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江海
環(huán)保局副局長出書“抗霾”霾來了我們怎么辦
□強江海
2013年,霧霾在中國全面爆發(fā),“霾”字一躍成為了年度。同年1月,先后四次的“降霾”過程,中國30個省、市、區(qū)不幸被籠罩其中。更為嚴峻的是,中國最大的500個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達到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的空氣質量標準,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有7個在中國。有人調侃道:“世界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在街上牽著你的手,卻看不見你的臉?!?/p>
2015年11月23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的小說《霾之殤》再次將霧霾血淋淋地展現在了人們面前。作者李春元,河北省廊坊市一個普通的環(huán)保官員。多年工作中,他親眼看著曾經的藍天變成了“灰天”,看著身邊的很多人因為霧霾咳嗽不斷,甚至死亡。他想通過自己親身經歷的那些事告訴所有人:打敗霧霾,從來都不是某一個人的戰(zhàn)爭,而這場戰(zhàn)爭,還會持續(xù)很久很久。
李春元,1962年生于河北省廊坊市。2009年任廊坊市環(huán)境保護局副局長,負責宣傳教育工作。在這個位置上,李春元對環(huán)境惡化有著更為深切的體會,天變得灰暗,空氣變得渾濁,身邊的一切,似乎都在改變。2013年霧霾全面爆發(fā),似乎在一夜之間,所有人都見識了“霧霾”的可怕。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霧霾,李春元做了很多關于霧霾的小冊子,每逢節(jié)假日就帶著同事到大街上去散發(fā)。
2013年底的一天,李春元照例和同事們去廣場上發(fā)宣傳冊。天空陰沉沉的,能見度不高,廣場上除了跳舞的大媽,并沒多少人。李春元和同事們一人拿著一摞宣傳冊,向行色匆匆的路人走去。李春元一路攔,一路說,可真正對宣傳冊感興趣的人少之又少,更沒人停下來問問關于霧霾的知識。沒辦法,李春元他們只好轉戰(zhàn)廣場中央,向廣場舞大媽分發(fā)。大媽們倒是來者不拒,李春元發(fā)給她多少,她都接著。李春元無奈地笑著問:“大媽,你知道霧霾嗎?”大媽邊抽出兜里的口罩邊回答道:“知道,新聞上天天說?!崩畲涸又鴨枺骸澳悄阒漓F霾有多厲害不?”
大媽把口罩的一邊掛在耳朵上,回答說:“好像吸多了會得病,這不我出門都帶著口罩?!崩畲涸弥宰?,一邊翻閱一邊講解道:“大媽,這里面不光寫了霧霾是什么,還寫了怎么保護自己不受到霧霾的傷害,最重要的是怎么消滅霧霾,您回去一定多看看?!崩畲涸粗掷锉淮髬屓貋淼男麄鲀?,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他低頭翻了翻宣傳冊,仔細地讀了一遍。確實,宣傳冊上的內容多半是干巴巴的宣傳術語,沒有故事情節(jié),枯燥得很。要是能把霧霾知識寫得跟小說一樣好看,一樣有故事性,就不愁沒人看了。
回到家,李春元一直在琢磨這事,常年跟環(huán)保打交道,他太了解老百姓的心理想法了,總覺得霧霾不是自己一個人的事,可如果不從自身開始改變,社會環(huán)境怎么能變好?自己平時就喜歡寫寫文章,要不就把自己平時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看到的事情寫下來,也許會有人看。李春元說干就干,他開始自己搜集工作中遇到的那些事。這些事,有些是他親身經歷的,有些是同行跟他說的,有些則是身邊人親自體會的。單位的同事知道他要寫一本關于霧霾的小說,都很支持。
2014年1月的一天,聽說李春元在搜集寫作素材,外地一位在環(huán)保局上班的朋友跟他說了這樣一件事:一天凌晨,他們檢查組的人外出突擊檢查,在郊區(qū)一家熱電廠附近,他們采集到其廠區(qū)煙囪排出的二氧化硫監(jiān)測數值僅僅保持在十毫克左右,且浮動范圍非常小。而正常狀態(tài)下的熱電廠,二氧化硫監(jiān)測數值應該在幾十毫克的上下浮動。
經過好幾天的踩點,檢查組當即決定凌晨突襲。進入現場,檢查員一眼便看到房里兩套監(jiān)控設備,一套已經不在工作,另一套是6—7#鍋爐在線監(jiān)控設備,屏幕上不時跳動著各種數據。檢查人員取出之前從直排口采集的樣本,通過隨身攜帶的在線煙氣分析儀得出:二氧化硫的實測濃度為3092毫克每立方米。然而奇怪的是,到了外面檢測時卻為154毫克每立方米,整整相差了二十多倍!前后如此大的誤差,究竟是機器故障還是有人暗自做了手腳?
