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樹龍
我的幸?!叭壧?/p>
□何樹龍
當班主任的時間愈久,幸福感愈濃,一如深秋的楓葉火紅而不灼目,一如陳年的老酒醇香而不辛辣?;厥鬃约旱男穆窔v程,我的幸福感經(jīng)歷了“三級跳”。
初當班主任,大多數(shù)老師對鍛煉自身能力格外看重,我也不例外。入職前,我接受的是“一專多能,無所不通”的普師教育,被要求走上工作崗位后“圍著鍋臺轉(zhuǎn)一圈”,爭取能夠勝任所有學科的教學工作。所以,“一專多能、無所不通”的“能師”形象成為我的追求。
如今,在教學、班級管理方面,我已小有收獲,特別是在班級管理方面,從嚴要求自己和學生,不斷完善班規(guī)公約,逐漸形成了“嚴愛相濟,賞罰分明”的管理風格。我訓練的軍樂鼓號隊,初在學校亮相便“舉座皆驚”。為了訓練好這支隊伍,我還帶領同學們利用大課間時間,拿出筷子練習小鼓點……可以說,最初工作的那幾年,是我一個人獨舞——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和優(yōu)勢,為班級爭光,為自己添彩。
獨舞,盡管快樂也多多,但是偶爾也會覺得寂寞。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薄耙换í毞挪皇谴?,百花齊放春滿園?!蔽彝蝗幌氲剑绻w同學、老師乃至家長都積極行動起來,而我隱在幕后領舞,就能避免“獨角戲”的疲憊與尷尬。
因此,我轉(zhuǎn)而嘗試“伯樂賽馬”“輪值班主”“家長時空”等多種策略,促使個個學生都成為班級建設的主角。
每個同學都是發(fā)展的主體,每個生命同樣精彩?!安畼焚愸R”,每天由三位輪值班長——分別是自學領學、紀律禮儀、安全衛(wèi)生三個方面的帶頭人——負責監(jiān)督檢查,并為全班同學做示范;同時,各個小組在小組長的帶領下,積極展開組內(nèi)合作和組間競爭活動;而小作家群、小畫家群、小書法家群等,除了比成果,還要比風貌;階段總結(jié)時,對每個同學的評價,除了看考試成績,還要看他們的日常作業(yè)是否自主完成“快樂簽單”,是否積極參加班級活動,是否維護班級榮譽……當每個同學都有存在感和成就感,他們能不快樂嗎?學生快樂,老師自然幸福。
每位老師都是一座富礦,每位家長都蘊藏著豐富的潛能?!拜喼蛋嘀鳌保叶Y聘其他任課老師擔任我班的發(fā)展顧問,主動傾聽他們的寶貴建議,融洽了同事關系;“家長時空”,通過微信群、家長會、“家長心聲”專欄、家長議教、家長駐校執(zhí)勤、家長聽課等多種形式,加強家校聯(lián)系。家長時時處處能夠感受到我對他們的尊重和重視,他們也爭先恐后地為班級發(fā)展獻計出力……老師、家長樂陶陶,我能不快樂嗎?
從個人獨舞到幕后領舞,讓我把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孩子們、同仁們和家長朋友們,喚醒他們的主人翁精神,當獨舞變?nèi)何?,更能舞出一片新天地,我作為班主任也可以“借”到更多的才智。借船出海,借力發(fā)力,凝聚合力,激發(fā)活力,騰出更多的精力思考班級發(fā)展大計,何樂而不為呢?
▲張芳寧攝
眾人劃槳開大船,我的思想之舟行駛得越來越順暢。
隨著閱歷的增加和形勢的變化,班級管理必然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比如,“留守兒童”的增多,是許多班主任無法繞過去的坎。我現(xiàn)在帶的班上,60%的學生屬于“留守兒童”,他們的爸爸媽媽至少有一人常年在外奔波,還有的家長盡管沒去外地,但是常年忙于工作、生意、應酬,或者忙著擴展自己的朋友圈,陪伴孩子、照顧孩子的時間和精力十分有限。于是,我進一步“降低身段”,由幕后領舞轉(zhuǎn)變?yōu)樾撵`伴舞,與這群孩子朝夕相伴,幸福著學生的幸福,快樂著學生的快樂,打開了家校共育的新天地。
針對有的家長忙于生計、無暇顧及孩子的實際,應這部分家長的請求,每天下午放學后,我都會留在教室里陪伴這些家庭的孩子,在他們遇到難題時為他們耐心講解。如果作業(yè)都做完了,家長還沒來接孩子,我就同他們促膝談心,或者一起做游戲。每天傍晚,在我班常常上演著這樣的一幕:家長們陸續(xù)來到教室,早來的一聲不響地拿起掃帚和拖把,清理教室衛(wèi)生,晚來的則自覺聚集在教室外的走廊上,小聲地交流著教子心得。此外,我還設置了“家長觀察員”崗位,每周邀請該家長在方便的時候來校蹲班聽課觀課,進行家校交流。日久天長,家長、老師、學生“心心相印”,互相感激與尊敬,愛的陽光照亮了每一個心房,不少家長都說:“班主任老師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陪伴我們的孩子,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陪伴自己的孩子呢?”
一路改變中,我的個人主導地位意識越來越淡,而身為班主任的幸福感越來越濃……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平縣第三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