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杰 溫佳宇
(遼寧省交通工程質量與安全監(jiān)督局,遼寧 沈陽 110005)
?
談公路交通安全保障技術
楊杰溫佳宇
(遼寧省交通工程質量與安全監(jiān)督局,遼寧 沈陽110005)
結合公路建設新形勢,從公路交通事故形態(tài)入手,通過對人、車、道路等方面交通事故誘因分析,從公路安全設計、交通安全評價和道路交通安全改善三個方面提出了交通安全保障措施,以保證我國公路交通安全。
交通事故,安全設計,道路線形
隨著我國的公路通車里程逐年增加,社會交通需求和交通工具數(shù)量迅猛增長,交通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近年來,我國公路建設理念由“快速、經(jīng)濟、舒適”逐漸向“安全、節(jié)約、環(huán)保”方向轉變,公路行業(yè)內也一直在尋找新的方法改善公路安全現(xiàn)狀。交通運輸部于2004年頒布了JTG—TB05—2004公路項目安全性評價指南,對公路建設項目安全評價提出了指導性標準,檢驗擬建公路設計的行駛安全性,優(yōu)化和完善公路工程的技術方案,對改擴建或正在運營公路項目進行安全檢查,提出改善措施。2014年頒布的新版JTG B01—2014公路工程技術標準規(guī)定了二級及二級以上的干線公路在設計時應進行交通安全評價,《公路項目安全性評價規(guī)范》也即將出臺。這些新的舉措和思想對于提高我國公路交通安全意義重大。
我國的地理、地形條件決定了領土面積69%為山區(qū),公路設計受限于特殊地形條件和地質條件,致使公路條件與行車需求不協(xié)調,行車安全隱患凸出。本文通過分析公路交通事故誘因,從公路設計和交通設施設置等方面提出交通安全改善措施。
根據(jù)公路交通事故常見形態(tài),把事故分為追尾、翻車、撞擊等形態(tài)。通過大量交通事故數(shù)據(jù)調查分析,追尾是交通事故發(fā)生比例最高的形態(tài),其次是沖出道路、撞擊護欄、翻車等事故。
1)追尾。追尾事故主要原因是車輛行駛速度過快或車距太近,在超車或駕駛者視線不好等情況下來不及避讓形成的,主要誘因可為超速、未保持安全車距、違章停車、疲勞駕駛、超載、駕車注意力不集中等。
2)翻車。翻車事故主要發(fā)生在公路線形指標較低、交通流大型車比例高、交通流量大及不良天氣等條件下,車輛自身制動系統(tǒng)失靈或輪胎爆裂、緊急情況駕駛員操作不當、交通安全警示信息設置不足、交通設施防護強度不夠、缺乏特殊危險信息提示及路肩不合理等為翻車事故主要原因。
3)撞擊。撞擊主要表現(xiàn)為車輛撞擊護欄、中央分隔帶、標牌等交通設施沖出路側的事故,駕駛員超速、疲勞駕駛、道路線形變化較大、視距不良等均可導致車輛偏離車道,撞擊固定物。
道路交通系統(tǒng)是一個由人、車、路和交通環(huán)境構成的動態(tài)復雜系統(tǒng)[1],系統(tǒng)中幾個要素互相作用,這些要素間保持平衡、協(xié)調才能保證交通安全。交通事故是道路交通系統(tǒng)運行中不可避免的產(chǎn)物,由交通系統(tǒng)中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產(chǎn)生。當?shù)缆肥褂谜咄挥鼍o急情況而做出不合理的駕駛行為,這種狀況就被稱為交通系統(tǒng)沖突,沖突因素一般包括:道路線形不合理、路面的干濕狀況、路基沉陷、路面坑槽、行人、樹木、標志標線、天氣因素的干擾、交通流量的大小、汽車性能、駕駛者身體狀況等。
2.1人的因素
1)駕駛員違法駕駛。根據(j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值[2],大部分交通事故是由駕駛員違法駕駛導致。違法駕駛類型主要包括:酒后駕駛、疲勞駕駛、超速行車、違章停車、違法變道、車距保持不當、違章超車等。疲勞駕駛、超速行車為主要違法行為。
2)駕駛員不良駕駛習慣。駕駛員交通法規(guī)、交通安全意識淡薄,在公路上隨意減速、強行超車、平行變道,甚至高速倒車等行為對交通安全形成較大隱患。駕駛員行車過程中忽略交通警示、提醒標志,不重視這些標志的安全警告作用,忽視安全引導信號,容易出現(xiàn)因道路線形或道路條件突變引起不符合駕駛員預期的駕駛行為,形成事故隱患。
