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 紅 / 著
選自《壽鄉(xiāng)》2014年夏季號
車子拐過一個大彎,速度慢了下來。只見盤山公路的懸崖旁,停著幾輛摩托車,路邊三三兩兩地坐著一些年輕仔,他們雙腳懸空,神態(tài)安逸。他們的正前方是一個窩地,四周是直插插的山,窩地在山腳,像鼎鍋底。透過車窗,我看到了飄揚的紅旗,一些白色的、灰色的房屋掩映在綠樹中。年輕仔這樣坐著,是在欣賞夕陽下的村落嗎?山腳下的村落就是我們此行的目的地巴馬縣東山鄉(xiāng)。
東山和所有的大石山區(qū)一樣,四周全是山,喀斯特地貌的山嶺,缺土少木。布努瑤屬于山地居民,這樣的環(huán)境,我已經(jīng)走過很多,隨著走過的地方越多,我對這個民族的好奇越多,他們有著神秘的、令人想要去一探究竟的吸引力。夕陽下的東山,散發(fā)著令人著迷的氣息。那氣息如氤氳的霞光,暖色的,飄逸的,炊煙一般裊裊從山升起。我深吸一口氣,那空氣里似乎也充滿了祝著節(jié)幾個字。
祝著節(jié)是巴馬、都安、大化、馬山、平果、隆安等地布努瑤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布努瑤的瑤年。男女老少穿上節(jié)日盛裝,帶著銅鼓、皮鼓、五色糯米飯和酒肉等上到山上開闊之地,祭祖,敲打銅鼓,對山歌,斗鳥,賽馬等。這個時節(jié)正是夏至期間,氣候的熱與人心中的熱,令布努瑤居住地充滿風(fēng)情。山是燃燒的,人亦是燃燒的。聽布努瑤的朋友說,瑤家嫁妹仔的時候,那山歌唱得更是撩人,令人心蕩神怡呢。少數(shù)民族能歌善舞,他們的歌謠來自生活,來自心底,那股熱辣、自然、淳樸,老遠(yuǎn)就能感受到。
有一種東西,不必刻意去尋找,有一種感覺,一觸碰即有靈光閃現(xiàn)。
這是一個叫做弄山的小山村,山村四周是聳立的高山,站在這里,真有坐井觀天之感。我站在操場上,舉目四望,四周除了山還是山。東山,弄山,一個注定與山撇不清的地方。此刻,舞臺已經(jīng)搭起,嘉賓已經(jīng)落座,觀眾陸陸續(xù)續(xù)從各個山往這里匯集。今夜這里有一場與山、與山地居民有關(guān)的風(fēng)情盛宴,一場關(guān)于密洛陀的盛宴。
太陽已經(jīng)落到山那邊,天色漸漸朦朧,正是鳥兒歸巢的時候,只是不知此時歸巢的鳥兒是否能安然入睡?我離開會場,走進(jìn)村子。這算是一個古樸的村落,房屋依山而建,石塊壘砌高高的墻垣,其間錯落著一些現(xiàn)代式樣方方正正的小樓,說著這個在大山深處的村子與外面世界的接軌。只是,我更喜歡那些堆滿故事的院落,喜歡柵欄,喜歡站在柵欄旁羞澀的小孩、女人。我像一個找不到家的小女孩,在一條條巷子里慢慢看著,不是為尋找什么,而是被一種神秘的東西牽引著,停不下腳步。
那個叫作密洛陀的女子,造了天地萬物后便造人類,人類又分成大漢族、地方漢族、壯族、瑤族等民族。分家時,大漢族去讀書做官,地方漢族去做生意,壯族去耕田種稻谷,瑤族到山中去種小米。這是一個有著怎樣胸懷的女人呢?她把最苦最艱難的去處留給了自己和自己的族人。母性的光輝照耀著世人。我終于想明白為什么座座山相連如美人,為什么一座座山峰如母乳。
