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輝,孫景權(quán),張一民
(1沈陽工業(yè)大學(xué),沈陽 110870;2北京體育大學(xué))
?
·臨床研究·
74例健康青年志愿者心肺運動試驗、六分鐘上下樓梯試驗結(jié)果對比觀察
郭輝1,孫景權(quán)2,張一民2
(1沈陽工業(yè)大學(xué),沈陽 110870;2北京體育大學(xué))
目的比較心肺運動試驗(CPET)與六分鐘上下樓梯試驗(6MSCDT)的測試結(jié)果。方法74例健康青年志愿者,按Bruce方案進行CPET,1周后再進行6MSCDT,比較兩試驗所測得的氣體代謝指標和運動強度指標。結(jié)果受試者6MSCDT與CPET最大攝氧量分別為(2.594±0.729)、(2.838±0.878)L/min,相對最大攝氧量分別為(41.2±7.0)、(45.1±8.5)mL/(min·kg),呼吸商分別為1.10±0.10、1.15±0.11,兩者最大攝氧量、相對最大攝氧量比較,P均<0.01,兩者最大攝氧量、相對最大攝氧量均呈正相關(guān)(r分別為0.884、0.716,P均<0.01)。受試者6MSCDT、CPET最大心率分別為(173±11)、(183±9)次/min,代謝當量分別為(11.8±2.0)、(12.9±2.4)METs,呼吸頻率分別為(44.6±7.4)、(47.9±7.4)次/min,兩者比較,P均<0.05。結(jié)論6MSCDT與CPET測得的最大攝氧量呈正相關(guān),6MSCDT的運動強度低于CPET的運動強度,處在亞極量運動強度。
心肺運動試驗;心肺功能;最大攝氧量;亞極量運動;攝氧量
心肺運動試驗(CPET)[1~5]是目前使用較多的檢測心肺功能的手段之一。CPET能比較精確、客觀地評價個體的心肺功能,是影像學(xué)無法替代的檢查手段[4]。CPET的指標可確定手術(shù)適應(yīng)證[6],但由于CPET需要昂貴儀器設(shè)備和專業(yè)的測試人員,要廣泛開展心肺功能測試還存在較大困難,所以場地測試方法應(yīng)運而生[7]。場地測試方法相對簡便、易操作。登樓梯實驗是最早應(yīng)用于臨床的運動試驗[8~11]。研究顯示,患者登樓梯能力與術(shù)后病死率呈明顯的負相關(guān)。在對比現(xiàn)有的場地測試方法的基礎(chǔ)上,出于可操作性、經(jīng)濟性、簡便性和方法的易得性,開發(fā)了六分鐘上下樓梯試驗(6MSCDT)。本研究比較CPET與6MSCDT的測試結(jié)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1臨床資料受試者74例,其中男35例、女39例,年齡20~30(24.9±2.6)歲,身高(169.1±7.5)cm,體質(zhì)量(62.3±11.9)kg,BMI(21.6±3.0)kg/m2。入選標準:①通過健康測試和醫(yī)學(xué)問卷篩選;②受試者身體健康、無心血管及呼吸系統(tǒng)疾病;③測試期間身體狀況良好。排除標準:①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②正在月經(jīng)期的受試者;③有運動禁忌證的患者。受試者在測試前均已了解6MSCDT[8~12]和CPET[5]的測試方法,測試之前簽署知情同意書。
1.2CPET、6MSCDT方法首先對受試者進行血壓、身高、體質(zhì)量等靜態(tài)指標的測量,然后將符合試驗條件的受試者按改良的Bruce方案在室內(nèi)跑臺上進行CPET測試。根據(jù)受試者的臉型選擇合適的面罩。測試前,在跑臺上進行適應(yīng)性運動,在測試過程中,用便攜式心肺功能儀(CORTEX MetaMax 3B)和心率表(Polar心率表RS400sd)動態(tài)監(jiān)測受試者運動時的攝氧量、相對攝氧量、呼吸商、心率等指標。具體測試過程:跑臺起始速度(第一級)為2.7 km/h,起始坡度為10°,每隔3 min遞增坡度2°,速度逐級遞增。第4分鐘時(第二級)將跑速增至4.0 km/h,第7分鐘時(第三級)將跑速增至5.4 km/h,第10分鐘時(第四級)將跑速增至6.8 km/h,第13分鐘時(第五級)將跑速增至8.0 km/h,第16分鐘時(第六級)將跑速增至8.8 km/h,第19分鐘時(第七級)將跑速增至9.6 km/h,最終的坡度達到22°。每級最后30 s詢問受試者的主觀疲勞感覺等級。運動終止標準[13]:出現(xiàn)呼吸困難、紫紺、表情痛苦、面色蒼白、身體搖晃等癥狀[5];受試者要求停止測試;運動負荷增加攝氧量不增加或者下降,即出現(xiàn)攝氧量平臺;運動負荷不變或增加時,心率不增加,甚至下降。出現(xiàn)以上任何一項立即停止試驗。最大攝氧量的判斷標準為以下五項指標達到三項[13]:①運動負荷增加,攝氧量不變或下降;②心率≥180次/min;③呼吸商≥1.15;④受試者已發(fā)揮最大力量并無力保持規(guī)定的負荷;⑤主觀疲勞感覺等級達到17以上。