檢查組立即分頭對在線監(jiān)控設備的硬件和軟件系統進行檢查。經檢查,設備的零部件并沒有問題。那么能干擾數據的手段很可能是在軟件上改設置來影響實時監(jiān)測數據。可是經過技術人員查看,軟件上也沒有更改設置。難道是自己帶來的煙氣分析儀壞了?工作人員索性搬來校訂監(jiān)控設施的標氣罐進行監(jiān)測,事實證明儀器沒壞。就在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詭異的一幕發(fā)生了。工廠里的在線監(jiān)控設備上,二氧化硫的實時數據持續(xù)下降,從154毫克每立方米一路下降到個位數,最后穩(wěn)定在5毫克每立方米以下。數據忽上忽下,唯一能解釋通的就是熱電廠之前的脫硫設施(一種去除煙氣中的硫及其化合物的環(huán)保設備)并未正常運作。
工作人員把各項證據進行了收集和記錄,并火速聯系上熱電廠監(jiān)測設備的運營商和集成商。經過對同型號設備的現場試驗,確認設備完全正常。檢查結果讓工作人員很是頭疼,誰也想不出熱電廠到底是用什么辦法把二氧化硫數值降下來的。就在這時設備集成商的一位技術人員忽然說道:“如果二氧化硫的校準量程被人為修改,就能導致數據偏差。舉個例子,假設二氧化硫的數據水平線標為5,二氧化硫超過5就會報警。但是人為地把標準定在10,那二氧化硫要超標一倍才會報警。”
眾人一聽,這才恍然大悟,立馬讓技術人員查看校準量程。果然是校準量程被人為修改了!技術人員按較小的倍數逐級上調標氣數值,僅用了幾分鐘,監(jiān)測設備就恢復了標注值。數據失真的原因總算搞清楚了,熱電廠嚴重超標排放的違法行為,按照處罰程序報市環(huán)保局法規(guī)科依法處理。
2014年11月,天氣漸漸入冬,霧霾日益嚴重,李春元也難逃一劫咳嗽起來。周末的時候,見小區(qū)里因為霧霾生病的人越來越多,李春元決定開個小講座。他從家里搬了兩張簡易的桌椅,就支在了小區(qū)廣場上。來的人大多數是老人和孩子,有些人心里不痛快,指責李春元他們不作為。面對指責,李春元也只能應著。這時,一位年過七旬的老奶奶牽著孫子,問道:“我家小寶天天上學都戴著口罩,咋還會咳嗽呢?”李春元說:“空氣中的污染物除了通過呼吸進入呼吸系統,還有可能通過食物、土壤、水源進入我們的消化系統,所以各個方面都得注意?!?/p>
一上午時間,李春元嘴巴幾乎沒停過,看著大家伙都在談論著霧霾,說起霧霾那深惡痛絕的樣子,李春元深嘆一口氣,十年前,誰知道霧霾呀!那時候,早上即使下了大霧,太陽出來后,天依然是干凈透明的,可現在,人們很難再看到那么好的天了。大家出門都戴著個口罩,不摘下來,都不知道誰是誰。馬路上小汽車一輛接著一輛,路修寬了,卻還老嚷著堵車。生活越來越方便,可日子卻越過越堵心。
打這以后,李春元經常會利用休息的時間,開一些小講座,小課堂,他的目的只有一個:讓更多的人了解霧霾、認識霧霾,加入到改善環(huán)境的行動中來。
