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承文
管理會計在中小企業(yè)中的應用—以定價決策為例
何承文
定價決策是企業(yè)短期決策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決策類型。實務中產品定價以成本為基礎,同時要考慮目標利潤、競爭對手報價、客戶承受能力等因素。此外,決策者還必須考慮原材料及產品的價格預期。本文試圖通過建立一個簡易的產品定價模型,闡釋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中小企業(yè)在生產單一產品條件下的定價決策方法。
管理會計;中小企業(yè);產品定價
(一)市場平穩(wěn)下的定價策略
在市場供求平衡條件下,產品價格及其主要原材料的價格基本保持穩(wěn)定,產品的定價決策較為簡單。供需雙方參考近期的成交價就可以確定訂單價格,無需花費太多時間討價還價。
(二)市場波動下的定價策略
現實中市場行情變化無常,企業(yè)要在市場走向不明朗的條件下確定訂單報價,并承擔風險,而且訂單的交期越長、數量越大,風險就越高。未來產品價格的變化有兩種情形:
1.預計產品價格走高。供方希望提高產品報價并傾向于降低訂單的供貨數量,以避免產品價格上升帶來的損失。需方則要求保持以往價格并加大訂貨數量。
2.預計產品價格走低。供方希望保持以往價格并加大供貨數量。而需方則要求供方降低產品報價并減少訂貨數量,以避免原材料價格下降帶來的損失。
(一)假定條件
1.根據經營預算,供方產品的年產銷量平衡,作為常數,以便確定單位產品的輔助材料、直接人工、維修費、折舊費等成本項目。
2.單位產品原材料消耗量固定,但原材料采購單價是變量。
3.原材料成本在產品成本中的比重較高,輔助材料、燃料動力、直接人工、維修費、折舊費等占比較低,其單耗、單價、金額均作為常數處理。
4.供方只生產一種標準化的中間產品,產品銷售單價是每一筆訂單的成交價,作為變量處理。
(二)產品定價模型
在上述假定條件下,可確定原材料采購單價(含稅)P1、產品銷售單價(含稅)P2和單位產品毛利m之間的數量關系為:
m=0.85P2-bP1-C
上式中:
m-表示單位產品毛利,視為變量。
P1-表示原材料采購單價(含稅),視為變量。
P2-表示產品的銷售單價(含稅),視為變量。
b-作為常數,b=0.85×原材料單耗(即單位產品的原材料耗用量)。
C-作為常數,C=原材料成本以外的生產成本(即輔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等)。
在不確定性條件下,產品定價模型可用來確定產品銷售、原材料采購的價格區(qū)間,同時能兼顧產品盈虧情況,是一種簡單實用的決策工具。
L公司生產某中間產品,根據20×9年度經營預算,全年產銷量計劃3萬噸,各成本項目的計量單位均為:元/噸。以下是單位產品成本構成:
1.原材料:C1=P1÷(1+17%)×K1=0.85×P1×1.5=1.28P1(K1為原材料單耗)
2.輔料:6000÷1.17×1.2%=61.54(6000為輔料含稅價,1.2%為輔料消耗比率)
3.燃煤:565÷1.13×0.3=150.00(565為燃煤含稅價,0.3為單位產品耗煤量)
4.電費:1.3÷1.17×36=40.00(36為單位產品電耗,1.3為含稅電價)
5.水費:1.4÷1.13×12=14.87(12為單位產品用水量,1.4為含稅水價)
6.直接人工:30.0(全年工資福利90萬元/全年產銷量3萬噸=30.0元/噸)
7.維修費用:15.0(全年維修費用45萬元/全年產銷量3萬噸=15.0元/噸)
8.折舊費用:20.0(全年折舊費用60萬元/全年產銷量3萬噸=20.0元/噸)
第2-8合計:C2=331.41
單位產品成本合計:C=C1+C2=1.28P1+331.41
單位產品毛利:m=P2÷1.17-(1.28P1+331.41)= 0.85P2-1.28P1-331.41
產品保本價:令m=0,則P2=1.51P1+389.89
根據上式,利用Excel編制單位產品毛利測算表如下:
單位:元/噸
幾點說明:
1.表格中第一行P1表示原材料采購單價(含稅),第一列P2表示產品銷售單價(含稅)。表格中間的數據表示單位產品毛利,數值取決于既定的原材料和產品單價,負數表示虧損額。
2.表格中原材料采購單價和產品銷售單價的數值及其間距是任意取值的,可根據需要進行調整。
3.單位產品毛利測算表的使用。(1)確定產品銷售單價的下限(保本價)。例如,已知原材料單價為3000元/噸,則產品保本價不應低于4900元/噸。(2)確定原材料單價的上限。例如,當產品銷售單價為5200元/噸時,原材料采購單價不能超過3200元/噸。(3)在保證產品毛利目標條件下,確定原材料采購價和對應的產品銷售價。
很多中小企業(yè)的產品結構單一,財務人員依據會計資料和經營預算確定本企業(yè)的產品定價模型并非難事。建立和應用產品定價模型符合原材料和產品價格頻繁變動的現實,可以簡化財務人員的財務預測和決策工作,有助于中小企業(yè)管理層提高短期經營決策的效率和科學性。
[1]吳大軍、牛彥秀.《管理會計》.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3年8月第3版.
[2]孫茂竹、文光偉、楊萬貴.《管理會計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6月第7版.
(作者單位:廣州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