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先惠 祁敬偉 劉美玲
教學內(nèi)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
教學目標:
1.運用思維導圖工具提取信息,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威尼斯小艇與人民生活的關系。
2.學習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語言,背誦課文的第四到第六自然段。
3.發(fā)現(xiàn)作者動靜結合的寫作方法,并嘗試運用。
教學重點:
1.運用思維導圖工具提取信息,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威尼斯小艇與人民生活的關系。
2.借助思維導圖,學習背誦課文的方法。
教學難點:
1.學習利用思維導圖工具進行背誦的方法。
2.發(fā)現(xiàn)動靜結合的描寫方法,并嘗試運用。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彩色筆、校園圖片。
教學流程:
一、回顧課文內(nèi)容。清楚學習目標
師: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26課《威尼斯的小艇》。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作者圍繞小艇寫了三方面的內(nèi)容,分別是:特點、技術、作用。圍繞小艇特點,作者是通過抓住小艇的外形、行動和乘坐三個方面來介紹的。這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運用提取重點詞語的方法,借助思維導圖工具,試著把重點段落背誦下來。
【評析】高年級閱讀教學要以篇的訓練為重點。教學開篇,從題目、段落、層次入手,由整體到部分,清晰作者的寫作脈絡,促進學生對作者選材立意的掌握。同時,交代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促使學生帶著目標走進學習情境,提高學習效率。
二、提取句段信息,利用思維導圖學習背誦
1.研讀段落,理清構段方式。
師:請一名同學來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
師:這段共有5句話。圍繞著哪句寫的?
生:船夫的駕駛技術特別好。
師:圍繞著這樣一個中心,作者一共寫了4句話,每句話作者都寫了船夫遇到的一種情況或一個方面。你能從每句話中提煉出一個重點詞,讓我們一看就知道作者寫的是哪個方面嗎?
(生默讀圈畫。)
師:一共要找?guī)讉€詞?
生:4個。
師:對,看誰找得準,寫得快。
師:誰來說說?
生:第一句,極快;第二句,擁擠;第三句,極窄;第四句,建筑。
師:真棒,把它寫在思維導圖上。
(生畫在自己的思維導圖上,師板書。)
師:大家來看我們的學習收獲?,F(xiàn)在我們不僅讀出了這段是總分的構段方式,還從后面的句子中提煉出了重點詞語,知道了作者是從4個方面來分述的。
2.細讀分句,學習思維導圖背誦法。
師:你能把這段背下來嗎?先別急,一定有竅門。請同學們先一個句子一個句子地讀,讀每個句子的時候,關注組成句子的一個一個小分句,從每個小分句中找出一個重點詞,畫在思維導圖上。畫完后,讀讀這些詞語,看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
師:來,我們一起來看第一句:行船的速度極快。如果背誦這個分句記住“行船”,那么背誦“來往船只很多”,要記住——
生:船只。
師:他操縱自如。
生:操縱。
師:毫不手忙腳亂。
生:手腳。
師:現(xiàn)在,老師把這些詞語提取到思維導圖上,你們看看,這些詞語有規(guī)律嗎?
生:都是名詞。
師:是啊,每個分句作者都在寫什么怎么樣,我們記住了開頭的名詞,就知道后邊寫了什么,也就能記住了。下面,誰看著思維導圖給大家背一下這句?
(生背。)
師:背得還能快點嗎?突出船夫的駕駛技術好。
(生背。)
師:這技術真是一流。我們一起來試試?
(生背。)
3.運用方法,借助思維導圖獨立背誦。
師:這樣提取背誦信息的方法你學會了吧?請你讀一讀后面的3句話,看看每句借助哪些詞語能夠幫助你背誦。請第一組的每個同學研究寫擁擠的這句,請第二組的同學研究寫極窄的這句,請第三組的同學研究寫建筑的這句。
(學生獨立學習,畫出所學句子的思維導圖。)
師:老師手中拿到了每組一名同學的思維導圖。我們一起來看看。
師:我們按照順序來說說。請這位同學介紹一下學習成果。
生:我提取的是“不管”“總能”這兩個詞語。我能借助這兩個詞語背下來:不管怎么擁擠,他總能左拐右拐地擠過去。
師:大家仔細看,他找到的都是什么詞?
生:關聯(lián)詞。
師:真有方法,找到關聯(lián)詞,幫助背誦。大家一起背背。
師:接著匯報下一句。請這張思維導圖的主人站起來說說。
生:我找的是“遇到”“總能”“而且”“還能”。我借助這4個詞語能背下來:遇到極窄的地方,他總能平穩(wěn)地穿過,而且速度非??欤€能做急轉彎。
師:大家再看,他找的詞語有什么規(guī)律?
