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峰會:為全球經濟治理貢獻中國智慧
8月15日,中國外交部正式對外發(fā)布,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將于9月4日至5日在浙江杭州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并主持峰會。矚望即將舉行的10多場峰會活動,“構建創(chuàng)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的愿景將呈現在人們眼前。
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是今年中國最重要的主場外交,也是近年來中國主辦的級別最高、規(guī)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峰會。中國為主辦峰會付出了辛勤努力,中國領導人親自推動各方達成共識,為全球經濟治理貢獻了重要的公共產品。
今年4月,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專門就中國主辦二十國集團峰會舉行了一次學術研討會。會上,盡管各方學者在具體政策層面出現了不少技術性分歧,但在關鍵的一點上卻取得了普遍一致——杭州峰會是由“正確的國家”在“正確的時間”主辦的一次二十國集團峰會。這種“一致”背后的原因在于,世界經濟復雜多變、下行壓力不斷增大的背景下,國際社會亟須政策共識,而中國主辦二十國集團峰會恰為收獲這樣的共識提供了引領。
杭州峰會的戰(zhàn)略遠見和雄心,體現在主題議題設置的方方面面。“加強政策協(xié)調、創(chuàng)新增長方式”“更高效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強勁的國際貿易和投資”“包容和聯動式發(fā)展”“影響世界經濟的其他突出問題”等重點議題,將促使各方聚焦世界經濟面臨的最突出、最重要、最緊迫的挑戰(zhàn),為國際合作明確方向。
對“創(chuàng)新”的高度重視即是一個突出例子??v觀二十國集團機制發(fā)展歷程,中國將創(chuàng)新問題引入該平臺,這本身就是一項重要創(chuàng)新。世界經濟怎么了?又該如何實現想要的增長?這是中國辦會時思考的一個根本性問題。從長遠視角看,當前世界經濟正處于動力轉換、青黃不接的過渡期,單純依靠財政貨幣政策的老路子走不通,新的增長點還沒有形成。因此,各方越來越倚重創(chuàng)新來撬動新需求,形成新動力。中方倡議制定《G20創(chuàng)新增長藍圖》正是對這種普遍需求的有效回應,世界輿論寄望中國能夠推動二十國集團成員在改革創(chuàng)新上達成共識,提升世界經濟中長期增長潛力。
事實上,創(chuàng)新同樣是當下中國經濟的一個關鍵詞。人們看到,在峰會主辦地杭州,每1000人就擁有43.95家企業(yè),僅今年上半年就有3.99萬家新企業(yè)創(chuàng)立。上半年,信息經濟在杭州GDP中的占比高達23.8%,而同期杭州經濟增長率達到10.8%。這樣的數字,這樣的故事,在整個中國大地上生發(fā)、傳遞,匯聚成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的壯觀景象。中國成就的世界意義有目共睹。
來源:人民網
《智能制造》
作者:奧拓·布勞克曼
智能制造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新熱點,如何通過智能制造商業(yè)模式的競爭成為全球工業(yè)的領跑者?如何實現智能制造條件下的經濟轉型?如何利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進行市場態(tài)勢的觀察和判斷?作者從大量的企業(yè)實踐案例入手,對上述問題進行解讀,分析制造業(yè)所面臨的挑戰(zhàn)和機遇,以期建立智能制造環(huán)境下的新商業(yè)模式和新價值生態(tài)鏈。
《真實繁榮》
作者:潘向東
真實繁榮是指具有一個完整的制度體系作為機制保障的繁榮。這個制度體系能夠消除利益集團的掣肘和羈絆,使社會機制更有柔性,能夠適應各種環(huán)境變化,有效應對外來沖擊,從而使社會始終保持活力,成為奠定經濟繁榮的牢固基石。作者基于制度和制度安排的視角,探討什么樣的制度安排可以實現“真實繁榮”,探討中國經濟持續(xù)繁榮之路。
《改革大考》
作者:遲福林
“十三五”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關鍵5年:調結構、轉方式的關鍵在2020;決勝全面小康、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節(jié)點在2020;以結構性改革為重點全面深化改革的時間窗口期在2020。適應經濟轉型的大趨勢,實現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突破,是面向2020年的歷史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