在完成CPET一周后再讓受試者進行6MSCDT[13]測試。測試前告知受試者根據(jù)自身情況,在能力范圍內(nèi)盡可能快地上下樓梯,受試者自己掌握上下樓梯的速度,若有不適可中途停止。場地為符合國家標準的一層樓梯,在符合國家標準的樓梯間選擇一層樓梯(本試驗選擇的臺階高度為16 cm/臺階,每層樓梯22個臺階),在6 min時間內(nèi),以一步一階的方式[8~11]在一層樓梯上盡可能快地上下樓梯,記錄上下樓梯的往返數(shù)和試驗結(jié)束時的位置(如一位受試者在6 min的時間內(nèi)完成了17個往返,另加10個臺階,則總臺階數(shù)=44×17+10=758)。測試前佩戴上心率表和便攜式心肺功能儀(與CPET使用同一臺便攜式心肺功能儀),并了解整個測試的過程,測試結(jié)束時詢問主觀疲勞感覺等級。試驗過程中采集呼吸氣體參數(shù)、心率和主觀感覺疲勞等級,并給予受試者適當?shù)墓膭睢?/p>
受試者CPET、6MSCDT中最大攝氧量、呼吸商比較見表1。兩者最大攝氧量、相對最大攝氧量均呈正相關(guān)(r分別為0.884、0.716,P均<0.01),兩者呼吸商無相關(guān)關(guān)系(r=0.099,P>0.05)。
表1 受試者6MSCDT、CPET中最大攝氧量、呼吸商比較
注:與CPET比較,*P<0.01。
受試者6MSCDT、CPET最大心率分別為(173±11)、(183±9)次/min,兩者比較,P<0.05。1例受試者心率在6MSCDT過程中運動2 min內(nèi)快速上升達到中等強度,而后處于緩慢上升階段,運動結(jié)束時達到峰值175次/min;在CPET試驗過程從開始就處于緩慢上升階段,經(jīng)歷較長時間才能達到中等及以上強度(圖1)。
圖1 1例受試者6MSCDT、CPET心率隨時間變化曲線
受試者6MSCDT、CPET代謝當量分別為(11.8±2.0)、(12.9±2.4)METs,兩者比較,P<0.05。1例受試者代謝當量在6MSCDT運動開始1 min內(nèi)快速上升,從運動的第1分鐘到第2分鐘較快上升,而后處于緩慢上升階段;在CPET的運動開始的1 min內(nèi)快速上升,但上升的幅度小于6MSCDT試驗,而后2 min處于平緩期(圖2)。
圖2 1例受試者6MSCDT、CPET代謝當量隨時間變化曲線
受試者6MSCDT、CPET呼吸頻率分別為(44.6±7.4)、(47.9±7.4)次/min,兩者比較,P<0.05。1例受試者呼吸頻率在6MSCDT運動的1 min內(nèi)快速上升,而后緩慢波浪式上升,即呼吸頻率-時間曲線出現(xiàn)明顯拐點;在CPET試驗運動的開始階段較平緩,而后隨著運動等級的增加呼吸頻率也呈波浪式增加,沒有表現(xiàn)出呼吸拐點(圖3)。
圖3 1例受試者6MSCDT、CPET呼吸頻率
CPET是通過檢測人體運動狀態(tài)時氧和二氧化碳變化趨勢分析心肺功能狀態(tài)的一種方法,其理論基礎(chǔ)是氣體交換。研究[2,4,5]表明,CPET可以彌補靜態(tài)檢測的不足,對心肺疾病早期診斷也有重要價值。在運動處方制定、手術(shù)患者術(shù)前心肺功能評估、心肺疾病預(yù)后評估、指導(dǎo)和評價康復(fù)效果等方面,CPET也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4,5]。CPET只能在實驗室條件下完成,需要昂貴的儀器設(shè)備和專業(yè)的測試人員,所以一直以來,人們都尋在找簡便快捷的心肺功能間接檢測方法。隨著城市化的發(fā)展,樓梯越來越普及,爬樓梯也成為了一種時尚運動,借鑒六分鐘步行試驗的原理,提出了6MSCDT。
最大攝氧量是CPET的一個重要參數(shù),它反映心肺轉(zhuǎn)運氧的能力[4]。本研究以20~30歲青年人為試驗對象,對CPET和6MSCDT進行比較研究,結(jié)果顯示,兩種方法測得的攝氧量相關(guān)系數(shù)r為0.884,說明6MSCDT評價心肺功能的效度較好,可以用此方法評價心肺功能。同時本研究結(jié)果也顯示,CPET的攝氧量高于6MSCDT。采用不同的運動形式,測得的最大攝氧量也有較大差異。兩試驗得到的最大攝氧量產(chǎn)生差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6MSCDT是采用了一步一階的運動方式上下樓梯,控制了受試者的運動強度,造成其最大攝氧量低于CPET。同時本研究顯示,CPET中的呼吸商均值高于6MSCDT,但兩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心率是反映運動強度的常用指標,同時也是反映心臟機能的常用指標。從兩試驗的運動心率可以看出,CPET的最高運動心率高于6MSCDT。運動強度是否合理會影響試驗結(jié)果,如果強度過小得到的攝氧量會偏低,進而影響心肺功能的評價效果;強度過大對受試者的耐受力是極大的挑戰(zhàn)。從兩試驗的心率比較可以看出,6MSCDT的運動強度適中,處在亞極量運動強度,而CPET處在極量運動強度。
流行病學(xué)研究經(jīng)常采用代謝當量定義心肺功能。美國心臟協(xié)會采用代謝當量值作為心肺功能分級依據(jù)。代謝當量與運動類型有很大關(guān)系,也可以作為反映運動強度的指標。本試驗得到的代謝當量均在7 METs以上,屬于Ⅰ級,日常生活和中等量工作無癥狀,說明受試者心肺功能良好。