生:這些詞語是關聯(lián)詞語。
生:這些詞都在分句的開頭。
師:我們不僅找到了幫助我們背誦的詞,還發(fā)現(xiàn)了它們的規(guī)律??磥碚业酵愒~語,或者圈出每個分句的第一個詞語,都能幫助我們背下來。
師:第三張圖的主人,請你來說說你的學習成果。
生:我找到的詞語都是動詞:“飛”“忙”“看”。
師:背一下試試。
生:兩邊的建筑飛一般地往后倒退,我們的眼睛忙極了,不知看哪一處好。
師:同學們,來,我們一起背一下。
師:老師也畫了這個自然段的思維導圖。讓我們一起看著思維導圖,背一背這個自然段吧。
(1)出示思維導圖一,學生背誦。
(3)去掉思維導圖,學生背誦全段。
師:思維導圖幫助了我們背誦,大家還發(fā)現(xiàn)了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關系,收獲真不小。
【評析】這段教學,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從總分段落結構入手,梳理總起分述的5個句子,通過思維導圖將段落主干呈現(xiàn)出來,形成了顯性的圖像化。然后,通過師生共同學習第一方面,提煉了背誦第一方面的關鍵詞,了解了名詞在分句中的作用,發(fā)現(xiàn)了背誦記憶的規(guī)律。由此,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剩下的3個方面,引導學生通過抓關聯(lián)詞、第一個詞、動詞等方法進行背誦,收到了預想的效果。這樣的教學,從結構入手,抓住脈絡,分解內(nèi)容,整合思維,規(guī)律記憶,可謂水到渠成。
三、運用方法自學,在背誦提取中發(fā)現(xiàn)寫法
1.合作學習,提取信息,背誦積累。
師:請同學們從第五、六自然段中任選一段,采用小組合作的方法進行合作學習。
出示學習要求:
(1)讀句提取關鍵詞語。
(2)合作繪制思維導圖。
(3)借助信息練習背誦。
師:請兩個小組把思維導圖畫在黑板上。
(生合作學習。)
師:我們先請同學們匯報第五自然段。
生:我們小組提煉出來的是商人做生意、青年婦女高聲談笑、孩子呼吸空氣、老人做禱告。
師:能借助詞語試著背一背嗎?
(生背誦第五自然段。)
師:你們背誦得這樣快,借助的是什么規(guī)律呢?
生:我們抓住的是“誰”和“做什么”。
師:抓住了段落中句子的規(guī)律,背誦就輕而易舉了。下面請研究這部分的同學一起背一背。
師:下面請研究第六自然段的小組來匯報。
生:我們小組提煉出來的是“一大群人”“告別”;“水面”“沉寂”;“石頭”“建筑”“聳立”;“橋”“橫在水在上”“船”“停在碼頭”。
師:借助你們小組繪制的思維導圖,一起背誦這一段吧。
2.觀察比較,探究信息,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師: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觀察一下第五和第六自然段的思維導圖,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我發(fā)現(xiàn)第五段寫的是人物活動,第六段寫的是景物。
師:右面寫的都是景物嗎?
生:不是,一大群人告別,也是人物活動。
師:好,我們可以把這部分內(nèi)容移到左邊。
師:現(xiàn)在左側都是對人物活動的描寫,右側寫的都是景物。咱們師生合作著背一背這兩部分內(nèi)容。你們背描寫人物活動的部分,老師背景物描寫的部分。
(師生配樂背誦。)
師:我們一邊背誦,一邊想象。仿佛我們真的置身于水城威尼斯之中了。再看我們剛才背誦的這些內(nèi)容,你還有新的發(fā)現(xiàn)嗎?
生:左邊寫的威尼斯是動的。
師:動的意思是什么?
生:就是熱鬧。
師:繼續(xù)說。
生:右邊寫的威尼斯很靜。
師:如果說寂靜的威尼斯是對這座城市的靜態(tài)描寫,那這側的人物活動就是動態(tài)描寫。作者抓住了人物的活動來寫城市的熱鬧,抓住了靜態(tài)的景物來寫城市的安靜,這一動一靜和小艇有什么關系嗎?
