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翰琴
(四川省宜賓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超聲醫(yī)學科,四川 宜賓 644000)
胎兒心臟超聲在三尖瓣下移畸形中的價值
鄒翰琴
(四川省宜賓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超聲醫(yī)學科,四川 宜賓 644000)
目的 分析和探究在三尖瓣下移畸形患兒中應用胎兒心臟超聲檢查的方法和臨床價值。方法 隨機選擇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存在三尖瓣下移畸形患兒的孕婦3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定義為實驗組,然后選取另外30例正常孕婦作為對照組,兩組患者均采用胎兒心臟超聲檢查,然后對其檢查指標進行記錄和對比。結果 通過病理檢查后發(fā)現,實驗組患者中發(fā)病部位位于隔葉及后葉下移比較常見,尤其是隔葉非常明顯。同時還發(fā)現實驗組患者的MTD指標高于對照組,而TV-心尖/TV-房頂、TV-心尖/MV-心尖、ARV/ALV、ARV/ARV等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三尖瓣下移畸形患兒臨床診斷過程中為其提供胎兒心臟超聲檢查,不僅可以對患兒的各項臨床指標進行有效的檢查,而且還能為患兒的診斷和治療提供良好的借鑒,從而確?;純旱寞熜Ш蜕钯|量。
三尖瓣下移畸形;胎兒心臟超聲;診斷價值
三尖瓣下移畸形屬于兒童疾病,其發(fā)病率比較低,在先天性心臟病患者中所占比例為1%左右,而且男女患者比例基本一致。三尖瓣下移畸形多發(fā)生于胎兒期,約45%患兒胎死宮內,因此需要做好該類患兒的臨床診斷工作。如今,胎兒心臟超聲是一項簡便、無害、準確率高的技術,其能夠為三尖瓣下移畸形提供更好的診斷,從而確保患兒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存在三尖瓣下移畸形患兒的孕婦30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孕周20~38周,提示胎兒心外無明顯畸形。(2)孕期不存在內分泌代謝疾病、遺傳學檢查結果陽性、結締組織疾病、感染性疾病、免疫系統(tǒng)疾病等因素。(3)患兒不存在合并右心發(fā)育不良癥狀,如肺動脈瓣狹窄、三尖瓣發(fā)育不良或閉鎖。(4)三尖瓣下移畸形患兒由產后尸檢證實。排除標準:(1)三尖瓣下移畸形胎兒篩查過程中提示胎兒心外畸形。(2)胎兒超聲心動圖檢查后發(fā)現患兒存在合并其他心內畸形癥狀。將其定義為實驗組,其中孕婦年齡21~45歲,平均年齡(28.5±4.1)歲,孕齡l5~35周,平均孕齡為(29.5±3.2)周。然后選取另外30例正?;純鹤鳛閷φ战M,其中孕婦年齡22~45歲,平均年齡(28.6±4.0)歲,孕齡l6~37周,平均孕齡(28.9±3.1)周。兩組產婦在性別、年齡、孕周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儀器
本次研究中,胎兒心臟超聲檢測過程中選擇了GE voluson E8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控制在4~8 MHz,選擇三維容積探頭。在進行胎兒生物學指標檢測過程中,一般會選擇“2+3 Trim”標準。對于胎兒心臟參數檢測過程中一般會選擇“Fetal Heart”標準。在一起選擇和使用過程中,一般按照美國醫(yī)用超聲學會制定的標準進行實施,如聚焦超聲強度<1 W/cm2,非聚焦超聲強度<100 mW/cm2,而且要求輻射時間與聲強之積<50 J/cm2。
1.2.2 檢查方法
在對三尖瓣下移畸形患兒進行檢查過程中同樣要嚴格按照美國超聲心動圖協(xié)會制定的標準對其進行檢查。在進行數據測量之前,要對胎兒的方位進行準確的定位,一般選擇腹主動脈、胃泡、下腔靜脈的位置,而且要求左肺與腹主動脈、胃泡在同側,右肺與下腔靜脈在同側,從而準確確定左肺與右肺的位置。同時醫(yī)護人員還要觀察心臟在心尖的朝向,胸腔的位置,及心房與心室的連接、靜脈與心房的連接、動脈與心室的連接關系,然后對產婦進行五腔心切面、四腔心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腔靜脈長軸切面、動脈導管弓長軸切面、三血管-氣管切面、主動脈弓長軸切面、雙心室短軸切面等掃查。然后根據掃差結果對患兒的畸形程度進行判斷,并選擇合適的治療的方法,以確?;純旱玫郊皶r、有效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三尖瓣隔葉附著點上緣到二尖瓣前葉下緣距離(MTD)、三尖瓣對合點至房頂距離、三尖瓣對合點至心尖距離、二尖瓣對合點至房頂距離、二尖瓣對合點至心尖距離等進行記錄和對比。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三尖瓣下移畸形的診斷特點
