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石屏幼兒園 徐雪飛
科學活動:好玩的陀螺
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石屏幼兒園 徐雪飛
適齡目標:大班
設計意圖:陀螺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一種玩具,手動的、上弦的、抽動的都深得孩子的喜愛,即使是一些簡單的自制陀螺也常常讓孩子們玩的樂此不疲。為此,我設計了科學活動——好玩的陀螺,讓幼兒在熟悉的玩具中通過做一做、玩一玩、說一說,自主發(fā)現陀螺旋轉時有趣的現象,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意識,體驗自主發(fā)現的樂趣,活動的重點是引導幼兒發(fā)現陀螺旋轉時面上圖案與色彩的變化。
[活動準備]物質準備:在中心處打孔的白色圓片若干個;畫有特殊圖案的簡易陀螺若干;不同形狀的彩色簡易陀螺若干;水彩筆、火柴棍、記號筆。經驗準備:幼兒有玩陀螺的經驗,知道陀螺的基本特征。教學詳案教案備注[課時建議]1課時[活動目標]1.在轉轉、玩玩中感知陀螺旋轉時面上圖案與色彩的變化。2.學會大膽猜想和操作驗證,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3.積極參與探究活動,體驗探索發(fā)現的快樂。重點:感知陀螺旋轉時面上圖案與色彩的變化。難點:大膽猜想和操作驗證。[活動過程]一、自制陀螺,初步感知陀螺的轉動。師:今天老師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份神奇的禮物。出示圓片和火柴棍兒。請小朋友到籃子里取一個圓片和火柴棍兒,自己拿著做一個陀螺轉一轉。自由制作陀螺玩,幼兒相互交流誰的陀螺轉得快。二、玩一玩,感知陀螺轉動時圖案的變化。1.探究陀螺上畫點轉動時的變化師:小朋友們真棒,自己動手讓小陀螺轉得又快又穩(wěn)。我們剛才轉動的陀螺面上什么也沒有,要是我們給陀螺面上畫上一個點兒、兩個點兒或者更多的點兒,會發(fā)生什么神奇的變化呢?趕快試一試。幼兒分組操作玩一玩,與同伴說一說。師:你們給陀螺畫上點兒后再轉動時發(fā)現了什么呢?小結:剛才我們在陀螺面上畫了一些點兒,在轉動的時候,這些小點兒都變起了魔術,都變成了小圓圈。2.探究陀螺上畫圖形轉動時的變化師:要是咱們在這些面上畫上線、或者你喜歡的圖形,又會變成什么圖案呢?師:你想畫什么,你覺得轉動起來會是什么圖案?孩子動手操作,相互交流自己的發(fā)現。幼兒交流展示。幼兒小結:剛才我們畫一畫、轉一轉,發(fā)現我們畫的各種圖形,在轉動時都會變成小圓圈兒。幼兒已經有了自制陀螺的基本經驗,出示神奇禮物帶領幼兒進入一個探究的情境,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入下面的探究環(huán)節(jié)。給陀螺面上畫點兒會發(fā)生什么現象呢?這個問題引起了孩子的興趣,教師順勢讓孩子在自主探究、親身操作中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激發(fā)了孩子探究的愿望。探索層次循序遞進,畫上點兒旋轉時圖案的變化已經讓孩子們驚奇不已,如果畫喜歡的圖案會怎么樣呢?因為有了前面的鋪墊,這時讓孩子大膽猜想再操作驗證,使孩子始終保持著探究的熱情。
三、玩一玩,感知陀螺轉動時色彩的變化。1.孩子自制彩色陀螺轉動感受色彩變化。師:我們剛才玩的都是白色陀螺,要是把你剛才畫的圖形,涂上你喜歡的顏色,轉起來時又會是什么樣子呢?幼兒猜想。幼兒動手操作驗證。師:轉動彩色陀螺時,發(fā)生了什么現象呢?帶著你的彩色陀螺來和大家分享你的發(fā)現。小結:剛才我們做的這些彩色陀螺轉動時色彩都發(fā)生了變化是不是?真漂亮!2.教師出示特殊陀螺轉動感受色彩變化。師:老師還給大家?guī)砹诉@樣的幾種陀螺,它們在轉動時色彩會發(fā)生什么現象呢?⑴七色陀螺 ⑵同心圓 ⑶中心到邊線的線條幼兒猜想,幼兒動手操作。師幼共同驗證:漂亮的七彩陀螺轉動起來變成了灰白色;同心圓的不變色到邊線的變沒有了。四、感知不同形狀陀螺轉動時圖案色彩的變化。師:我們剛才玩的陀螺都是什么形的?要是像這樣的三角形、多邊形等各種圖形的陀螺,轉動起來又會怎么變魔術呢?由探索圖案的變化到探索色彩的變化,讓孩子在多次猜想驗證中發(fā)現不同色彩的陀螺轉動時各種神奇的變化。師幼共同小結,讓幼兒有認同感和滿足感,體驗到探究帶來的樂趣。[活動延伸]這些陀螺我們帶到班級中,和小朋友們一起去玩吧!看看我們又會有什么新的發(fā)現。從點、線、色彩的變化,自然引出不同形狀的陀螺會有什么變化的問題。布置孩子們課后繼續(xù)感知、主動探索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經驗,激發(fā)了孩子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反思:
幼兒園科學探索活動重在激發(fā)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fā)展探究能力,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態(tài)度和能力?;谶@樣的認識,在設計教案時,我特意簡化了細節(jié)指導,更加重視游戲的開放性,給孩子更多的自主性,目的是激發(fā)孩子探索的興趣。把陀螺旋轉時面上圖案與色彩的變化,作為探究主題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很容易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教學時設計了四個層層梯進的環(huán)節(jié):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幼兒自制陀螺玩起來,轉起來,有一個玩的經驗,為后面的探究活動做經驗鋪墊;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借助教師提供的材料,在操作中感知無論在面上畫什么圖形,最后都是圓圈兒,感受圖案變化的神奇;第三個環(huán)節(jié)給陀螺涂顏色,通過猜想、驗證、交流等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感受多種顏色的陀螺面上色彩的變化;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課后延伸,各種形狀的陀螺轉起來會怎樣呢?讓孩子帶到區(qū)域里去玩。此時孩子們興趣正濃,處于欲罷不能的狀態(tài),如果玩一兩個,或許更能滿足幼兒的探究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