生:突出小艇的重要作用。
生:突出了小艇和人們之間的關系。
生:告訴我們小艇和人們關系密切,息息相關。
師:作者運用動靜結合的描寫方法,寫出了威尼斯艇動城動、艇靜城靜的特點。
3.群文閱讀,運用規(guī)律,嘗試練筆。
師:動靜結合的描寫方法在寫景的文章中十分常見。峻青先生的《第一場雪》中就有這樣一段。
出示:大雪整整下了一夜。今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陽出來了。推開門一看,嗬!好大的雪?。∩酱?、河流、樹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層厚厚的雪。萬里江山,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落光了葉子的柳樹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樹和柏樹上,則掛滿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兒。一陣風吹來,樹枝輕輕地搖晃,美麗的銀條兒和雪球兒籟籟地落下來,玉屑似的雪末兒隨風飄揚,映著清晨的陽光,顯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大街上的積雪足有一尺多深,人踩上去,腳底下發(fā)出咯吱咯吱的響聲。一群群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擲雪球,那歡樂的叫喊聲,把樹枝上的雪都震落下來了。
師:其實動靜結合的描寫并不難,我們也可以小試牛刀。在大家的小學生活中,最熟悉的莫過于自己的校園了。一磚一瓦,一花一草都深深地鐫刻在同學們的記憶中。大家可以根據(jù)老師的提示來補充,也可以自己寫一寫你心目中的校園。
(3名同學讀自己的作文內(nèi)容。)
師:同學們真是妙筆生花,在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就能把動靜結合運用到如此程度,老師為你們點贊。
師: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讀課文、提取背誦信息、繪制思維導圖練習背誦了4~6自然段。在背誦的過程中,我們找到了句與句的規(guī)律,發(fā)現(xiàn)了段與段的聯(lián)系,還學習了描寫方法。大家的收獲真不少,能把你們手中的思維導圖舉起來給我看看,給后面聽課的老師們看看嗎?老師在備課的時候也繪制了一張思維導圖,與大家分享。
【評析】這段教學,可謂一舉兩得。一是通過小組合作運用思維導圖背誦法,提取信息,比較信息,從而抓住信息規(guī)律熟練背誦。二是通過信息比較,發(fā)現(xiàn)語言規(guī)律,獲得動靜結合描寫方法的奧妙,體會其描寫的美感。這樣的學習,可謂豁然開朗,讀著讀著,學生就自然而然地把信息之間的聯(lián)系感悟出來了。在這樣的頓悟中,教師帶領學生品讀課外語段,回顧現(xiàn)實生活,順理成章地將動靜結合的描寫方法進行了運用。
總評:
《威尼斯的小艇》是第十冊第八單元的課文。這一單元的教學目標是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風情特點,還要揣摩作者是怎樣寫出景物、風情的特點的,并注意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語言。依照單元整體的目標,本節(jié)課董老師制定的教學目標一共有三個:一是運用思維導圖工具提取信息,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威尼斯小艇與人民生活的關系;二是學習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語言。背誦課文的第四到第六自然段;三是發(fā)現(xiàn)作者動靜結合的寫作方法,并嘗試運用。教學中,教師以思維導圖為工具,以學生自主學習為手段,通過有層次地學習活動,完成了教學目標。
一、思維導圖幫助背誦訓練學生大腦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笨梢姡Z言積累及其技能的訓練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背誦課文既是積累語言的一種有效的方法,也是訓練學生記憶能力的一個良好途徑。
董老師指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的方法,首先理清記憶的線。學生在整體把握了第四自然段是從四個方面來寫船夫的駕駛技術好后,學生的記憶就有了具體的語言材料和順序。接下來,董老師從指導學生讀懂每個句子的意思后,引導學生抓住自己捕捉關鍵字詞來突出記憶的點。有的學生抓住的是一連串的動詞,有的是一連串的形容詞或者是關聯(lián)詞。抓住記憶的焦點,學生就能很輕而易舉地背誦出這段內(nèi)容了。學生不僅記住語言文字,更發(fā)現(xiàn)了詞語之間、句子之間的聯(lián)系,這樣的積累也是為運用打下堅實的基礎。最后,董老師放手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繪制思維導圖,并運用思維導圖嘗試背誦,直到最后形成本節(jié)課完整的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形成了圖化記憶的面。把文字化為畫面,以圖形為編碼形式,儲存腦中。董老師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理清了記憶的線,捕捉到記憶的點。最后形成了記憶的面,最終達成了背誦課文的教學目標。
二、讀寫結合讓學習運用真正發(fā)生
《威尼斯的小艇》以形神兼?zhèn)涞恼Z句展示了異國風情,樸實的文字背后卻隱含了許多的表達特點。這篇課文作為第三學段的教學內(nèi)容,有別與其他課文的核心教育價值是“選取典型”“動靜結合”的寫作方法。因此董老師設計本課的第二個教學目標就是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并嘗試運用。學生在尋找記憶的焦點時,也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了作者在動靜描寫時選取的典型事物,通過對比讀,學生再次深切感受到動靜映襯,真實地反映了威尼斯的風貌,使文章更加生動具體,增強了藝術感染力。董老師在引領學生發(fā)現(xiàn)寫法特點的基礎上,開展了小練筆的訓練。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動靜結合的手法進行表達。小練筆所選擇的內(nèi)容也是學生所熟悉的景物,這樣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寫作難度。從學生的現(xiàn)場反饋來看,這個教學目標也很好地達成。
本節(jié)課上,董老師以學生的需求為出發(fā)點,以學生的能力和素養(yǎng)形成為著力點,制定有效的教學目標,思維導圖幫助背誦訓練學生右腦,讀寫結合學習運用提升語文素養(yǎng)。這樣的教學才更接近學習的本真,才是我們教學的終極目標和核心追求。
編輯/趙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