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枝
(信陽職業(yè)技術學院語言與傳媒學院,河南信陽464000)
《西游記》女性形象研究
黃春枝
(信陽職業(yè)技術學院語言與傳媒學院,河南信陽464000)
《西游記》作為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因其卓絕的歷史地位,引起不少學者研究。《西游記》中女性形象受到人們的長期關注,尤其近年來,我國在《西游記》女性形象研究方面有了新的進展?!段饔斡洝分械呐孕蜗笾饕ㄈ箢悇e,妖、仙佛以及世俗女性,因此本文主要從這三大類別入手,分別對其女性形象進行研究。
四大名著;《西游記》;女性形象研究
《西游記》中塑造了眾多的女性角色,這些角色在作品扮演著重要角色,并帶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妖女、仙女及世俗女性在不同的故事情節(jié)中發(fā)揮著不同的作用,具有自身特殊的象征意義。仙女象征著純潔美好,是神圣的代表,也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形象;世俗女性是在儒家禮教洗禮下而形成的角色;妖女則是作者虛構出來的形象,用于形成對比,從而升華了整部作品的內涵。
《西游記》中的仙女形象主要有觀音菩薩、王母娘娘。嫦娥以及黎山老母等。在這些仙女形象的塑造中,以觀音菩薩的形象塑造最為成功和經典,因此在分析上也會將筆墨放在觀音以及以王母為代表的其他仙女角色上。
(一)觀音菩薩
在《西游記》中,觀音菩薩幾乎貫穿于整部作品之中,她極具世俗情態(tài),備受尊敬,在觀音這位女性身上凸顯了顯著的人性化傾向,有最初的不可隨意冒犯到后面的可敬可親。在小說的第四十九回,觀音收服河怪的章節(jié)中,有這樣一幕:觀音褪盡妝飾、赤腳光臂、手執(zhí)鋼刀、削竹織籃。這一系列的行為都是一位民間勞動女子的舉動,將觀音的可親與可愛展現得淋漓盡致,也體現了觀音形象中所散發(fā)出的人情味。除此以外,觀音最大的特點就是以慈悲為懷,她深的佛祖信任。在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路上遇到困難時,總是出面相救。觀音與悟空情同母子,悟空喜愛觀音的慈悲和親近,并在其面前訴說苦楚。
(二)王母娘娘
在民間的信仰中,王母娘娘的地位顯赫。在人們的心中,她美麗善良,端莊大方,能為百姓帶來福壽,屬于慈悲和溫和形象的美麗化身。《西游記》中有關王母娘年的敘述篇幅不多,只有幾回之中有所涉及。在王母娘娘的蟠桃會上,悟空惹下禍端,才有了后面一系列的故事發(fā)展。蟠桃會一事,更多表現的是王母的威嚴和不可親近。
(三)其他仙女
在《西游記》中,除了觀音和王母娘娘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仙女,例如黎山老母、文書菩薩等。黎山老母出現兩次,在作品中幫助悟空降妖除魔。除此以外,還有文殊菩薩,《西游記》中對她的容貌以及言語行動的描繪較少,在性格上他也不夠豐滿。
(一)西涼國女王
女兒國國王有著傾城的美貌,高貴的地位和萬貫的財富,她對唐僧的情感純潔無暇,情深意中,渴望得到愛情。作為西涼國的一國之君,女王不掩飾對愛情的追逐,甚至把愛情放在比王位更高的位置。當然在追逐愛情的道路上,女王也不失禮節(jié)。在追愛的方式上完全按照程序,不強取,主動求親。與女妖的野蠻霸道相比,女王一往情深,在她身上所體現的是世俗女性對于愛情的追求與渴望。
(二)其他女性
除了女兒國國王之外,《西游記》中的世俗女性還有唐僧的母親,豬八戒的妻子以及鳥雞國的正宮娘娘。首先,這些女性在經歷上大多相似。被妖怪掠走后,只是親人分離,最后唐僧師徒飲酒后得以與親人團聚。再者,這些女性或多或少都與貞操有關系。封建禮教影響下的世俗女性必須尊崇婦道,嫁雞隨雞,要對丈夫從一而終,不能失去了節(jié)操。《西游記》沒有打破這樣的節(jié)操觀,但受到新思潮的影響,其對女性貞潔的態(tài)度有所緩和了。
在《西游記》這部作品的形象設計上,對女妖的塑造花費了較多的筆墨。女妖作為異物而存在,是由異物而演變成的女性形象,主要有蝎子精、老鼠精、玉兔精以及蜘蛛精等。首先,多情是妖女最大的共性。雖然,他們本性都是吃人,但遇到唐僧后都會投來愛慕的情懷,并希望與其成婚。其次,妖女身手不凡。在遇到妖女后,大多數情況下單靠悟空單打獨斗往往難以勝任,他們詭計多端,需要通過搬救兵才能加以制服。以白骨精為例,作者設計此形象具有一定的寓意。白骨精詭計多端,屬于智慧型的女妖,利用唐僧的悲憫之心降服其師徒。白骨精的設置即使對唐僧師徒凝聚力的考驗,也是對八戒的色心進行考驗。
(一)具有象征意義
