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浩均
(鶴崗市藝術劇院,黑龍江鶴崗154100)
淺談戲曲舞蹈藝術
史浩均
(鶴崗市藝術劇院,黑龍江鶴崗154100)
戲曲是中國文化最古老、最優(yōu)秀的組成部分,它是中國文化藝術領域中獨樹一幟的藝術瑰寶,其藝術形式是“以歌舞演故事”。這種表現(xiàn)形式,不僅迥異于話劇,而且也有別于歌劇和舞劇。戲曲的唱念是音樂化、吟誦化之“歌”;戲曲的做打則是身段化、節(jié)奏化之“舞”,但它們又受到戲里的情節(jié)化和性格化的支配,所以,我們可稱之為唱念做打高度綜合的歌舞劇。說起戲曲是歌舞劇,我認為戲曲的舞蹈更為重要。所以,戲曲舞蹈既是戲劇化的舞蹈動作,又是舞蹈化的藝術形式。
戲曲;舞蹈;動作設計
首先,我們從戲曲舞蹈的起源談起。中國之有舞蹈,遠在中國戲劇尚未具體形成一項獨立藝術之前,據(jù)今日所知,在中國最早的殷墟甲骨文字中,已經(jīng)有“舞”字的刻字;同時也有了“樂”字。那就是說,在遠古的商朝(公元前1783年至1135年)中國已有“樂”、“舞”尚未存在。但因缺乏具體記載,已不容易知道當時究竟是怎樣的樂和舞,直到周朝的春秋時代(公元前722年至481年)才獲得一點端緒,那就是所謂“大武之樂”的一種舞蹈。因此,根據(jù)記載推想起來,在春秋時代已具有這種含有故事性的舞蹈。從文字記載中的石窟、墓室、壁畫中,我們可以看到其舞蹈形象與戲曲舞蹈顯然是大不相同的。從遠古到漢、唐,根據(jù)記載:舞蹈的任務包括模仿生產(chǎn)勞動、自然現(xiàn)象(鳥、獸)、求愛、祭祀、慶典,以及純表演等。這些舞蹈偏重于宗教性、純舞性、自娛性、表現(xiàn)性、情緒性、原始性。但這些特點在戲曲舞蹈中恰恰都很少,甚至沒有,戲曲舞蹈的特性是人物形象典型化和程式化(生、旦、凈、丑),其舞蹈動作具有比擬性、敘事性、啞劇性、特技性、戲劇性。
在戲曲中被公認的最富于舞蹈性的劇目,如:《挑滑車》、《林沖夜奔》、《小放?!?、《秋江》、《三岔口》、《雁蕩山》、《拾玉鐲》、《盜仙草》、《鬧天宮》、《貴妃醉酒》、《昭君出塞》、《霸王別姬》等。我們從中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所有的舞蹈都是由兩個主要因素構成的:一是,人物的身份決定了舞蹈的基調(diào)。因此,我們說戲曲舞蹈是一種特殊形式的舞蹈。它是我國千百年來歷代舞蹈中的一個支流,它是以程式化的戲劇性舞蹈為特征,以表現(xiàn)生活內(nèi)容為特長的一種舞蹈形式。那么,究竟戲曲的舞蹈行動,是否全部都是舞蹈呢?其舞臺藝術形象是否整個都是舞蹈藝術的形象呢?有些動作看來很接近生活,是否只是“對生活動作的美化”而已,而不把它算做舞蹈呢?如果把“唱、念、做、打、舞”并列來說明戲曲表演體系的實質(zhì),是否準確呢?這些都直接關系到對戲曲表演體系的認識、總結和發(fā)展,讓我們從舞蹈藝術規(guī)律及審美角度上去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我認為在戲曲舞蹈動作設計上,首先要繼承傳統(tǒng)戲曲舞蹈中精華的表現(xiàn)形式,然后再進行革新、創(chuàng)造。因為,傳統(tǒng)戲曲舞蹈中有較為豐富的表現(xiàn)程式,其舞蹈樣式是多樣化。它不僅匯集了前人嘔心瀝血創(chuàng)造出的碩果,而且為后人的再創(chuàng)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所以,我們要深入地掌握和學習戲曲舞蹈的本質(zhì),研究其舞蹈創(chuàng)作之神韻。無論傳統(tǒng)戲、現(xiàn)代戲和新編戲,在舞蹈設計上,不能只顧舞蹈場面的效果,而不顧劇本自身的主題思想。一定要從劇本的全局出發(fā),將戲中的情、理、技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總體構思,該抒情的抒情,該火爆的火爆,我認為這一點尤為重要。另外,我想補充一點:在戲曲舞蹈里,武打也是很重要的,不論生、旦、凈、丑各行,都離不開武打。因為,武打不僅是戲曲舞蹈中的一個分支,而且也是戲曲舞臺上的一種特有的藝術表演程式。所以,戲曲的武打在舞臺上都有一定的套路。它是由簡到繁、由淺到深,其表現(xiàn)形式有空拳對打、兵器對打、刀槍獨舞等??杖瓕Υ蛑傅氖恰笆职炎印保髣幼黛`敏、干凈利落,一招一式目的性明確,真實地表現(xiàn)舞臺造型的美感。最典型的如:“叉拳”。那么,兵器對打指的就是“打把子”,要求動作穩(wěn)、準、狠,而且要打出真實感。
總之,兵器對打的套路很多,可根據(jù)劇情的要求隨意變化。那么,隨著新編戲和現(xiàn)代戲的不斷涌現(xiàn),戲曲的武打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也不斷創(chuàng)新。如:現(xiàn)代戲《智取威虎山》中的“打進匪窟”,《奇襲白虎團》中的“奇襲偽團部”,《沙家浜》中的“聚殲”,《平原作戰(zhàn)》中的“智取炮樓”等武打創(chuàng)作和設計,都是在繼承傳統(tǒng)武打樣式的基礎上,以生活真實為依據(jù),廣泛吸取其他姊妹藝術的精華,并從軍隊里的摸、爬、滾、打、擒拿、拼刺、格斗中提煉動作元素,又融入了雜技、舞蹈、武術中的一些技巧,創(chuàng)造出了全新的武打程式。由此可見,在戲曲舞蹈的武打設計里,無論在任何一個戲里,都要應時應情而發(fā),也就是要受劇情的制約,形式要為內(nèi)容服務,武打程式不能脫離劇情。如果單純追求武打技巧的表演,不恰當?shù)厥褂贸淌剑敲淳蜁绊懟驔_淡劇情,甚至肢解劇情。這不僅使武打程式的本身失去了意義,而且對全劇也有一定程度的破壞作用。因此,在武打場面的設計上,無論使用種類和形式的繁簡,表演時間的長短都要恰到好處,這樣才能起到其應有的作用。我們真誠希望,在今后的新編戲和現(xiàn)代戲中,能夠出現(xiàn)一些波瀾壯觀、引人入勝的戲曲舞蹈新感覺、新作品。弘揚民族文化,傳承戲曲藝術,讓我們攜起手來為中國戲曲舞蹈藝術譜寫新的篇章。
J809;J709
A
1005-5312(2016)02-1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