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萍妹 楊萬就 吳勇 譚志紅 方武 梁土煥
廣東東莞市大嶺山人民醫(yī)院放射科 東莞 523820
?
早期股骨頭缺血壞死行MRI、CT、X線檢查效果觀察
張萍妹 楊萬就 吳勇 譚志紅 方武 梁土煥
廣東東莞市大嶺山人民醫(yī)院放射科 東莞 523820
目的 觀察比較MRI、CT及X線檢查用于診斷早期股骨頭缺血壞死的效果。方法 對59例(80髖)早期股骨頭缺血壞死患者,分別采用X線、CT及MRI檢查,對比分析其診斷效果。結果 經(jīng)病理學檢查,80個髖關節(jié)中Ⅰ期、Ⅱ期及Ⅲ期分別為47個、21個及12個。CT檢查陽性率明顯高于X線檢查,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MRI檢查陽性率明顯高于X線和CT,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MRI檢查用于早期股骨頭缺血壞死,其陽性率明顯較CT和X線檢查高。
MRI;CT;X線;早期股骨頭缺血壞死
股骨頭缺血壞死(ANFH)發(fā)病率較高,長期使用激素、酗酒及外傷均為其病因[1]。其早期癥狀隱蔽,診斷難度增大,確診時多已處于中晚期。2013-01—2015-06間,我院共收治經(jīng)診治病理學檢查確診的59例(80髖)早期ANFH患者,現(xiàn)對其臨床影像學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59例患者均有下肢活動有障礙或跛行及髖部、腹股溝區(qū)疼痛等癥狀。其中男39例,女20例;平均40.26歲。平均病程3.28個月。長期酗酒11例,明顯外傷31例,長期使用激素17例??偣?0個髖關節(jié),其中雙側15例,單側29例。
1.2 方法 采用X線、CT及MRI對所有患者進行檢查。(1)患者取舒適體位,雙足足尖內旋18°,暴露出雙側股骨頭、股骨頸。用飛利浦DigitalDiagnost X 線機檢查,儀器與病變處相距0.8~1.2 m。(2)患者仰臥,用飛利浦MX16-SLICE的CT機對股骨頸基底、雙側髖臼上沿及兩者之間所有部位檢查,層厚與層距均為2.8~3.2 mm。(3)取髖關節(jié)體位,用飛利浦Acheieva1.5T MRI機分別行冠狀位、橫軸位掃描。Dixon 法水脂分離序列應用于冠狀位掃描,取3.5~4.5 mm層厚,0.8~1.2 mm間隔[2-3]。觀察記錄X線檢查、CT檢查及MRI檢查的成像結果,陽性率=(Ⅰ期+Ⅱ期+Ⅲ期)/髖關節(jié)總數(shù),進行對比分析。
1.3 評定標準 以ANFN分期為標準進行分期,ANFN分期由Ⅰ、Ⅱ、Ⅲ、Ⅳ及V期組成,見表1。
表1 ANFN分期
2.1 病理檢驗結果 80個髖關節(jié)中Ⅰ期、Ⅱ期及Ⅲ期分別為47個、21個及12個。
2.2 X線檢查、CT檢查及MRI檢查陽性率比較 MRI檢查陽性率為97.50%,CT檢查陽性率為68.75%,X線檢查陽性率為17.50%。與X線檢查、CT檢查相比,MRI檢查陽性率明顯升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X線檢查相比,CT檢查陽性率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X線檢查、CT檢查及MRI檢查陽性率比較
注:與X線檢查比較,▼P<0.05;與CT檢查比較,●P<0.05
股骨頸骨折、外傷使股骨頭處血液供應不足常導致股骨頭缺血壞死,骨細胞、骨髓造血細胞均會因骨成分、活性缺失而死亡,關節(jié)炎、殘疾等并發(fā)癥易發(fā)生于ANFH病理過程中[4-5]。本病發(fā)展中不可逆性病變常發(fā)生于股骨頭塌陷、碎裂及變形時。因此股骨頭缺血壞死Ⅲ期及之前時期的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給予患者MRI、CT及X線早期診斷,可有效提高臨床療效[6]。
應用密度分辨率較低的X線平片檢查,因重疊現(xiàn)象發(fā)生于壞死結構處,導致股骨頭壞死病變處骨密度、骨形態(tài)等無特征性表現(xiàn),因此行X線檢查陽性率低[7]。CT掃描較X線平片密度分辨率明顯升高,能清楚顯示骨小梁的細微變化和骨內小的囊變,以及關節(jié)面輕微塌陷等。但對于肉芽組織浸潤現(xiàn)象、早期骨髓壞死檢出難度較大[8]。對于只有骨髓水腫的超早期患者,CT診斷困難度亦較高。由于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骨髓細胞的變化早于骨質改變,MRI在骨修復前反映出骨髓細胞的變化,如骨髓細胞出現(xiàn)水腫、壞死現(xiàn)象于骨髓細胞缺血時,可導致含水量不斷升高于壞死處,隨后T2、T1異常信號出現(xiàn)于病變區(qū)域,ANFH 早期病變“雙線征”出現(xiàn)于T1WI內,MRI檢查正是以此為基礎,可使病變處得以多方位、多角度、多序列及高準確度呈現(xiàn)。同時MRI圖像層次較為豐富,軟組織分辨率較高,有效提高MRI臨床診斷準確性與陽性檢出率[9]。本組結果也顯示, MRI檢查應用于早期ANFH,其陽性率明顯較CT檢查、X線檢查高,可作為早期診斷ANFH的首選方法。
[1] 魏慶蘭,黃月中.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早期CT診斷[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2,13(18):87-88.
[2] 圣文.早期股骨頭缺血壞死的X線、CT、MRI影像診斷價值對比分析[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4,15(2):111-112.
[3] 朱敬春.股骨頭缺血壞死的早期X線平片與MRI診斷比較[J].中國健康月刊,2010,35(4):51-52.
[4] 邱英良,王忠智,覃德睦,等.股骨頭缺血壞死的MR、CT及X線平片臨床診斷對照探究[J].中國農(nóng)村衛(wèi)生,2013,11(3):31-32.
[5] 龍長江.成人股骨頭缺血壞死的早期診斷及影像學表現(xiàn)[J].吉林醫(yī)學,2011,32(32):6 859-6 860.
[6] 牟勇.CT、MRI在成人早期股骨頭缺血壞死診斷中的價值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5,12(10):289-290.
[7] 周子和,李國權,朱世培,等.多種影像學檢查技術早期診斷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敏感度對比分析[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3,32(7):301-302.
[8] 丁琴妹.X線、CT及MRI對診斷早期股骨頭缺血壞死的價值比較[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1,3(6):102.
[9] 吳承學.比較X線、CT和MRI檢查在早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當代醫(yī)藥,2014,21(11):310.
(收稿 2016-01-11)
R455
B
1077-8991(2016)04-0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