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
摘要:扎染是一種純手工制作的藝術。扎染運用于服飾設計上在我國已經有悠久的歷史,但扎染工藝在現代服飾設計中的應用研究方面反而涉獵的比較少,并未作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扎染;絞纈;現代服飾;設計
扎染,古稱絞纈,是三千年前就開始采用的古老染色方法—用細線縫扎布帛,染畢去線,而縫扎處花紋呈現,因縫扎的松緊而出現神秘的白色。扎染藝術是一項歷史悠久、普及廣泛的民間印染工藝,扎染織物以其暈化的圖案色彩和豐富的褶皺肌理展示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并作為一種重要的織物品類至今仍受到人們的青睞。
一、扎染的發(fā)展歷史
在中國,扎染約有1500年的歷史,是一種藝術性很高的手工藝品,古時稱絞纈或絞染?,F存最早的實物是東晉年代的絞纈印花絹。唐代扎染發(fā)展到鼎盛時期,貴族穿絞纈的服飾成為時尚。北宋時期因扎染制作復雜,耗費大量人工,朝廷曾一度明令禁止,從而導致扎染工藝衰落,以至消失。但西南邊陲的少數民族仍保留這一古老的技藝。20世紀70年代,扎染成為流行的手工藝,廣泛應用于服裝、領帶、壁掛等。隨著人們對扎染藝術及風格特色的鐘愛,學者們也對傳統(tǒng)文化進行了整理與挖掘,但由于受當時社會條件和技術水平的局限,一般紋樣、色彩都比較的簡單;再者由于戰(zhàn)亂和等級森嚴的禮教制度,社會生產受到嚴重破壞,生產工藝、技法和經驗流傳下來的并不多。
從世界范圍來看,扎染在世界各民族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中都存在過,并且有其獨特的工藝,在各自的地域里作為一種傳統(tǒng)發(fā)展并繼承下來。在美國、南美洲、非洲、印度、伊朗、印度尼西亞、日本等國家和地區(qū)都有扎染的生產和制作。世界各地的扎染作品因其歷史文化不同,而各自具有自己民族的文化特征。尤其是日本,早在奈良時代,扎染由中國傳入日本后,由于工藝的精湛和奇美,得到國家的重視和保護,因而生產獲得了很大的發(fā)展。為了促進扎染藝術的發(fā)展,日本政府大力鼓勵各地進行民間交流學術活動。日本在原有扎染的基礎上,又創(chuàng)造了不少新的技法和紋樣,形成了多種藝術效果和風格。
二、扎染藝術應用現狀
隨著服裝產業(yè)發(fā)展的日趨完善化,單純的模仿和抄襲已經無法在市場立足,挖掘傳統(tǒng)文化中獨特經典的“民族化”元素成為了許多國際服裝大師的主要設計手段。隨著科技的高速發(fā)展,社會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人們追求自然清新的風格。作為一種對現代化的逆反心態(tài),也在自己的衣食住行上反映出來。扎染這種古老的方式和紋樣,作為一種時尚,又翻新流行起來。隨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世界范圍的傳播度、認可度越來越高,中國元素的身影頻繁出現在時尚T臺和國際品牌服飾中。現代扎染工藝,作為我國的一項傳統(tǒng)工藝,以其獨特的視覺風格已成為高端紡織服飾品牌的主流設計手段并且輻射到眾多暢銷的二線服飾品牌,深受年輕時尚潮人的喜愛。
但是,當前產業(yè)化的趨勢使部分傳統(tǒng)扎染技藝走向消亡,原有的民間特色開始退化,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市場經營滋生了對經濟利益的過度追求,植物染料板蘭根供不應求。在此情勢下,扎染技藝的傳承受到困擾。只有認真解決上述問題,才能促進織染技藝的傳承和發(fā)展。
三、扎染在現代服飾設計中的應用與創(chuàng)新
現代扎染藝術在堅持繼承和發(fā)展傳統(tǒng)工藝技法的基礎上,不但設計元素時尚化、多元化,而且符合現代化工業(yè)生產的要求具有市場國際化的個性特色。運用到服飾設計中,其題材選擇、創(chuàng)作靈感溯源和東西方文化意蘊的傳達方面,能夠拓寬服裝設計師創(chuàng)造的視野。同時,其快速反應市場的特質,使現代扎染工藝在滿足現代人個性化著裝需求的同時有著廣闊的市場發(fā)展前景。
(一)扎染工藝是我國傳統(tǒng)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具有藝術性、文化性及民族性。將扎染工藝運用于現代服飾品的設計中不僅能提高服飾品的附加值、增加服飾品的文化、藝術內涵,同時也是對扎染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拯救和保護。
(二)受當今社會回歸大自然、返樸歸真潮流的影響,反映傳統(tǒng)工藝的服飾非常流行,服飾品設計發(fā)展的新趨勢是現代的審美理念與扎染藝術特色相結合、現代的科學技術與傳統(tǒng)技藝相結合,將傳統(tǒng)文化與服飾品設計融合是服飾品新的設計創(chuàng)新點。
(三)扎染服飾的設計從圖案、色彩兩方面進行研究即可,而扎染的色彩和圖案則需借扎染技法來表現,不同扎染技法的應用使作品形成不同的藝術風格。扎染藝術在現代紡織品設計中的創(chuàng)新方法主要通過豐富圖案主題形式、增加色彩肌理變化、綜合多種工藝手段、拓展產品設計領域等,展示扎染藝術在紡織品設計應用中更多的可能性,希望能夠為扎染藝術的保護與發(fā)展開辟新的途徑,完成其傳統(tǒng)與現代的對接和現代化轉型。
生長于民間鄉(xiāng)土的扎染藝術是人類最原始最樸素的染色方法之一,千百年來它頑強地生長著,并一直延續(xù)到科技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它傳承了華夏民族特有的藝術精神,凝聚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智慧精華,處于新的時代背景下的扎染藝術更需要繼承和發(fā)展。隨著新材料、新技術、新思維、新觀念的誕生,更需要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與實踐這種傳統(tǒng)工藝,在當下現實生活中賦予其新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閃秀桂.芻議傳統(tǒng)扎染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J].藝術評論,2015(5):100-103.
[2]管蘭生.現代扎染創(chuàng)作新探[J].裝飾,2011(1):105-107.
[3]劉素瓊.現代扎染技術中的點染法及其藝術表現[J].絲綢,2013,50(7):63-67.
[4]楊建軍.扎染藝術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19-34.
[5]閃秀桂.芻議傳統(tǒng)扎染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J].藝術評論,2015(5):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