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曉明
汪偽國民政府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為名,實際上則是日本在戰(zhàn)爭期間扶持的傀儡政權(quán)之一。1944年汪精衛(wèi)去世,陳公博作為繼任者,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汪精衛(wèi)政權(quán)作為日本在中國建立的傀儡政權(quán)之一,也隨之灰飛煙滅。
陳公博想要投靠蔣介石
1945年8月14日,日本駐南京汪偽國民政府大使谷正之會見汪偽政權(quán)“代主席”陳公博,正式向后者通報說日本已接受《波茨坦公告》。日本中國派遣軍副總參謀長今井武夫和駐上海陸軍部長川本芳太郎,也奉命向汪偽政權(quán)頭目們做了通告。
陳公博見日軍覆滅已成定局,本來早想與重慶當局聯(lián)絡(luò),為蔣介石搶奪抗戰(zhàn)勝利果實充當“馬前卒”,但一直得不到“準確的答復”。他還以個人的名義致電重慶蔣介石,希望蔣介石給他一個回電,讓他負責“指揮偽軍維持地方秩序”。
但這只是陳公博一廂情愿而已。因為陳公博是除汪精衛(wèi)之外的最大一個漢奸頭目,蔣介石不打算公然委以重任,況且陳所控制的武裝力量極為有限,利用價值不大,無須冒包庇漢奸的罪名。陳公博只好致電在上海的另一汪偽政權(quán)巨頭周佛海,催他趕快來南京商量。
蔣介石口頭嘉獎周佛海
其實,周佛海在8月12日,就從日本駐偽府經(jīng)濟顧問岡田酉次那里得知日本準備投降的消息。他聽后立即致電蔣介石,密報說“陳公博在南京不穩(wěn),另有企圖”,還請蔣向日軍侵華頭目岡村寧次催促,要他逮捕陳公博等首要漢奸;并表示他將集稅警團、保安隊、警察等1萬多人實力,維護上海的秩序,以“完整”的上海奉獻給“中央”,決不讓一寸土地落入共產(chǎn)黨手里。
蔣介石接到這個電報非常高興,立即準備以個人名義致電周佛海予以嘉獎。但有人告訴蔣介石,若以蔣介石個人名義發(fā)電,不但有失身份,而且會產(chǎn)生不好的影響。蔣介石欣然接受,只通過軍統(tǒng)駐滬特務(wù)對周佛海提出口頭嘉獎。
因此,“心中有底”的周佛海接到陳公博的電報后置之不理。而陳公博得不到周佛海的回音,更加著急,立即派出汪偽中央宣傳部長趙叔雍于8月15日持他的親筆信來滬催周佛?;啬暇╅_會。周佛海無法再推辭,只好于第二天一早動身前往南京。
解散“南京政府”
8月16日上午,周佛海到南京后,即與陳公博“會商辦法”。下午3點,汪偽在南京頤口路“新主席官邸”——陳公館召開最后一次“中央政治委員會臨時會議”。陳公博以“主席”的身份首先發(fā)言,他講述了當前的局勢,并以他一向標榜的“黨不可分,國必統(tǒng)一”的原則,決定解散“南京政府”。
對于陳公博表態(tài)以及提議,全場沒有一個人反對,連后來以自殺“表示抗議”的陳群,也默不作聲。
“解散宣言”通過后,陳公博又提出:“結(jié)束機構(gòu)容易,但我們南京方面所涉及的人數(shù)很多,如何善后,應該談?wù)劇!辈蕚涮岢觥叭绻貞c不以南京為對象,能否另走他路”的問題。誰知陳公博還沒說完,周佛海就不耐煩地跳起來說:“宣言通過就算了,還談什么具體問題?!闭f罷,扭頭就走,離開會場后,頭也不回地乘車返回上海。其他汪偽頭目見狀,也跟著匆匆而去,這次會議就這樣草草收場。
歷時5年零4個月又17日的汪偽南京國民政府,在億萬人咒罵聲中覆滅了。
(摘自《人民政協(xi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