對文章的閱讀可以對相關知識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
參考文獻:
[1]李宗玲.試析《出師表》的思想內(nèi)涵[J].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
[2]趙昆生.論蜀漢政權出現(xiàn)的特征與方式[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2008.
[3]白楊,黃樸民.論蜀漢政權的政治分化[J].中國史研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