密洛陀史詩里唱道:小米成熟季節(jié),獸禽為害,密洛陀將一對銅鼓送給瑤人帶到山中去敲打驅(qū)趕獸禽。后來,密陀洛于農(nóng)歷五月廿三日逝世,瑤人遵照她的臨終遺囑,在家里設(shè)她的靈位,煮五色糯米飯祭供她,并帶銅鼓到高山上敲打,用鼓聲送她歸仙,直到廿九日晚,得知已經(jīng)入埋了她和她的亡靈已經(jīng)歸祖,才停止祭供和敲打銅鼓。
東山這邊的瑤族,是布努瑤的一個分支,自稱番瑤。番瑤的文化是豐富多彩的,服飾文化、民歌文化、銅鼓文化、斗鳥、賽馬、嗩吶、孩童禮教舞——陀番,等等,算是保存得比較完好的,有著古色古香的韻味,從遠(yuǎn)古走來的氣息。說到遠(yuǎn)古,總有著神秘的氣氛。
孩子們在巷子里奔跑,他們跑回家,從家里跑出來,像一只只歡快的小蜜蜂。母親在院子里給小孩們梳妝打扮,認(rèn)真,細(xì)致,完全不理會孩子想飛跑的心情。在一個陡峭的斜坡,遇到一個女子在給一個小男孩纏頭飾,我問女人,你是奶奶還是媽媽?她回答說我是媽媽。男孩子的盤頭有點復(fù)雜,一般都是大人幫纏。長長的盤頭巾在他的頭上左盤右繞,他的身子隨著纏繞,向左轉(zhuǎn),向右轉(zhuǎn),小男孩老老實實地任母親擺布,雖然一臉焦慮,卻不敢吱聲。纏好頭巾,小男孩一溜煙跑遠(yuǎn)了。女子看看我,喊我進(jìn)家吃飯。我道聲謝謝,追著小男孩跑去的方向,走下斜坡。那道坡起碼有五十度角,水泥鋪成,路面上畫有一道道痕跡,如果沒有那些道道,這下坡路恐怕得溜著下來??粗蚁缕碌木綉B(tài),小孩子們捂嘴偷笑,女子陪著我,歉意地說我們山里條件差,你多包涵。本想抱怨一句的我,吐不出半個不字來。
在巷子里,時不時遇到身著節(jié)日盛裝的美少女。布努瑤服飾相當(dāng)漂亮,尤其是女子的服飾艷麗多姿,頭飾和胸飾是純銀打造,走起路來環(huán)佩叮當(dāng)。身后垂著長長的紅色的流蘇,流蘇隨著腳步搖曳著,真是美艷之極。美麗的瑤妹,風(fēng)情的瑤山啊。在這個夜晚,我沉醉其中。這樣濃郁的風(fēng)情,讓我在小巷里流連忘返。舞臺上的歌聲順著山勢,在山里回蕩,順著山路,一溜煙穿過山那邊。只見來時的路上星火點點。
家家戶戶飄出誘人的香氣,男人們圍坐在一起,一杯杯酒下肚,臉熱心熱。心一熱就要唱歌,歌一唱心更熱,于是跑到山坡上高歌,妹子們聽到歌聲,循聲而去,對歌對出情哥哥情妹妹。于是,一座座山有了風(fēng)情,一棵棵樹有了風(fēng)姿,一塊塊石頭有了風(fēng)韻。于是,山含笑,人含情。
有男子邀我進(jìn)屋喝酒,不勝酒力的我哪敢呀。酒雖沒喝,這心亦是跟著醉了的。在這樣濃濃氛圍的風(fēng)情里,酒不醉人人自醉了。
操場上傳來歡快的歌聲,這個夜晚,歌滿瑤寨。今夜,我也想唱首歌。
我走出巷子,看到來時的公路有點點星火游動,像天上的星星閃耀在山間,匯成一條銀河,從遠(yuǎn)方向弄山游過來。密洛陀的后人們,用山一樣的情懷,用祝著節(jié)的風(fēng)情,迎接來自八方的朝圣者對密洛陀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