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強
面對財富,人們常說“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伞八啦粠ァ庇秩绾??
一位大老虎落馬后,他的老同學為之惋惜,說他不懂得“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道理。其實,那大老虎不可能不知道“死不帶去”的道理,可他就是要大把大把地撈錢。正如他明知腐敗會導(dǎo)致亡黨亡國,他還是要搞腐敗。面對金錢誘惑,他將“死不帶去”這幾個字全然忘光了,不貪白不貪,不貪心難受,哪怕今生花不了死后帶不走而“只為靜靜欣賞”(河北省原對外貿(mào)易經(jīng)濟合作廳副廳長李友燦語)!
也有人走向了反面。他們終日游手好閑,弄得妻子穿不上像樣的衣裳,孩子沒錢上學,大家都奔小康了,他家的溫飽還成問題。假如有人勸他勤勞一些,把日子過得好一點,“你看某某,年紀與你差不多,房子也蓋了,車子也買了,可你呢……”他則回答:“他有錢他的,他發(fā)財他的,我才不眼紅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將來總有一天他像我一樣,什么也沒有的。”說罷,他照樣上床睡覺,照樣找人打牌。
還有一種人,有那么一天,他們突然發(fā)愁了:為錢多得沒處花苦惱!這么多錢怎么花呢?像正常人一樣花,那肯定是一輩子甚至幾輩子都花不完的,把這些錢財全部留下來給人,心里又不甘,那就帶走吧,于是就大肆揮霍,或到澳門去豪賭,或包養(yǎng)幾十個情人,或吸毒……總之怎樣揮霍快就怎樣揮霍,反正不怕傾家蕩產(chǎn),反正死了也帶不去。
再有一種人容易引起人的誤解,以為他們真不懂得“死不帶去”的道理。明明已經(jīng)十分富足了,也到了頤養(yǎng)天年的時候,可他們依然過著儉樸的生活,不穿名牌,不吃山珍海味,依然在辛勤地工作,甚至一天操勞10個小時以上。可終有一天,人們明白了,他們并非不懂得“死不帶去”的道理,他們之不斷創(chuàng)造財富,只是為了造福他人,回饋社會。最終,他們將財產(chǎn)捐贈給了社會。
還有另外的種種人吧,會對“死不帶去”寫下種種不同的答案。如何寫下答案,是自己的自由。但人來世上一遭,是枉此一生,還是不負此生,并不單單是一個自由選擇的問題,還關(guān)乎一個“生死”的選擇問題——“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九方皋相馬的寓意
九方皋相馬這則故事的寓意是什么?人們通常認為寓指對待人、事、物要抓住本質(zhì)特征,不為其表面現(xiàn)象所迷惑。但近來再讀這個故事,心中產(chǎn)生一個疑問:會不會有人覺得它另有寓意?
話說,秦穆公讓伯樂推薦相馬的人,伯樂推薦了九方皋。秦穆公命九方皋尋找千里馬。三個月后,九方皋說找到了,是匹黃色母馬。秦穆公命人牽來一看,卻是一匹黑色的公馬。秦穆公很生氣,對伯樂說,你推薦的人連雌雄顏色都不分,怎么會相馬呢?伯樂嘆道,九方皋所看見的是內(nèi)在的素質(zhì),發(fā)現(xiàn)它的精髓而忽略其他方面,注意它的內(nèi)在而忽略它的外表。像九方皋這樣的相馬方法,是比千里馬還要珍貴的。后果然證明這是一匹天下難得的好馬。
作者并沒有說九方皋為什么會將黑馬說成黃馬,將公馬說成母馬。這就有兩種可能性:一種可能是九方皋粗心將馬的毛色與性別都看錯了,或記錯了;一種可能是九方皋故意說錯。
九方皋是第一次為秦穆公相馬,會故意出自己的丑?九方皋是伯樂推薦的,九方皋出丑,伯樂不也跟著出丑壞了自己的一世英名嗎?但是,反過來想一下,假如九方皋不說錯馬的毛色與性別,能不能給他加分?不能,普通的養(yǎng)馬人、騎馬人都能說對,加什么分呢?如此,那九方皋最多不過是一個能識別并找到千里馬的人,其聲望不會超過伯樂,同樣,伯樂也不會因為九方皋找到一匹千里馬變得更了不起。然而,由于九方皋故意說錯了馬的毛色與雌雄,且錯得十分離奇,便有了伯樂后來的一段感慨,這樣,人們就看到九方皋雖是伯樂推薦來的,其相馬的方法卻遠超過伯樂,且伯樂的形象也得到了提升——他不僅是一個識馬的人,也是一個識人的人。由此可見,九方皋故意說錯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倘果真如此,則人們由這則故事中就可能得到這樣的啟示:人只是老老實實做事是不會有出息的,一定要學會演戲,戲演得好才可能有大出息。如今喜歡作秀的人這么多,說不定其中不少人就是受到了九方皋相馬的影響?可九方皋作秀,畢竟首先是把事情做好,牽來了一匹實實在在的千里馬,而如今一些作秀的人,常常只顧做戲,不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