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軒民 陳佰萬 王素梅 董洪飛 柳茂麗
?
·病例報告·
喉神經鞘瘤1例
龔軒民陳佰萬王素梅*董洪飛柳茂麗
資料患者男性,52歲。因聲嘶3個月入院。3個月前患者無明顯誘因出現持續(xù)性聲嘶,伴有發(fā)聲費力,從事重體力活動時呼吸困難,無咽痛、發(fā)熱、咳嗽、飲水嗆咳及吞咽困難,曾自行口服“消炎藥”治療無效。體格檢查:一般情況好,心、肺功能正常。纖維喉鏡下可見:喉黏膜無明顯充血;左室?guī)借紩挵欞艃葌刃律镏睆郊s1.0 cm,表面黏膜光滑,向內遮蓋左聲帶;雙側聲帶活動正常,聲門閉合差,喉部其余結構未見明顯異常。于2015年10月13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喉裂開喉新生物切除術。術中見腫瘤基底部位于左側喉室,表面有黏膜覆蓋。腫瘤有完整包膜,瘤體大小為1.8 cm×1.8 cm×1.0 cm,質地中等,邊界清楚,與周圍組織無粘連(圖1A)??p合黏膜,關閉喉腔。術后給予抗感染、糖皮質激素霧化吸入及對癥治療。1周后聲嘶癥狀明顯好轉,患者痊愈出院。術后病理診斷:喉神經鞘瘤,灶性區(qū)域增生活躍。免疫組織化學檢驗:S-100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抗平滑肌抗體(SMA)(-),Ki-67小灶性區(qū)域5%腫瘤細胞(+++)(圖1B~1D)。
圖1. A.切除的腫塊;B.腫瘤細胞長、梭形,核橢圓形,呈柵欄狀或旋渦狀排列(Verocay小體)(HE染色 100×);C.灶性區(qū)腫瘤細胞核不典型,但未見明確病理性核分裂(HE染色 100×);D.S-100蛋白陽性反應,腫瘤細胞胞質內見棕黃色顆粒物,腫瘤間質細胞陰性(免疫組織化學染色100×)
討論喉神經鞘瘤是一種少見的喉部神經源性腫瘤,占喉部良性腫瘤的0.1%~1.5%[1]。腫瘤早期可無任何癥狀,因此不易發(fā)現;增大后可出現聲嘶、咳嗽、吞咽及呼吸困難,腫瘤較大可能會堵塞聲門出現喉阻塞。周建明[2]曾報道了1例喉神經鞘瘤伴急性喉阻塞。診斷主要根據病理報告,術前確診較難。本例患者曾于門診行纖維喉鏡檢查后誤診為左側聲帶息肉,這可能與本病發(fā)病率低,醫(yī)師臨床經驗不足有關。腫瘤細胞來自神經鞘膜,呈圓形、橢圓或梭形,表面光滑,質韌,有包膜。腫瘤組織由細長的梭形細胞構成,在較密集的細胞中可見成束的細胞核,彼此平行,呈柵狀排列[3]。喉神經鞘瘤多起源于喉上神經內支,起源于喉返神經者少[4]。王勇攀等[5]、韓國達等[6]、戴江峰[7]曾分別報道源于喉返神經神經鞘瘤1例,均以發(fā)現頸部腫塊為主訴入院。本例術中分離腫物時未見神經,從腫瘤部位分析考慮來源于喉上神經內支。
本病應與喉部惡性腫瘤相鑒別。喉癌也可有聲嘶、咳嗽、吞咽及呼吸困難,除此之外可有咽痛、痰中帶血、頸部淋巴結腫大。喉鏡檢查可發(fā)現喉部有新生物,呈菜花狀、結節(jié)狀或潰瘍狀[8],部分病例會出現聲帶活動度差。原發(fā)于喉室的腫瘤因其位于喉室深部,表面黏膜可無明顯的上述表現。喉神經鞘瘤較大的可能壓迫喉返神經而影響患側聲帶活動度。本例患者術后病檢提示灶性區(qū)腫瘤細胞核不典型,但未見明確病理性核分裂(圖1C),因此需加強術后隨訪。
因神經鞘瘤對放療、化療不敏感,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通過手術完整切除。手術徑路的選擇應該根據臨床癥狀、腫塊大小與部位而定。手術以完整切除腫瘤、保護喉腔完整性、恢復喉功能為最終目的。手術徑路分為內徑路和外徑路。內徑路:直接喉鏡或支撐喉鏡下行激光或傳統方式切除腫瘤。優(yōu)點是無切口瘢痕和喉功能保護較好;缺點是術野暴露欠佳,易殘留及誤傷;適應證為聲門區(qū)或聲門上區(qū)蒂小的喉神經鞘瘤。外徑路:喉裂開、甲狀軟骨側切開、咽側切開進行腫瘤切除。優(yōu)點是術野清晰和完整切除腫瘤;缺點是頸部有切口瘢痕,喉功能可能有損害,咽側徑路可能有咽漏風險;主要適應證為聲門旁間隙神經鞘瘤[9]??紤]到本例患者瘤體較大,故選擇了喉裂開喉新生物切除術。
[1]Rosen FS, Pou AM, Quinn FB.Obstructive supraglottic Schwannoma: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Laryngoscope, 2002, 112(6): 997- 1002.
[2]周建明.喉神經鞘瘤伴急性喉阻塞一例報告[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1993,15(5):441.
[3]黃選兆,汪吉寶,孔維佳.實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487.
[4]王媚,錢林榮,吳春萍.喉杓間區(qū)神經鞘瘤1例[J].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11,18(12):679-680.
[5]王勇攀,王全,顧海青.源于喉返神經神經鞘瘤1例報告[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3,33(11):994.
[6]韓國達,白希永,陸志良.喉返神經鞘瘤1例報告[J] .山東醫(yī)藥,2013,53(43):108.
[7]戴江峰.喉返神經鞘瘤1例[J].腫瘤學雜志,2013,19(8):664.
[8]施曉亞,傅曉東,蘇志高.喉巨大神經鞘瘤1例報告[J].交通醫(yī)學,2012,26(4):377-378.
[9]陳靜靜,華輝,孫彥,等.喉神經鞘瘤的診斷及手術方式選擇[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1,25(12):568-570.
(本文編輯楊美琴)
重慶市墊江縣中醫(yī)院耳鼻喉科*病理科重慶408300
龔軒民(Email:nuosi2011@foxmail.com)
10.14166/j.issn.1671-2420.2016.04.017
201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