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2014年2月18日,在北京市通州區(qū),趙某駕駛機動車與王某發(fā)生碰撞,導致王某死亡和財產受損。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通州交通支隊于2014年2月19日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趙某負全部責任,王某無責任。王某及其父母系農民。王某一家從他18歲開始長期工作生活在通州區(qū)。請問:獲得的賠償能否按照城鎮(zhèn)居民的標準賠償?
北京 王新
王新讀者: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關于經常居住地在城鎮(zhèn)的農村居民因交通事故傷亡如何計算賠償費用的復函》規(guī)定:案件受害人雖農村戶口,但在城市經商、居住,其經常居住地和主要收入來源地均為城市,有關損害賠償費用應當根據當?shù)爻擎?zhèn)居民的相關標準計算。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五條規(guī)定:公民的經常居住地是指公民離開住所地至起訴時已連續(xù)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
因此,計算損害賠償應當按照通州區(qū)城鎮(zhèn)居民的相關計算標準。為證明王某以及一家人在城市居住、生活、工作一年以上,建議搜集王某一家在城鎮(zhèn)工作、學習的證明,認定王某一家在交通事故發(fā)生時,已經長期居住在城鎮(zhèn),生活來源于城鎮(zhèn),應按城鎮(zhèn)居民標準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