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盼
(廣州體育學院研究生部,廣東 廣州 510500)
錦織圭網球技術的進攻與得分特點分析
陳曉盼
(廣州體育學院研究生部,廣東 廣州 510500)
運用文獻資料法,數理統(tǒng)計法和錄像觀看法,對網球運動員錦織圭在美網公開賽中1/8、1/4、1/2三場重要比賽的前場、中場、后場得分特點進行了詳盡的分析。通過分析與研究亞洲網球運動員在各種重大比賽中進攻得分特點,為亞洲網球技術的提高奠定基礎。
網球技術;錦織圭;得分特點
中國男子網球最近幾年來雖然也取得了一些進步,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相比女子網球井噴式的發(fā)展,中國男子網球如今在世界上的水平仍然不盡人意,吳迪和張擇等人遲遲無法取得理想的成績,這說明當年李娜和鄭潔等人的成功之路未必適合現在這批年輕人,或許錦織圭的成名之路更加值得借鑒一些[1]。亞洲在世界網球版圖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無疑會讓更多的亞洲青少年投入到這項運動中來,尤其日本網球運動員錦織圭是亞洲第一位網球大滿貫男子單打亞軍。他在2008年獲得ATP250德爾雷海灘賽冠軍,2012年ATP500日本公開賽冠軍,2013年ATP500孟菲斯賽冠軍,2014年ATP250孟菲斯賽冠軍,2014年美國網球公開賽亞軍。通過對網球運動員錦織圭在美網比賽中前場、中場、后場進攻得分特點的分析與研究,旨在找到最佳的方法來提高亞洲網球運動員的發(fā)展,從而為亞洲網球的發(fā)展提供參考。
錦織圭網球技術的進攻特點
本文采用了文獻資料法、錄像觀察法、數理統(tǒng)計法、邏輯分析法等。
2.1.1 運動員基本特征分析
表1 運動員的基本特征
2.1.2 比賽相關數據
表2 三場比賽相關數據表
表2選取了美網公開賽的1/8、1/4、1/2三場重要比賽,在這些比賽中,錦織圭的對手都是當今世界網壇的代表人物,有經驗豐富的老將,也有年輕氣盛的新秀[2]。
2.2.1 比賽情況
表3 三場比賽總體得分情況
在網球比賽中雙方運動員主要依據得分決定勝負,而得分的途徑一是靠直接得分球,二是迫使對方失誤送分[3]。根據表3,錦織圭的失誤整體上明顯少于對手,僅在半決賽和決賽與對手有所差距。其中,半決賽對陣德約科維奇時受迫性失誤比對手多三分,決賽時對陣西里奇時受迫與非受迫性失誤分別比對手多1和3分,與其他對手相比明顯失誤偏少,從中可以反映了他的穩(wěn)定性與技術效果把握的較好。還可以看到錦織圭與西里奇的這場比賽中失誤都比對手高,這也是他輸給對手的主要原因。同時根據費德勒的技戰(zhàn)術的相關研究表明:在高水平男子單打網球比賽中,為提高自身獲勝的機率,應將失誤率率降低到25%以下,同時應將成功率提高在45%以上。這就需要男單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必須給對手制造足夠的迫壓難度。難度不夠,不但對方的失誤率與直接失分率會下降,而且有利于提升對方的士氣。如對技戰(zhàn)術要求過高,則自己的失誤率也會急劇上升,而失誤的多少基本就決定了他們比賽的勝負。
表4 錦織圭三場比賽中區(qū)域的得分情況
表5 錦織圭在三場比賽中前場得分手段分析
從表4、表5中可以看到錦織圭在前場的得分手段比較豐富,其中前場的直接得分手段分別有高壓球17次、截擊球23次,發(fā)球10次,這三項技術占據了總得分25%還多。錦織圭這幾項技術的運用,往往都是通過高壓、上網、與果斷出擊和連續(xù)進攻完成的。這說明在比賽中要靈活的運用技術的組合和加強進攻的突擊的能力。實行五盤三勝制后,在職業(yè)男子單打網球比賽中,運動員為了獲得對手出淺的機會,加強對前半場的控制,并且在相持階段中可以積極主動的壓迫對手,具體表現在發(fā)球上網的技戰(zhàn)術中,從而創(chuàng)造更好的進攻時機[4]。
表6 錦織圭三場比賽的中場得分手段
從表4、表6種可以看出抽擊,上網技術的運用越來越多。錦織圭在這三場比賽中中場得分率為25%,在比賽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其中抽擊20次,上網球23次。由于五盤三勝制的比賽規(guī)則使得網球男子單打項目在發(fā)球接發(fā)和后場相持能力的不斷提高,運動員對前半場的控制和反控制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比賽中,誰先失去對前半場與網前的優(yōu)勢,誰就將失去主動進攻的機會。職業(yè)男子單打運動員對發(fā)球、接發(fā)球、截擊等技戰(zhàn)術訓練的要求增強了,對球的處理要求更高,從而在比賽中優(yōu)秀運動員在技戰(zhàn)術能力與主動進攻上更強。具體體現在線路多變,主動進攻的意識更加強烈,處理球的方法更加巧妙。
