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兵權
新課標人教版必修五“表達交流”要求“學習《謳歌親情:學習寫得充實》”。高考語文作文《考綱》也要求:“基礎等級:切合題意、中心突出、內(nèi)容充實、感情真切、結(jié)構(gòu)嚴謹、語言流暢、符合文體要求”;“發(fā)展等級:深刻、豐富、有文采、有創(chuàng)新”。從這些要求中看出作文必須要寫得充實。本專題旨在引導學生從多角度進行素材的收集、技巧的運用、主題的挖掘,使學生在寫記敘文時有話想說,有情可抒,有淚可流,情真意長,大放異彩。
一、多維聯(lián)想,見微知著,充實素材
1.平凡人多元化
羅·勃朗寧曾說過:“故事永遠是舊的,也永遠是新的?!蔽覀兯龅降墓适驴赡茉缫汛嬖?,因為類似的情節(jié)一定在這個世界上演著,如果我們把這些能夠印證我們故事的故事放在一起,那么我們的故事也便具有更多的內(nèi)涵。因此我們要善于引導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方式,對任何事都可以從相關、相近、相反、相似的角度,還可以從縱、橫角度,對寫作的人物從生活、學習、思想、身體等角度展開多維聯(lián)想,選取素材,做出詳略安排,達到“眾星捧月”的效果。
2.簡單事細節(jié)化
高中生所寫的人物都是一些身邊的親人、社會底層甚至被邊緣化了的小角色,他們身上只有“單調(diào)乏味”的瑣事。因此要著眼于小事、局部,進行放大描摹,把事件細化成幾個片段,以點帶面,以小見大,設置淚點,寫出真情實感,描寫得有血有肉,從而打動人心。
二、設置跌宕,巧變心理,充實結(jié)構(gòu)
1.巧變復雜心理,充實結(jié)構(gòu)
如豐子愷在《山中避雨》中巧設“一條事情線索:山中遇雨—各人反應—作者借琴—作者拉琴—樂以教和—依依惜別”和“兩條感情線索:作者掃興—反覺得有趣味—借琴安慰—拉琴得樂—欣然惜別以及兩女孩:怨天尤人—轉(zhuǎn)憂為喜—喜極而歌——難舍難分”。三條線索交織在一起,使全文結(jié)構(gòu)緊密,內(nèi)容豐富,情感貫通,使人物前后對比,形成強力的心理沖突,情真意切,真實感人。
2.巧用多元技巧,充實結(jié)構(gòu)
一篇記敘文有了人物跌宕的情節(jié)和變化的情感后,還要通過運用對比、誤會、巧合、抑揚、懸念、伏筆、插敘、倒敘、虛實、“抖包袱”等技巧,把事件顛倒,情感錯亂,設置線索,寫出波瀾,充實結(jié)構(gòu)。巧合法,如《林沖風雪山神廟》中林沖一路巧合,巧遇李小二,巧遇風雪……但又在情理之中。誤會法,《槍》中司機誤會我是劫匪,我誤會司機圖謀不軌,引導讀者在“歧途”上越走越遠,最后真相大白“迷途知返”,感慨頓生。在大開大闔中使人物性格鮮明突出,使結(jié)構(gòu)跌宕多姿、魅力無窮。還有魯迅《祝福》的倒敘,莫泊桑《項鏈》的“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中”筆法等,無不讓故事情節(jié)扣人心弦,激蕩人心。
三、以描代敘,畫其神韻,充實形象
1.以描代敘,細化動作,延長過程
關鍵處的一肌一容足以展示人物性格的全部,因此,這樣的關鍵處總是有著無限的包蘊性,它需要作者細細地分解,放慢鏡頭,把每一個細微的變化細致地展示在讀者的面前。
2.以描代敘,巧設景物,烘其心境
記敘文寫作時,常常也要寫景寫情。王夫之曰:“情景名為二,而是不可離,神于詩者,妙合無垠,巧者則情中景,景中情?!彼莱隽饲榫瓣P系,即情景交融。這樣就能創(chuàng)設情境,虛實結(jié)合,營造意境,充實韻味。
四、情理結(jié)合,感悟升華,充實情感
1.變換人稱,增加情感角度
如《第一千個球》片段:然后他伸手從口袋中取出了錢夾子。這夾子又舊,又薄得可憐。他打開夾子,我看到里面有幾張皺皺巴巴的票子。他接著說下去:“‘但是,如果你還想抽煙,最好還是抽你自己的煙。老是討人家的煙很丟人。你自己買煙需要多少錢?我簡直羞得無地自容。我抽的煙不是自己買來的,這還無關緊要,這時我倒聯(lián)想起許多事情——我似乎見到父親每星期一拐一拐地走上足球場,膝蓋腫得像西瓜那么大;我似乎看見他為了養(yǎng)活一家人,在毫無怨言地清理便盆、打掃地板。我兩眼盯著地板,真希望地上開個洞把我吞下去,埋葬我的羞慚。父親一聲不響地看了我很久。”作者在寫父親動作語言后,加入了自我聯(lián)想回憶,轉(zhuǎn)換人稱,交替疊加,豐富了父親的形象,也流露出自己感動的真情。
2.疊加意象,增強情感厚度
如林莉《小巷深處》結(jié)尾倒數(shù)第二段:“媽媽!”我奔過去,為自己的虛榮,為自己的無知流著淚。在風中,她的臉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兒卻是那么挺拔,那么堅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采用了對比手法,即通過把盲母的外在“黝黑、粗糙、黯淡”形象與內(nèi)在的挺拔、堅定品質(zhì)的強烈對比,產(chǎn)生相互沖突的作用,以表達創(chuàng)作者的某種寓意或強化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和思想。
總之,我們在寫作時只要做到眼中有素材、心中有情、腦中有法,多角度、多技巧地去塑造人,塑造的人或作者就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一個懂得親情的人,一個知道感恩的人,一個頂天立地的有良知的人!
參考文獻:
葉俊.如何在高考作文中突圍[J].文學教育:下,2015(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