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娟
(鄭州市兒童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干擾素霧化治療小兒類百日咳綜合征的療效觀察
鄭麗娟
(鄭州市兒童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目的 研究干擾素(interferon,INF)霧化治療小兒類百日咳綜合征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72例診斷為類百日咳綜合征的患兒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36例,對照組36例,兩組患兒基礎(chǔ)治療相同,治療組加用干擾素霧化,2 μg/(kg·次),每天2次。比較兩組患兒臨床療效及痙咳開始緩解時間、痙咳基本消失時間、肺部陽性體征消失時間。結(jié)果 治療組患兒的臨床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兒痙咳開始緩解時間、痙咳基本消失時間、肺部陽性體征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干擾素霧化治療小兒類百日咳綜合征有較好的臨床療效。
小兒類百日咳綜合征;干擾素;霧化
小兒類百日咳綜合征是一組臨床癥狀與百日咳相似,由副百日咳桿菌、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體等感染引起的臨床癥候群,其中最常見的是腺病毒,有學者認為腺病毒1、2、3、5、12、19型可引起類百日咳綜合征,另有學者認為,類百日咳綜合征是由腺病毒與百日咳桿菌混合感染所致[1]。典型病例表現(xiàn)為痙攣性咳嗽、吸氣末雞鳴樣回聲、咳后嘔吐三大癥狀。臨床過程可分為三期:卡他期、痙咳期、恢復期。臨床多應(yīng)用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抗感染及普米克令舒、萬托林霧化等綜合治療,但臨床療效往往不理想。鑒于腺病毒是類百日咳綜合征感染的主要病原體,干擾素具有廣譜抗病毒及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2],本研究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chǔ)上,加用干擾素霧化治療類百日咳綜合征,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我院住院的類百日咳綜合征患兒共72例,男42例,女30例;年齡最小1個月,最大30個月,平均年齡7個月。小于12個月患兒61例(84.7%);伴喘息23例(31.9%);發(fā)熱11例(15.3%),多為低熱(<38.5 ℃);并發(fā)肺炎62例(86.1%),肺部聽診可聞及喘鳴音、濕啰音、痰鳴音,胸部影像學可見點片狀、斑片狀密度增高影;行上消化道造影檢查的患兒有43例,15例合并有胃扭轉(zhuǎn),24例合并胃食管反流。患兒均有痙攣性咳嗽,咳嗽時伴面部通紅甚至面色青紫,咳嗽劇烈時伴嘔吐,日輕夜重,痰不多,部分患兒咳嗽末吸氣時有雞鳴樣回聲,入院時每24 h痙咳10~20次。
1.2排除標準[3]:①先天性心臟病患兒;②先天性氣道發(fā)育異常或氣道受壓患兒;③過敏性因素導致的氣道非特異性炎癥;④年齡<1個月或>30個月;⑤院外治療>1周。⑥病史>1個月。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體征情況比較()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體征情況比較()
組別 病例數(shù) 痙咳開始緩解時間 痙咳基本消失時間 肺部陽性體征消失時間治療組 36 2.67±0.93 8.06±1.22 5.06±0.86對照組 36 3.54±0.82 10.86±1.64 6.19±1.01
1.3分組及治療方法:所有患兒均給予基礎(chǔ)治療:靜點紅霉素10 mg/(kg·次),每天3次,或靜點阿奇霉素10 mg/(kg·次),每天1次,同時應(yīng)用普米克令舒、萬托林霧化治療,根據(jù)血常規(guī)、C反應(yīng)蛋白、降鈣素原檢查結(jié)果,選擇是否聯(lián)合應(yīng)用頭孢菌素。將患兒按入院的先后順序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對照組各36例。2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病情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A治療組:共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齡在1個月~2歲3個月,病程2~28 d,在基礎(chǔ)治療基礎(chǔ)上,給予干擾素霧化:2 μg/(kg·次),每天2次,療程5~7 d;B對照組:共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齡1個月6天~2歲6個月,病程在1~30 d,僅給予基礎(chǔ)治療。
1.4觀察指標:觀察2組患兒的臨床療效和痙咳開始緩解時間、痙咳基本消失時間、肺部陽性體征消失時間。療效判斷標準[4]:顯效:體溫恢復正常,肺部啰音基本吸收,痙攣性咳嗽明顯減輕,肺部影像學提示病灶明顯吸收;有效:體溫恢復正常,肺部啰音有所吸收,痙攣性咳嗽有所減輕,胸部影像學提示病灶較前縮??;無效:痙攣性咳嗽無緩解,肺部體征無改善或持續(xù)加重。
1.5統(tǒng)計學處理:所有數(shù)據(jù)應(yīng)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應(yīng)用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兩組間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均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患兒治療后臨床癥狀、體征情況比較:治療組患兒痙咳開始緩解時間、痙咳基本消失時間、肺部陽性體征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患兒的總有效率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n(%)]