本次研究中,通過病理檢查后發(fā)現,實驗組患者中發(fā)病部位位于隔葉及后葉下移比較常見,尤其是隔葉非常明顯,并且未發(fā)現前葉下移現象,其中有21例隔葉下移,9例同時合并后葉下移。
2.2 兩組患者各項指標對比
統(tǒng)計發(fā)現,實驗組患者的MTD指標高于對照組,而三尖瓣對合點至心尖與房頂距離比(TV-心尖/TV-房頂)、三尖瓣對合點至心尖距離與二尖瓣對合點心尖距離比(TV-心尖/MV-心尖)、功能右室面積與左室面積比(ARV/ ALV)、功能右室面積與右房面積比(ARV/ARV)等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項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各項指標對比(±s)
組別 n MTD(mm)TV-心尖/ TV-房頂TV-心尖/ MV-心尖ARV/ALVARV/ARV實驗組 30 8.85±2.10.25±0.20.49±0.50.51±0.10.22±0.3對照組 30 1.24±1.30.95±0.30.91±0.41.02±0.40.90±0.4 P<0.05
三尖瓣下移畸形患兒的臨床解剖特點一般為三尖瓣后葉和隔葉未能夠在三尖瓣瓣環(huán)正常位置附著,而逐漸向心尖移位,并最終附著于右心室壁,而且下移的瓣膜經常會出現發(fā)育不全、粘連、短小的現象,同時三尖瓣前葉經常會附著于正常位置,但是其瓣葉比較冗長,多呈現為藤條樣或帆船樣改變。大部分三尖瓣下移畸形患兒的預后效果不理想,從而導致圍生期的死亡率高達85%,即使是新生兒其死亡率也達到了18%,因此急需采取有效的手段對其進行檢測和診斷,從而確?;純旱玫结槍π缘闹委?,降低三尖瓣下移畸形患兒的死亡率。
如今,臨床上胎兒心臟超聲已經成為診斷三尖瓣下移畸形患兒的常用方法,而且臨床上對于胎兒期三尖瓣下移畸形的診斷也主要依靠胎兒心臟超聲。臨床研究發(fā)現,三尖瓣下移畸形的二維超聲主要呈現為右室或四腔心流入道切面出現三尖瓣后葉或隔葉下移,瓣葉短小,并向心尖移位;前葉一般在正常位置附著,多呈現瓣葉冗長。三尖瓣下移畸形臨床上多合并為肺動脈瓣閉鎖或狹窄,胎兒水腫及心胸比例增大,而且心律失?,F象也比較常見。本次研究中,有超過46%的三尖瓣下移畸形患兒出現了合并肺動脈瓣閉鎖或狹窄現象,有超過26%的三尖瓣下移畸形患兒存在合并心胸比例增大現象,有超過26%的三尖瓣下移畸形患兒存在合并胎兒水腫現象,所以在對三尖瓣下移畸形患兒進行診斷時,要對其合并癥狀給予高度的關注。
做好三尖瓣下移畸形患兒的早期診斷工作,可以為胎兒心臟病患者的治療及康復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而且還可以根據患兒的檢測結果為其制定針對性的診斷和康復治療,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及時終止妊娠,從而減少不必要的家庭痛苦及經濟負擔。大量研究發(fā)現,胎兒期三尖瓣下移畸形患兒總體預后效果比較差,主要指標包括明顯的胎兒水腫、心臟肥大、流出道梗阻、心胸比>0.55等。隨著三尖瓣下移畸形患兒發(fā)育時間的延長,其疾病會逐漸加重,而且增大右心負荷,從而誘發(fā)右心衰,導致功能右室隨之增大,嚴重的時候其面積會達到左室面積的2倍,此時則提示胎兒預后極差,需要及時進行處理,以確保患兒的療效。
綜上所述,對于產婦來說,如果發(fā)現其存在三尖瓣下移畸形患兒的可能,要為其提供胎兒心臟超聲檢查,然后根據檢查結果為產婦選擇分娩方式,并做好患兒的預后治療工作,從而確保母嬰的安全。
[1] 德力格日瑪,吉雅圖.胎兒心臟超聲篩查在先天性心臟病檢測中的應用[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4,8(5):96-97.
[2] 徐 鵬,朱永勝,孫益前.胎兒心臟超聲檢查及出生后隨訪的臨床意義[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4,13(9):56-57.
[3] 劉淑軍,陳小珠,康文慧.胎兒心臟超聲篩查用于先天性心臟病檢測的臨床價值[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5,8(24):105-106.
本文編輯:劉欣悅
R714.5
B
ISSN.2095-6681.2016.19.1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