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紅,出生于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她,從小就喜歡做教師。1990年畢業(yè)后,分配到了雙鴨山市饒河縣第一小學任教。曾先后擔任過12年班主任,8年教務主任,3年支部副書記,目前任第一小學校長?;厥?6年來,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業(yè)績,但她的工作給學生和教師們帶來了幸福的同時,也贏得了自己的幸福!
一、愛,是教育學生的法寶
多年來,紀紅把對幸福的理解融入到工作中。做了12年班主任,嘗到了其中的辛酸與樂趣。班級是個大家庭,她扮演了學生的嚴父、慈母、姐姐、朋友等角色。她愛學校的每一個孩子,捐助衣物用品、課間輔導、悉心照顧,不拋棄、不放棄。生活上關懷、學習上幫助,讓孩子們感受到了溫暖與呵護。
二、與時俱進,全面提升共同發(fā)展
2002年紀紅承擔起了教務處工作,她知道教科研能讓教師感到教育的幸福與成長的快樂,于是帶領教師們進行課題研究,經(jīng)過3年的反復試驗,于2005年7月成功地將《單元整組教學模式》《剪貼繪畫式習作》和《校園制度建設以人為本》3個課題順利結(jié)題,并在饒河縣內(nèi)推廣,此項研究,也填補了饒河縣內(nèi)無教研課題的空白,在饒河縣范圍內(nèi)頗具影響力。隨后開展的省、市級課題的研究均順利結(jié)題。
從青年教師培養(yǎng)到課題研究,從教學理念的更新到完成教改實驗,師生都受益匪淺。畢業(yè)班成績檢測,年年高居榜首。學校不但學習成績優(yōu)異,而且各項教學活動成績喜人,在英語、科學、“兩寫一算”、綜合能力測試等競賽中連創(chuàng)佳績。她還號召師生共同營造“書香校園”,扎實開展讀書活動。主持編寫了校本教材:《成語接龍》《佳句欣賞》《論語選讀》《詩詞誦讀》共四冊,供學生們早讀和午讀使用。在她的主持下,連續(xù)舉辦了十二屆“校園讀書節(jié)”,使第一小學的學生都養(yǎng)成了愛讀書的習慣。
多年來,她肩負教學和管理的重擔,認為工作中的幸福就是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zhì),幫助學生進步,幫助教師成長。學校里孩子們收獲了,教師們收獲了,她也收獲了。她先后多次被評為省、市、縣級先進工作者等。所撰寫的論文分別在國家、省、市獲獎,并先后在《語文教學與研究》、《雙鴨山日報》等媒體發(fā)表。
三、全面負責,共同開創(chuàng)美好明天
2013年6月,紀紅任第一小學校長,負責學校全面工作。2014年暑假前,學校接到了緊急搬遷任務,當時的新學校沒有竣工,必須提前搬進這個不通馬路、沒水沒電,凌亂的工地里。她便帶領教師們打掃近8000平方米教學樓,整個暑假沒有休息一天,她和教師們戰(zhàn)勝了重重困難,最終確保了學校如期開學。
第一小學是饒河縣全縣矚目的民生工程,來自各級領導的檢查、參觀絡繹不絕,工作的壓力和強度也絲毫沒有減輕,看著身心俱疲的老師和她,家長們都感到心疼和敬佩。工作之余,她組織教師開展跳繩、乒乓球賽、排球賽、教師趣味運動會等活動,幫助教師們鍛煉身體、緩解壓力,讓他們以更好的狀態(tài)投入工作,在為教育竭盡全力的同時,也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她狠抓師德建設,全方位整風肅紀。同時傾注人文關懷,使教師們熱心地對待每一個孩子,無私地捐助衣物用品、無償輔導,默默奉獻著。多年來,學校無一例體罰、亂補課、亂收費、亂訂教輔資料的現(xiàn)象。她和教師們用第一小學“淳樸、團結(jié)、敬業(yè)、進取”的精神詮釋著教師的內(nèi)涵。正因為這樣,第一小學在社會上才一直有著良好的口碑。
2012年她光榮地被選為雙鴨山市第十五屆人大代表,這期間盡代表之責,呼群眾之聲,想群眾所想,幫群眾所需,切實發(fā)揮了代表作用。
面對這些責任、信任和榮譽,她怎能不感受到教育賦予她的幸福呢?
26年來,紀紅為學生的幸福成長努力著,也為學生的幸福而幸福著,為在教育工作中迅速成長的她和教師而幸福著,“做幸福的教師,幸福地做教師”,愿她和師生們一道享受這份教育特有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