小兒類百日咳綜合征多發(fā)生于小嬰兒,年齡越小,癥狀越重。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可分為三期,卡他期、痙咳期、恢復期??ㄋ诙啾憩F(xiàn)為低熱、流涕、打噴嚏、輕咳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無特異性,此期多持續(xù)1~2周;痙咳期典型表現(xiàn)為陣發(fā)性痙攣性咳嗽,咳嗽末伴高調(diào)雞鳴樣吸氣性回聲。痙攣性咳嗽可持續(xù)數(shù)十聲,患兒常張口伸舌、身體前傾、雙手握拳、前臂屈曲、面色通紅,直至咳出少量白色黏痰或嘔吐出胃內(nèi)容物。痙攣性咳嗽劇烈時,可致結(jié)膜充血、顏面部水腫、舌系帶潰瘍。3個月以下小嬰兒痙攣性咳嗽癥狀不明顯,多表現(xiàn)為呼吸暫停、青紫、窒息等,此期可持續(xù)2~4周;恢復期患兒在情緒激動如劇烈哭鬧或受到嗆奶等不良刺激后,仍可出現(xiàn)痙攣性咳嗽,此期應(yīng)盡量保持患兒安靜,注意喂養(yǎng)體位,避免嗆奶。有文獻報道[1],小兒類百日咳綜合征常見的病原體有肺炎支原體、腺病毒、巨細胞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其中最常見的是腺病毒。劉平等[5]分析了90例類百日咳綜合征的臨床特征,結(jié)果提示類百日咳綜合征多為細菌與病毒混合感染所致。目前類百日咳綜合征的治療主要為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紅霉素或阿奇霉素抗感染,普米克令舒霧化減輕氣道炎性反應(yīng),萬托林霧化擴張小氣道。也有應(yīng)用硫酸鎂解痙[6]、維生素K1解痙[7]的研究,但治療效果往往不理想。
干擾素是病毒感染機體時,機體宿主細胞產(chǎn)生的一種具有廣譜抗病毒及免疫調(diào)節(jié)的蛋白質(zhì),分為3個亞型:Ⅰ型、Ⅱ型、Ⅲ型,I型又分為INF-α、INF-β、INF-κ、INF-ε、INF-ω等[8]。其中INF-α有3個亞型被批準于臨床應(yīng)用:INF-α1b,INF-α2a,INF-α2b,均為基因重組產(chǎn)品,國內(nèi)使用的主要是INF-α1b。INF-α1b的抗病毒作用主要通過以下2條途徑實現(xiàn):①誘導細胞產(chǎn)生抗病毒蛋白:干擾素首先與細胞表面受體結(jié)合,進而激活JAK-STAT信號通路,誘導抗病毒蛋白的表達,從而抑制病毒復制;②激活細胞免疫:干擾素通過激活自然殺傷細胞、巨噬細胞的活性,促進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的增殖,發(fā)揮清除病毒的作用。
類百日咳綜合征多發(fā)生于嬰幼兒,發(fā)病原因復雜,其中病毒感染是重要因素之一。干擾素具有廣譜抗病毒及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有肌內(nèi)注射及霧化吸入兩種給藥方式。肌內(nèi)注射給藥,藥物到達肺組織需要的時間較長,肺組織藥物濃度較低,且肌內(nèi)注射易造成患兒痛苦,家長不易配合,而通過霧化吸入給藥,藥物可均勻、直接地分布在肺組織,肺組織藥物濃度更高,且患兒痛苦小,家長更容易配合。有研究表明,嬰幼兒先天性內(nèi)源性IFN-α應(yīng)答不足[9];魏田力等[10]研究發(fā)現(xiàn),病毒性肺炎患兒的細胞免疫功能低于健康兒童。應(yīng)用干擾素霧化治療類百日咳綜合征,有效補充了外源性干擾素,進而實現(xiàn)抗病毒、調(diào)節(jié)細胞免疫的作用。本研究應(yīng)用干擾素霧化治療類百日咳綜合征,有效縮短了患兒的痙咳緩解時間、痙咳消失時間及肺部陽性體征消失時間,提高了治療的總有效率。本研究表明,干擾素霧化治療類百日咳綜合征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可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使用。
[1] Cherry JD,Adenovims IN,F(xiàn)eigin RF,et al.Text Book of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s[M].54Ed .USA:Saunders,Philadelphia,2004: 1851.
[2] 申昆玲,張國成,尚云曉,等.重組人干擾素-α1b在兒科的臨床應(yīng)用專家共識[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5,30(16):1214-1219.
[3] 米榮,伏瑾,王曉穎,等.遷延性咳嗽嬰幼兒百日咳感染臨床情況調(diào)查[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3,93(22):1721-1725.
[4] 方美,鄧慶先.復方福爾可定口服液治療嬰幼兒百日咳綜合征臨床觀察[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13,27(3):38-39.
[5] 劉平,李會娟.90例類百日咳臨床特征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4,11(29):118-120.
[6] 李會娟,劉平,靳秀紅,等.硫酸鎂聯(lián)合沙丁胺醇液治療類百日咳綜合征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3,3(7):89-90,93.
[7] 郭玉光.維生素K1對百日咳痙咳期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28):336.
[8] 楊蘊芝,殷建忠,朱武洋.干擾素與病毒相互作用的研究進展[J].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2014,28(1):79-81.
[9] Vosters O,Lombard C,André F,et al.The interferon-alpha and interleukin-10 in neonates differ from adults,and their production remains partial throughout the first 18 months of life[J].Clin Exp Immunol,2010,162(3):494-499.
[10] 魏田力,侯安存,杭敏.病毒性肺炎患兒外周血自然殺傷細胞和淋巴細胞亞群的變化[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1,25(22):1728-1732.
R516.6
B
1671-8194(2016)25-01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