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雅清*,張家俊
(江門市中心醫(yī)院內分泌科,廣東 江門 529000)
心脈通片聯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觀察
黎雅清*,張家俊
(江門市中心醫(yī)院內分泌科,廣東江門529000)
目的 觀察心脈通片聯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NP)的療效。方法 選取2014年12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DNP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心脈通片聯合甲鈷胺為期一個月的治療,在采用該療法治療前給予患者血脂、血糖控制處理。分別統(tǒng)計治療前后患者的神經傳導速率并列表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經為期一個月的用藥治療后,所有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8.0%,顯效32例,有效17例,無效1例;治療后患者的正中神經與腓總神經的神經傳導速率均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心脈通片聯合甲鈷胺治療DNP,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心脈通片;甲鈷胺;療效
DNP是糖尿病最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1]。盡管臨床上對此認識已久,但至今關于該病的病因、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谀壳按x紊亂以及微血管循環(huán)障礙被公認為DNP的主要發(fā)病機制。為此,筆者選取我院接受心脈通片聯合甲鈷胺為期一個月的治療的5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心脈通片聯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以證實心脈通片聯合甲鈷胺是較為有效的方法之一。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2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DNP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齡46~80歲,平均年齡(58.4±5.6)歲;平均病程(糖尿?。海?.3±2.5)年;平均病程(DPN):(61.3±9.6)月。相關檢查及臨床表現:(1)肌電圖提示腓總神經、正中神經的感覺神經傳導速率(SNCV)和運動神經傳導速率(MNCV)均降低;(2)常規(guī)檢查:患者四肢末端感覺障礙,具體表現為蟻走感、麻木以及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膝反射、踝反射減退,部分患者甚至出現消失現象。所有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在采用心脈通片聯合甲鈷胺療法治療前給予患者血脂、血糖控制處理,必要時進行降壓處理。此后對所有患者行心脈通片聯合甲鈷胺治療:(1)口服心脈通片(廣東邦民制藥廠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Z20055545),2片/次,3次/d;(2)肌肉注射甲鈷胺,500 μg/d,1次/d。若患者有長期服用抗神經病變藥物或其他鎮(zhèn)痛藥,應立即予以勸戒[2]。本次治療為期1個月。分別統(tǒng)計治療前后患者的腓總神經、正中神經的MNCV和SNCV[3]。
1.3療效評定標準
在本次研究中,療效評定標準設置如下:(1)顯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反射功能增強或完全恢復,神經傳導速率增大量在5 m/s以上;(2)有效:臨床癥狀有所緩解,反射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增強或基本恢復,神經傳導速率增大量在5 m/s以下;(3)無效:臨床癥狀無改變,反射功能未增強,神經傳導速率未增大??傆行?顯效率+有效率[4]。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療效分析
經為期一個月的用藥治療后,所有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8.0%,即顯效32例,有效17例,無效1例。
2.2治療前后MNCV和SNCV比較
治療前后,50例患者的MNCV和SNCV經對比可知,治療后患者的正中神經與腓總神經均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MNCV和SNCV對比(±s)
表1 治療前后MNCV和SNCV對比(±s)
間次 MNCV SNCV正中神經 腓總神經 正中神經 腓總神經治療前 41.22±2.12 35.62±4.04 38.34±3.27 34.13±4.22治療后 57.15±3.03 47.22±4.13 52.37±3.11 48.14±3.57 t 4.21 3.87 4.12 3.55 P ?。?.05 <0.05 ?。?.05 ?。?.05
DPN主要以代謝紊亂以及微血管循環(huán)障礙作為病理特征,其直接后果是患者表現為感覺功能丟失,胃腸道出現功能性障礙,甚至會出現心血管等相關病癥。有專家指出高血糖毒性也可能導致DPN產生。在患者的血糖增高時醛糖還原酶活性顯著增強,從而轉化葡萄糖生成山梨醇,繼而生成果糖。對正常人而言,在神經組織果糖激酶的作用下會代謝水解果糖,而對于DPN患者來說情況不太樂觀,果糖激酶在患者的神經組織內較少,代謝水解程度低,以致大量無法水解的果糖在周圍神經組織內聚集,最終導致神經組織出現功能性障礙[5]。此種情況下應立即開展臨床治療。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經為期一個月的用藥治療后,所有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8.0%,顯效32例,有效17例,無效1例;治療后患者的正中神經與腓總神經的神經傳導速率均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另外劉穎等人[6]也在治療DPN患者時選擇了甲鈷胺藥物,由此可見該藥物的應用程度之深。甲鈷胺屬于內源性輔酶B12的一種,通過與甲基基團相結合可快速作用于神經組織,加快神經細胞內包括脂質在內的相關物質代謝,并最終達到改善神經組織功能障礙的目的,與此同時神經傳到速率也會相應增大。而心脈通片屬于中藥片劑,成分包括三七、夏枯草、毛冬青、槐花、葛根、牛膝、鉤藤、決明子以及當歸。其中三七可散血止痛,從而消除患者的疼痛感。夏枯草具有治高血糖的顯著效果;毛冬青在清熱解毒以及影響脂質代謝方面無出其右;葛根進入機體后會出現血糖先升后降的現象,降糖效果顯著。以上多種中藥味配合使用后具有明顯的降壓降脂、通脈養(yǎng)心以及活血化瘀之功效,對治療高血脂癥、高血壓療效確切,對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末梢循環(huán)有一定的療效。
綜上所述,鑒于DPN發(fā)病率高,對糖尿病患者危害大,建議選擇治療效果顯著的心脈通片聯合甲鈷胺療法,經治療臨床癥狀改善明顯,而且神經傳導速率顯著增大,值得臨床推廣。
[1]陳 洋.前列地爾聯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療效分析[J].工企醫(yī)刊,2014,01(02):545-546.
[2]宗海軍,唐 梅.甲鈷胺聯合加巴噴丁或普瑞巴林治療痛性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療效的比較[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4,04(03):878-879.
[3]胡 昕,胡 濱,韓 聰,等.度洛西汀聯合臭氧治療糖尿病神經痛伴足部潰瘍的療效觀察[J].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2013,03(10):963-964.
[4]夏 萍,劉 超,狄紅杰.痛性糖尿病神經病變藥物治療進展[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3,04(08):938-939.
[5]趙擁軍.大劑量甲鈷胺片聯合馬來酸桂哌齊特注射液用于痛性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療效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3,03(17):978-979.
本文編輯:孫春宇
R259
B
ISSN.2095-6681.2016.04.167.02
黎雅清,E-mail:13664909399@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