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國忠
三陽開泰不僅是拜年時候的吉祥話,也是身體健康的方向盤和風向標——運動、善良、快樂,內(nèi)外兼修,何愁陽氣不足呢?
“動”能升陽——想高飛先動起來
“三陽開泰”原出自《易經(jīng)》六十四卦之中的泰卦。古人發(fā)現(xiàn)冬至那天白晝最短,往后白晝漸長,故認為冬至是“一陽生”,十二月是“二陽生”,正月則是“三陽開泰”?!叭枴北硎娟帤鉂u去陽氣始生,冬去春來,萬物復蘇。“開泰”則表示吉祥亨通,有好運即將降臨的意思。
有一次我在外地講扶陽保健,一位聽眾提了個問題:如果不用藥物和灸法,您還能有什么方法讓我升發(fā)陽氣呢?對于這個問題,我當時給了一個回答,就是減少欲望,飲食有節(jié),起居有常。但我對這個回答其實并不滿意,講課回來后我查閱了大量的道家古籍文獻,發(fā)現(xiàn)道家的知識和文化當中,蘊藏著不用借助藥物和灸法卻行之有效的升陽方法,類似于自然界的“三陽開泰”,我對此進行了歸納總結(jié),把這個方法形象地稱為人體健康的“三陽開泰”,即動能升陽、善能升陽、喜能升陽。
三國時期的名醫(yī)華佗創(chuàng)編的《伍禽戲》里面有一句至理名言:“動搖則谷氣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比酥灰獎右粍樱瑩u一搖,那么就氣血流通,百病不生了。學五禽戲的人都知道這句話,卻不一定都知道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動搖正是對動能升陽最好的詮釋?,F(xiàn)代社會是以腦力勞動為主體的,坐在辦公桌前工作的人越來越多,每天揮汗如雨耗費體力的人越來越少。人們大多動搖的是精神,不動的是身體,比如上班下班都坐車,到了單位就一動不動坐在辦公室里,晚上回到家又坐在沙發(fā)上看半宿電視,朋友約也是“約飯”“約喝”“約唱”,卻沒有幾個人“約動”。現(xiàn)代人一天的絕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坐著的,不動則陽氣不得升發(fā),氣血都瘀滯了,長此以往身體怎能不病呢?動搖精神損耗的是我們的陽氣,動搖身體則能升發(fā)陽氣,所以要想身體健康,就一定得先讓身體動起來。
中醫(yī)有一句話叫:“陽光普照,陰霾自散?!毙枰獜娬{(diào)的是,運動有一個標準,就是以心臟不劇烈跳動、身體微微出汗發(fā)熱為宜,也就是進行有氧運動,但運動過度反而會傷害身體。
“善”能提陽——好心永遠有好報
善,一直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人的要求和標準之一。道家名著《太上感應篇》中對“善”作了三個定義:第一是語善,第二是視善,第三是行善。
“語善”就是要求我們說一些激勵人的柔和的話。正向的語言鼓勵不僅會讓人覺得溫暖,從健康角度來說,語善可升陽。比如說家中孩子的考試成績不理想,沒考好孩子也不高興,不會教育的家長,疾言厲色,甚至打罵,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糟糕的陰影;而如果是會教育孩子的家長,他一定不會去埋怨孩子,而是用激勵、鼓勵的方式,讓孩子的信心建立起來。聰明的小孩都是夸大的,這樣孩子才會越來越聰明。
事實上,現(xiàn)實中很多有成就的人,大都是在父母和親朋好友的夸獎中長大的,在這種肯定的良性語言激勵下,人的陽氣就會持續(xù)得到升發(fā),身心都會得到平衡的發(fā)展。古人講,“良言一句三冬暖”,講的就是語善升陽的道理。
視善,就是要讓眼睛經(jīng)常去看美好的事物。風景秀麗的名山大川是天地間的大美,所以久居塵世的人要經(jīng)常出去看看,以此養(yǎng)目調(diào)心。親近大自然的過程,也是與天地交換能量,升發(fā)陽氣的過程。眼睛是心靈的窗口,眼睛所見之物反過來也會影響心靈,生活中不要總看到社會、人生的陰暗面,凡事要多看陽光的、積極的一面。如此,不用刻意追求,也能做到隨處視善了。
那什么是行善呢?“行善積德”是老百姓常常掛在口頭的一句話。亞洲文化乃至全球文明,普世的價值觀都是教人做好人,行善事。國家現(xiàn)在提倡的“正能量”“中國夢”中也包括對國人“行善”的要求和期許。
在日常生活當中,也能看到很多這方面的例子,比如國家哪里有災難時,無數(shù)的人伸出關愛之手,捐出善款,還有的人去做義工,親自到一線去支援災區(qū),這些都是行善的表現(xiàn)?!拔鹨陨菩《粸椤?,行善不一定非要去做轟轟烈烈的大事,如果路上你遇到一個人用車拉著一車煤或者其他貨物,爬高坡時上不去了,這時你幫他推一把,過了這個坡以后,拉車的人會回頭道一聲“謝謝”。這個時候你心里是什么感覺呢?一定會感覺到暖暖的,這種暖就是陽氣升發(fā)的表現(xiàn)。日常生活中幫助他人的行為,不論大小,都是行善。
《禮記·禮運篇》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不管是語善、視善,還是行善,都是在講做人做事要去掉私欲,內(nèi)心光明磊落,多為他人著想,那種累在身暖在心的感受,也是能延年祛病的。
“喜”能助陽——開心快樂每一天
古人說,喜則陽氣生。快樂在生活當中應該是很好做到的,比如多想一些高興的事情,看自己喜歡看的電視節(jié)目,看一場讓人哈哈笑的電影,聽自己喜歡的歌曲,讀自己喜歡的書,業(yè)余時間多做自己喜歡的事,都可以使人的陽氣升發(fā)。
喜能升陽,更多的還是一種精神和心理的美好暗示,讓歡喜的情緒沖掉身體的邪氣,換回正氣,所以過去的人用辦喜事的方法來治病或者轉(zhuǎn)運。久病或長年身體不好的人,有意地操辦些喜事,對病情是很有幫助的。實際上沖喜是借助外在的環(huán)境改變病人的身心狀態(tài)。
只生歡喜不生愁的人,在古代就被稱為“神仙”。喜是人生的一種大境界,能夠保持一顆歡喜心,對身體的滋養(yǎng)是比吃什么靈丹妙藥都管用的。
命運是每個人窮其一生都想去把握和改變的。從醫(yī)學的角度來看,陽氣旺盛不僅不會受到病邪侵害,還能使人的精神平和愉悅,心想事成。所以,升發(fā)陽氣還是改變命運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