呼吸頻率隨運動強度的增大而增加。研究顯示,呼吸頻率增加到44次/min之后,呼吸效率下降,從而影響心肺功能。在中等或亞極量負荷下,肺通氣的增加,有很大一部分是通過呼吸頻率的增加實現(xiàn)的。從本試驗可以看出,6MSCDT很快地達到較高的呼吸頻率,而CPET是緩慢地增加呼吸頻率,最后的呼吸頻率超過6MSCDT。
CPET屬于逐級遞增負荷試驗。6MSCDT是先登一層樓梯而后下一層樓梯,往返上下樓梯6 min,其運動形式近似于間歇性運動[14],而間歇性運動是一種提高心肺功能的有效運動,是一種更加有效、安全和耐受性較好的運動。除了以上幾項指標之外,6MSCDT在方法的操作性、簡易性及推廣價值上均具有優(yōu)勢。另外,6MSCDT中的登臺階動作對增加下肢肌肉耐力和爆發(fā)力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綜上可見,6MSCDT與CPET測得的最大攝氧量呈正相關(guān),6MSCDT的運動強度低于CPET的運動強度,處在亞極量運動強度。
[1] 張劭夫.六分鐘行走試驗:運動耐力評價的方法及臨床意義[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fù),2011,15(5):894-897.
[2] 寧亮,孫興國.心肺運動試驗在醫(yī)學(xué)領(lǐng)域的臨床應(yīng)用[J].中國全科醫(yī)學(xué),2013,16(11):3898-3902.
[3] 陳嶸,王健,楊紅春.四種運動負荷試驗評價運動心肺功能比較研究[J].中國運動醫(yī)學(xué)雜志,2014,33(9): 917-920.
[4] 劉愛華,董競成.運動心肺功能試驗的應(yīng)用進展[J].醫(yī)學(xué)綜述,2013,19(22):4125-4128.
[5]楊文蘭.運動心肺試驗的安全性及注意事項[J].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2014,34(S1):27-29.
[6] 李娜,邱晨,魏永麗.六分鐘步行試驗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關(guān)系[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fù),2008,12(11):2116-2119.
[7] 陳學(xué)偉,張娜,徐傳香,等.最大攝氧量間接測量法-踏階運動心率的變化特征[J].解放軍預(yù)防醫(yī)學(xué)雜志,2015,33(1):43-44.
[8] 李文慧,姚明焰.登階運動對大學(xué)男生體質(zhì)未達標群體的體質(zhì)干預(yù)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xué)學(xué)報,2009,32(4):75-78.
[9] Teh KC, Aziz AR. Heart rate, oxygen uptake, and energy cost of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the stairs[J]. Med Sci Sports Exerc, 2002,34(4):695-699.
[10] Aziz AR,Teh KC.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single versus double stepping pattern of ascending the stairs[J]. J Physiol Anthropol Appl Human Sci, 2005,24(4):253-257.
[11] Bassett DR, Vachon JA, Kirkland AO, et al. Energy cost of stair climbing and descending on the college alumnus questionnaire[J]. Med Sci Sports Exerc, 1997,29(9):1250-1254.
[12] Cataneo DC, Cataneo AJ. Accuracy of the stair climbing test using maximal oxygen uptake as the gold standard[J]. J Bras Pneumol, 2007,33(2):128-133.
[13] 孫景權(quán),蘇浩,嚴翊,等.高強度間歇運動改善心肺耐力的線粒體合成機制[J].中國運動醫(yī)學(xué)雜志,2015,34(10):1022-1027.
[14] 郭輝,孫景權(quán),張一民.六分鐘上下樓梯試驗與攝氧量的相關(guān)性研究[J].成都體育學(xué)院學(xué)報,2016,42(3):14-18.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2012BAK21B01)。
張一民(E-mail: Ymzhangno1@163.com)
10.3969/j.issn.1002-266X.2016.23.017
R54
B
1002-266X(2016)23-0052-03
201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