在我國文學作品史上,有不少刻畫女性形象和角色的,但他們重在凸顯人情人性?!段饔斡洝穭t不同,它除了描繪出女性形象的人情人性外,更多的則是賦予了各類形象獨特含義和象征意義。正如有人這樣評價《西游記》:其中暗藏密諦?!段饔斡洝分械呐孕蜗缶哂邢笳餍?。例如,白骨精象征著修煉者的軀殼,蜘蛛精象征著取經者“七情”的化身等。這是很多其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設計所無法比擬的。
(二)凸顯人性化
《西游記》中,無論是仙佛,世俗女性,或者是妖女,她們都富有濃厚的人情味,對世俗的情感和欲望表現出自己的意識。他們渴望過著平凡而世俗的生活,渴望愛。因此當西梁國女王對唐曾表達愛慕之情時,實則流露出了人性中的對于愛的正常需求,凸顯了人物形象設計的人性化。
(三)體現個性化
《西游記》中的女性形象具有哲理趣味和象征意蘊,其主要原因在于他們各具性情,因而也產生了不同的故事情節(jié)和閱讀感受。具體來說,白骨夫人陰險狡詐,詭計多端;老鼠精愛憎分明,重情重義;觀世音菩薩更是心地善良,平易近人,救苦救難;女兒國國王追尋愛情,有情有義。所有這些女性形象都以其較為鮮明的個性而展現在給讀者眼前,并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前朝所著的西游故事中,女性形象塑造較少。而且即使塑造了女性形象,也沒有對容貌進行具體描繪,不具備鮮明的個性。在《西游記》中,女性形象的刻畫生動具有個性,吸引眼球,引人注目。
(一)佛教思想的影響
佛教認為,阻礙修行者修行成功的主要障礙是欲望和陰暗的心理。在《西游記》中所設置的妖魔都是取經著內心魔鬼的化身,是將取經者內心的欲望進行外向的具體化。例如,情欲、色欲則化為具有美麗外表的女性形象,從而對取經者形成強大的考驗。在佛教的而經典著作中,有很多關于教徒經受色情考驗的故事。在佛教傳入中國后,這些經典的故事也被中國化。唐僧在女性面前經受情欲和色欲的考驗,因此著作對于女性的容貌進行大筆墨的刻畫,極力突顯女性之美。由此可見,《西游記》中對女性形象的大力塑造和渲染,一部分是為佛教的信條而服務的。
(二)道教思想的影響
道教對《西游記》的影響僅次于佛教,清朝時期就有人認為《西游記》屬于道教之書,尤其在作品中有很多人物、情節(jié)以及場景的設計都來自道教,尤其是全真教。道教崇尚柔,尤其對女性的態(tài)度溫和寬容。道教提倡人欲,對女性采取崇拜的態(tài)度,因此這也是《西游記》作品中大量塑造女性形象的原因之一。道教對于生命形式的變化也具有獨特的看法,并認為人們可以修仙。因此在作品中,大部分女妖都渴望長身不老,渴望通過攝取唐僧肉而長命百歲。
(三)儒家思想的影響
儒家思想同樣對《西游記》的女性形象設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儒家思想主張三從四德,對女性的言行舉止進行嚴格的規(guī)范,因而在作品中,有了這樣的情節(jié)設置:劉全之妻李翠蓮因為在門首拔釵齋僧,被劉全罵為不遵婦道,擅出閨門,李翠蓮忍氣不過而自縊身死。除此以外,作品中很多其他的世俗女性都受到儒教道德的約束,小心的守護著自己的節(jié)操。因為一旦失去節(jié)操,便會受到他人的指責。這也使得《西游記》中的部分女性角色多少帶上了些許悲劇色彩。例如,牛魔王的妻子鐵扇公主雖認真踐行著儒教倫理,在自己丈夫在外尋花問柳之后,依然恪守婦道
總而言之,《西游記》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吸引眼球,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段饔斡洝愤@部作品在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不僅有了量的突破,更重要的是在個性的刻畫上有了明顯的突破,豐富了文章內容,對于我國小說中女性人物形象塑造上具有較大的推動作用。
[1]王艷.《西游記》女性形象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7.
[2]張淑華.從《西游記》看男權文化中的女性形象[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03).
[3]王鎮(zhèn).論《西游記》中女性形象的社會學意義[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3).
[4]蔡朔冰.《西游記》中的女性形象探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4(02).
[5]洪菱偉.也談《西游記》中的女性形象[J].名作欣賞,2014(03).
[6]何娟.淺析《西游記》女性形象[J].金田(勵志),2011(08).
[7]郭超.《西游記》女性形象分析[J].青春歲月,2015(23).
I207.41
A
1005-5312(2016)11-0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