2.2車輛因素
車輛本身存在缺陷或性能故障也為交通事故主要誘因。車輛超載、長時間下坡行車,車輛剎車系統(tǒng)負載過大、剎車性能下降情況容易造成車輛追尾、沖出道路等事故。車輛輪胎胎壓不合理、輪胎更換保養(yǎng)不及時出現(xiàn)高速行車爆胎的情況,會導致車輛失控,發(fā)生翻車、撞擊等事故。車輛照明裝置缺陷,如車燈不亮、光線較弱,會影響駕駛人員行車視野,起不到夜間警示作用,形成安全隱患。
2.3道路因素
道路因素對駕駛者影響主要是心理和生理兩方面,影響方式具體包括:道路線形、視距和視野、交通標志、路面狀況等。駕駛者在駕車過程中會通過視覺、身體感知受到這些因素影響而不斷調整車輛行駛狀態(tài),影響模型如圖1所示。
如果道路本身帶給駕駛者錯誤的誘導或違背駕駛預期,會導致駕駛者進行緊急制動或急打方向等行為,突然改變行車狀態(tài),引發(fā)交通事故。道路條件對駕駛者影響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道路線形。道路線形指標是車輛行駛狀態(tài)直接影響因素,平面線形、縱斷面線形的不協(xié)調可能導致行車狀態(tài)突變或車輛失控。平面曲線半徑變化過大、超高設計不合理等形成較大車輛離心力,傾覆力矩隨之增大,一旦超過穩(wěn)定閾值,易引起車輛側翻或側滑或駕駛操作不當,如急打方向、急剎等;道路直線長度過小易引起駕駛者轉向操作疲勞,形成不良線形組合,在視覺上形成“斷背曲線”。過長的直線易給駕駛員行駛乏味、疲勞感,造成速度鈍化,對前后車距判斷、車速判斷失誤,對行車安全極為不利;縱斷面線形不合理,出現(xiàn)長大縱坡的情況,導致載重車與小客車車速差過大,影響道路通行能力,引起小客車跟載重車車距不足,頻繁變道超車,增加了事故風險,而載重車長時間下坡形式也會造成制動器熱衰減,出現(xiàn)剎車失靈情況;平、縱、橫元素組合不當,無法對駕駛者形成立體的視線誘導環(huán)境,在這種情況下,駕駛者易產(chǎn)生心理上的茫然,無法根據(jù)道路條件作出合理預判,若車輛以高速駛入彎道或冒然超車、變道,易導致車輛失控。
2)行車視距。良好的視距條件是行車安全的保障。平、縱線形指標過低或交通標志物設置不合理易影響行車視距。在道路彎道路段內側,行車視距易受挖方邊坡或中央分隔帶限制;若豎曲線半徑過小,會產(chǎn)生行車視距問題。凸形豎曲線半徑過小問題對視距影響最為明顯,會導致駕駛者不能掌握前方道路、交通情況;對于夜晚行車,凹形曲線半徑過小易因燈光范圍限制影響行車視距(見圖2)。
3.1道路安全設計
1)道路線形協(xié)調性設計。道路設計階段做好平、縱線形協(xié)調設計,保證平、縱線形指標合理、均衡。如,平面曲線指標均衡合理;平、豎曲線設置盡量遵循平包縱原則;避免凸形豎曲線頂部組合小半徑平曲線;避免陡坡和急彎的組合等;線形設計時應充分考慮行車視距情況,保證路側橫凈距及道路交叉位置視距。
2)隧道、立交等重要結構物線形設計。隧道平、縱線形指標應滿足相關規(guī)范要求,盡量避免設置在彎道處,做好超高及排水設計,隧道出入口處保證3S行程及駕駛視距。隧道洞口避免設置較長、較大縱坡,其縱坡邊坡點應離洞口一段距離;立交設計應保證相鄰立交間距,出入口宜采用較大半徑,且出口半徑宜大于入口半徑,出口匝道宜為上坡匝道,縱坡應平緩,避免反坡。出入口匝道應保證視距通視三角區(qū),避免線形的突變,保證識別視距的要求;道路特殊、重點結構物前后應結合工程實際,根據(jù)規(guī)范要求設置合理的視線誘導標志、交通警示、交通提醒標志及限速措施,降低行車安全隱患。
3)路側安全設計。通過合理設計路側凈區(qū),通過放緩路基邊
坡、設置可跨越排水等方式降低事故損失。在工程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路側保留平坦或無障礙區(qū)域,進行寬容性設計,排除對失控車輛存在安全隱患的可撞擊物體,如樹木、交通設施、電力設施等。
3.2交通安全性評價
在道路設計、運營階段進行必要的交通安全性評價,采用設計指標檢查、運行速度檢驗、視距檢查、交通仿真等手段對道路交通安全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檢查,找出存在交通安全隱患路段,采取針對性措施完善設計方案、改善交通安全狀況、提升道路服務質量。