2014年年底的一天,李春元和同事們一起外出巡查,在市郊區(qū)的一處小院子里,李春元見到了和他們打過多年交道的老殷。幾年前,李春元剛認識老殷時,他正帶著兩個兒子在小院里開了一家電鍍作坊。電鍍用的是硫酸等化學藥劑,所以只要老殷他們一作業(yè),整個院子就被熏得刺鼻難聞。為這事街坊四鄰沒少跟老殷拌嘴,可老殷壓根不理睬。鄰居受不了,便跑到環(huán)保局舉報。環(huán)保局和公安部門上門查封多次,也罰過老殷多次,可處罰太輕,老殷父子毫不在意,照干不誤。為這事,鄰居們基本上和他們斷了來往,老殷一家被孤立起來。
沒多久,老殷和妻子身體前后出了問題,老咳嗽,還患上了哮喘。廊坊市人民醫(yī)院的醫(yī)生說,這跟他們常年接觸有毒氣體有關。自己年紀大了,出了事沒啥,可兩個兒子還年輕,要是有點事,可是害了孩子的一輩子。作為一家之主,老殷擅自做主把電鍍作坊關了。哪知,兩個兒子不樂意,他們靠這個養(yǎng)活一家老小,如果關了,他們吃什么。那段時間,因為這事,李春元多次上門勸說調解。老殷兩個兒子嘴上同意,暗地里卻換了地方,依然從事電鍍作業(yè),并且還把母親叫去,給工人們做飯。
老殷氣不過,自己在家種地,平日里很少去兒子那邊。有時候老伴回來會跟她叨咕幾句。哪知道,時間久了,老伴的身體每況愈下,一開始只是咳嗽,后來卻嚴重到咳血。2014年年底,老人炒菜不小心被油煙嗆了一口,一下咳得直不起腰來,差點憋過氣。在醫(yī)院待了半個月,老人的身體才有所好轉。醫(yī)生一再叮囑殷家人,老人以后都不能聞一些刺激性的氣體,否則一旦再次發(fā)病喘不上氣,很可能會窒息。哪知大年三十晚上,村里家家戶戶鞭炮聲不斷。老人聞到了鞭炮味又發(fā)病了。兩個月后,去世了。
妻子去世后,老殷便一個人守著老房子,聊起過去的事,老人眼睛紅了:“他媽死了之后,他們倆就出去打工了,年輕人的事我也管不了了?!笨粗先斯聠蔚臉幼樱畲涸睦锂惓3林?,如果環(huán)境不改善,也許多年之后,每個人都只能待在自己家里,哪也不敢去了。
回到家后,李春元抓緊時間寫自己的書,他心里清楚,也許自己的力量有限,但是多一個人認識到霧霾的害處,環(huán)境就會多一分改變。2014年6月,李春元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關于霧霾的小說《霾來了》。
2015年11月23日,李春元第二部小說《霾之殤》由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發(fā)行。發(fā)行首日,就銷售了三萬冊。文中觸目驚心的事實,讓人看后心里沉甸甸的。崔永元看后,親自給李春元留言道:“你是一個真心想讓環(huán)境變好的環(huán)保局長?!?/p>
2016年2月初,春節(jié)即將來臨,李春元又忙開了。每年春節(jié)前后,因為燃放鞭炮的原因,空氣質量總是爆表,雖然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但他依然想做些什么。李春元在小區(qū)里再次開起了“霧霾講座”,鼓勵大家盡量少燃放一些煙花炮竹,果然,在他的宣傳下,小區(qū)里大年三十晚上安靜了許多。李春元說:“空氣質量是人人關心的話題,可要想改變,也必須從人人做起,只有大家都從心里認識到了這個問題,曾經的藍天才有可能回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