表7 錦織圭三場比賽的后場得分手段分析
從表4、表7可知錦織圭正手抽球54次,反手抽球20次,跳高球12次,后場的總得分率為48%,在比賽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同時由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正手抽球是錦織圭殺手锏,是他得分的制勝武器,占據了后場總得分的60%。這對于對手往往是一個巨大的威懾。在高水平男單比賽中,后場正反手抽球技術運用的比例上升,左右調動其他選手的戰(zhàn)術運用受到廣泛推崇。錦織圭就是抓住了這一要點,拉出對方的空襠和迫使對方回球不到位,最后往往用正手的直線或斜線結束戰(zhàn)斗。
表8 錦織圭與其他運動員在兩場比賽中的得分
續(xù)表:
從表8中可知,瓦林卡雖然發(fā)出了18個ACE,但非受迫性失誤也高達78次。錦織圭雖然只有3個ACE,非受迫性失誤為51次。制勝分方面,瓦林卡68-41領先。破發(fā)方面,瓦林卡10次機會中成功了兩次,錦織圭則是10次機會中成功了三次??偟梅址矫?,瓦林卡以181-177領先4分,但最終還是輸給了錦織圭。由此可見無論是網球技術的初學者還是世界優(yōu)秀網球選手,反手抽球技術的掌握和運用普遍差于正手抽球技術,正、反手抽球技術的掌握和運用很不平衡[5]。德約科維奇發(fā)出了13個ACE球,而錦織圭只有5個ACE,雙誤方面兩人都是4次,一發(fā)成功率相差不多,一發(fā)得分率小德占優(yōu),而錦織圭則在二發(fā)得分率上優(yōu)勢明顯,制勝分方面小德38-37錦織圭,非受迫失誤小德35-34錦織圭。整場比賽小德獲得了13次破發(fā)機會,只成功了4次,而錦織圭在得到7次破發(fā)機會的情況下,把握住了5次,從而也以多出一次破發(fā)的優(yōu)勢取得勝利。
3.1.1 男單運動員在比賽中必須給對手制造足夠的迫壓難度[6]。難度不夠,不但直接得分率和對方的失誤率會下降,而且有利于提升對方給予的迫壓度。如果對難度要求過高,則自己的失誤率也會急劇上升。
3.1.2 錦織圭前場的得分手段各方面技術能力比較均衡,無明顯技術弱點,每一項技術都是其得分的利器,并且得分率比較均衡。
3.1.3 錦織圭的戰(zhàn)術單一,前半場的控制和反控制能力相對較弱。
3.1.4 錦織圭雖然底線正反手擊球水平較高,但穩(wěn)定性不高。
3.1.5 錦織圭在比賽時,一發(fā)成功率和二發(fā)得分率這兩個指標都保持的比較穩(wěn)定,而且基本都比對手高,所以一發(fā)和二發(fā)得分率是錦織圭獲得比賽勝利的重要因素。
3.2.1 注重引導運動員積極、連續(xù)地進攻,加強在相持階段高質量回球的能力。
3.2.2 培養(yǎng)球員全面多變的技戰(zhàn)術, 在實際比賽中通過變化擊球點和控制比賽節(jié)奏獲取更多的得分機會。
3.2.3 加強網前的控制能力的訓練,注意擊球路線和落點的變化,加強中路球的處理能力。
3.2.4 加強技術訓練時,應注意減少反手的失誤率,加強后場的主動得分能力。
3.2.5 在訓練發(fā)球及接發(fā)球時加強擊球的路線、落點、擊球時機的變化,加強控制與反控制能力的訓練,多拍中盡量限制對手進攻,積極創(chuàng)造機會進攻。
[1] 嚴秀兵.2014年美網錦織圭單打比賽得分技戰(zhàn)術運用效果與分析[D].揚州大學,2015.
[2] 陳哲.對羽毛球運動員林丹主要得分手段與得分能力的研究[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0.
[3] 劉傳征.2014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李娜發(fā)球技戰(zhàn)術特點分析[D].青海師范大學,2015.
[4] 劉建莉.析16屆亞運會網球男團決賽雙打特點與訓練對策[J].內江科技,2011(09).
[5] 賈勇.李娜與克里斯特爾斯澳網決賽技戰(zhàn)術運用研究[J].運動,2012(01).
[6] 陳甫,韓滿朝.2011年李娜澳網公開賽比賽相關數據的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23).
The Attacking and Scoring Features of Nishikori’s Tennis Tchnique
CHEN Xiaopan
(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Guangzhou 510500,Guangdong,China)
陳曉盼(1989-),河北邯鄲人,研究生,研究方向:網球教學、訓練理論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