3.3道路交通安全改善
1)平縱線形協(xié)調性不良改善措施。a.在設計方案論證階段,結合實際工況,通過適當調整平縱線形指標改善路線條件。b.對線形指標突變的路段設置“急彎”“陡坡”等標志警示和視線誘導標志,提醒駕駛者減速行駛,可以采取設置限速措施和禁止超車標志、標線約束車輛行駛速度。對于視距不良路段視情況增加強制或半強制減速措施,采用開挖視距臺、改變中分帶、路側種植形式等方式改善視距。c.對于路側根據(jù)線性組合危險程度設置合適等級護欄,強化路側硬防護。
2)長大縱坡路段。在道路長縱坡起始、中間、終止位置應分別設置相應安全措施,保證連續(xù)縱坡路段行車安全。a.在縱坡前通過設置警示、減速標志和標線,必要時采取限速措施預警駕駛者前方路況,提示減速行駛。b.在縱坡段落合理位置設置必要的加、減速車道和冷卻站、停車檢查服務區(qū)域,同時可采用減速標線、限速裝置控制車速,使用提示標志提示縱坡剩余距離。c.在縱坡結束后應設置“縱坡結束”標志,對于坡底存在急彎或高路堤時增加視線誘導標志。
3.4隧道、交叉等重點路段
1)保證隧道出入口的照明條件,設置照明緩和段,消除駕駛者視覺盲區(qū)。2)對于隧道出口接急彎、橋梁或陡坡的情況在出口位置設置預告標志,必要時設置強制減速、限速設施和視線誘導標志。3)平面交叉應在交叉路口前設置警示、限速標志,同時采取渠化交通、專用車道等方式減少交通沖突。4)立體交叉應按相關規(guī)范要求設置出入口交通標志,在匝道上設置醒目的誘導標志、輪廓標志,注意分合流位置的提醒。
我國公路網(wǎng)分布范圍廣,地理條件、氣候條件復雜多變,車輛種類繁多保有量大,交通事故發(fā)生的隨機性大,特性不一致。道路交通安全保障要從公路建設各階段切入,做好設計、施工、運營養(yǎng)護等階段安全性設計,發(fā)揮交通安全評價作用,重視事故多發(fā)路段的交通安全改善工作,保障交通行車安全。
[1]郭忠印,方守恩.道路安全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李富勇.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設施系統(tǒng)評價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06.
On safety guarantee technique of road transportation
Yang JieWen Jiayu
(LiaoningTransportationEngineeringQualityandSafetyInspectionBureau,Shenyang110005,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new tendency of the road constructio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for the traffic accidents from people, vehicle and automobiles in the aspect of the raod traffic accidents, and points out the traffic safety guarantee measures from the road safety design, traffic safety evaluation and road traffic safety improvement, so as to ensure the road traffic safety in China.
traffic accident, safety design, road alignment
1009-6825(2016)08-0177-02
2016-01-10
楊杰(1988- ),男,助理工程師;溫佳宇(1989- ),男,助理工程師
U49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