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瓚
(廈門工學院,福建 廈門 361021)
?
基于青年需求的住宅小戶型空間適應性探討
劉瓚
(廈門工學院,福建 廈門361021)
基于青年需求的住宅小戶型空間適應性設計原則,通過萬科“螞蟻工房”和“萬科云城小戶型”設計案例,從功能組合、功能模糊、功能細分三方面,闡述了小戶型空間適應性設計策略,滿足了青年人群的住宅需求。
青年人群,住宅,小戶型,空間適應性
近年來,我國房地產行業(yè)得到了飛速發(fā)展,人們的居住觀念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住宅市場需要提供廣泛的選擇品種,開發(fā)出滿足用戶的適應性商品住宅。住宅的適用性主要體現(xiàn)在滿足居住者的生活需求方面,市場需求的適應性能夠對住宅戶型設計提出更高的要求。
1.1滿足功能與使用需求
當前青年人群對私密性較高的個人住宅提出了更多、個性化更強的要求,據(jù)中國地產信息網(wǎng)6月公布的《適齡人群住宅需求調查》(2016年上半年)顯示,年齡在18周歲~35周歲的青年人群是小戶型住宅需求的主要來源,其對小戶型住宅需求指標的前三名分別是舒適性、智能化和人性化。青年人群對小戶型住宅的這三點需求,在具體的建筑空間設計中有直接而鮮明的體現(xiàn)。例如青年人群沐浴的次數(shù)明顯增多,對浴室規(guī)格、面積和配置需求明顯增加;生活節(jié)奏加快,青年人能夠付出給家務和衛(wèi)生的時間減少,各種電器設備的自動化、智能化必不可少;小戶型住宅的面積是限制其功能的主要因素,因此對室內空間的高效利用,減少室內不必要的隔斷設施,將室內空間的清晰分割度降到最低成為一種潮流。
1.2提高戶型空間的可適應性
基于青年需求的小戶型空間設計,需要以提升戶型空間可適應性為原則。小戶型空間設計以居住者為核心,其空間結構變換更加的靈活。該種戶型空間雖然小,但是能夠滿足居住者多樣化、動態(tài)化、個性化的需求。其空間設計需要秉持著多適性、可變性、開放性以及可參與性的原則[2]?;谇嗄晷枨蟮男粜妥≌臻g的可適應性具體的表現(xiàn)在空間的性能延伸和未來潛在需求等方面。
2.1小戶型空間功能的組合
對小戶型空間進行適應性的設計,在具體的實施環(huán)節(jié),需要注重小戶型空間功能的組合。小戶型空間組合方式不同,其所產生的空間效果和空間功能大為不同。利用空間的分隔、合并、重組等手段,與用戶的實際需求相互結合。例如在小戶型的房間中,實現(xiàn)房間與房間之間的分隔墻預留門洞設計,通過開閉門能夠實現(xiàn)多個方向的空間聯(lián)系[3]。
2.2小戶型空間功能的模糊
基于青年需求的小戶型空間適應性設計,在具體實施中,可以采用功能的模糊策略。該空間設計策略能夠滿足青年用戶的需求,在空間功能設計上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原則,也就是說兩個空間的功能劃分不明顯,空間格局設計存在著較強的靈活性。以圖1為例,空間上可以去掉臥室與客廳之間的隔斷結構,讓客廳與臥室融為一體,這樣的設計不僅最大限度的提升了客廳和臥室的使用面積,而且臥室與客廳相結合的方式也讓整個空間顯得更加寬敞、溫馨和便利,大露臺的設計為家人朋友的小聚會提供了空間。
2.3小戶型空間功能的細分
進行小戶型空間功能的細分,能夠在一定的空間內,滿足不同用戶的功能需求。例如對衛(wèi)生間進行功能細分,在衛(wèi)生間中主要包含洗手空間、廁所以及浴室。為了滿足不同家庭成員對于衛(wèi)生間的需求,提升衛(wèi)生間的綜合利用率,可以在私密性比較高的空間中進行分隔設計。將浴室與廁所分隔開,這樣的設計下,一個衛(wèi)生間至少能夠滿足兩個人的使用需求。而洗手空間的私密性比較低,因此實際的空間功能細分中,不必進行細分。
“螞蟻工房”是基于青年需求小戶型住宅空間適應性設計的典型案例,萬科“螞蟻工房”最為主要的特點就是面積小,且面向注重生活品質的年輕人居住。其適應性空間設計移植了日本東京天街區(qū)有效利用住宅空間的特質,入戶的客廳、臥室、廚房以及廁所只安置在50 m2的空間中。在房子中不設置承重墻,房子內部全部功能可以混搭使用,從房間的視覺上看更加的開闊,如圖2所示?!拔浵伖し俊钡慕ㄖ嫾転楣I(yè)化的框架,能夠根據(jù)家庭人口數(shù)量變化,將相鄰兩間的空間打通。
“萬科云城小戶型”設計中,基于青年需求,設有廚房、衛(wèi)生間、臥室、陽臺。室內面積雖然小,但是不擁擠。在22 m2的戶型中,層高3.2 m,面寬3.5 m,套內面寬3.3 m,進深4.65 m??臻g收納體系完善,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來形容最為貼切。如圖3所示,入戶為廚房、餐廳和衛(wèi)生間等生活配套設施,其中衛(wèi)生間內廁所與浴室分別獨立,落實了功能的細化,實現(xiàn)了衛(wèi)生間多人使用的功能。廚房與客廳之間、客廳與臥室之間均為活動隔斷,隔斷打開時保證了各自功能區(qū)的獨立性,收起時最大限度的拓展了空間。
隨著人們的個性化需求不斷提升,小戶型住宅的空間適應性分解更為復雜。為了滿足青年人的需求,合理的布置平面,能夠提升小戶型建筑的應用率?;谇嗄晷枨蟮男粜涂臻g設計需要滿足功能與使用需求、滿足精神與審美需求、實現(xiàn)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1]萬子欣.基于青年需求的住宅小戶型空間適應性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3.
[2]蔣玉婷.小戶型住宅戶內空間設計初探[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8.
[3]曹勇.青年群體居住需求和住宅設計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0.
Exploration on small-sizes apartment space adaptability on the basis of young people’s demands
Liu Zan
(XiamenCollegeofIndustry,Xiamen361021,China)
Based on small-sized apartment space adaptability design principles on the basis of young people’s demands, through Vanke “ant-style workshop” and “Vanke Yuncheng small-sized apartment” design cases, starting from three aspects of functional composition, functional fuzzy and functional specifications, the paper describes small-sized apartment space adaptability design strategies, with a view to meet young people’s dwelling demands.
young people, residence, small-sized apartment, space adaptability
1009-6825(2016)23-0026-02
2016-06-01
劉瓚(1980- ),女,碩士,助教
TU241.0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