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孟元 攝影:叢軍 ]
當寶馬漸漸 露出另一面 寶馬218i
[ 文:王孟元 攝影:叢軍 ]
寶馬成立至今已經(jīng)有100年的歷史了,在這百年的傳承中寶馬最突出的特點,也是給我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便是一直堅持前置后驅(qū)的布局。就連最親民的1系,都沒打破這個老規(guī)矩。但隨著2系旅行的出現(xiàn),我們看到了寶馬的另一面。
從外觀來看,這款車非常符合寶馬一貫的設計風格。雙進氣格柵、LED大燈和尾燈的輪廓及形狀這些標志性的東西一個也不落。我們所試駕的是218i的運動設計套裝車型,霧燈部分都進行了偏向運動化的設計,輪轂尺寸增大到了17英寸,側面也增加了sport標識。寶馬218i旅行車基于UKL平臺打造,所以發(fā)動機艙的長度比較短,整體的車身線條飽滿,很難讓我們不聯(lián)想到它的直接競爭對手—奔馳B級。
進入車內(nèi),坐到駕駛的位置上有種開小SUV的感覺,坐姿比較高。由于車鼻子略短的緣故,雖然坐姿高但仍然很難看見自己的車頭。儀表臺和人機交互系統(tǒng)還是寶馬一貫的風格,熟悉寶馬操作的人很容易上手。頂配車型配置了抬頭顯示的功能,可以將一些基本的駕駛信息提供給駕駛員。諸如車道保持、發(fā)動機自動啟停、定速巡航等輔助系統(tǒng)一應俱全,但作為1.5T的頂配車型居然沒有倒車影像功能著實有些讓人大跌眼鏡。
前排座椅電動調(diào)節(jié),并且駕駛座位有記憶功能這個很實用。但整體感覺座椅有些偏硬,舒適性一般。全景天窗且前半部分可開啟的設計是一個很貼心的設計,畢竟考慮這款車的人一般都是顧及家用,這樣一個配置能讓后排的乘客感覺不那么壓抑。
我們再談談這部車子開起來的感受,在開頭剛剛也有提到,這是一輛非常不符合寶馬一貫傳統(tǒng)作風的寶馬,1.5T的3缸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00kW(4 400r/min),最大扭矩為220N·m(1 250~4 300r/min),配合一臺來自愛信的6AT變速器。3缸發(fā)動機的平順性不如4缸發(fā)動機這是毋庸置疑的,包括我們在使用自動啟停功能的時候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車身的抖動。看來寶馬一時也拿3缸機的硬傷沒有什么太好的解決辦法。從動力角度來說算是夠用,這款車叫做2wwActive Tourer,從我的感覺來看Tcurer方面還可以,但Active確實不足。我用手動模式感受了一下?lián)Q擋的速度,響應并不快,畢竟是一臺我們眼中所謂的“保姆車”。
還有一個令人頭疼的地方就是隔音問題了,作為“保姆車”帶著一家人出去玩追求的便是舒適性。但經(jīng)過我們跑了下高速發(fā)現(xiàn),隔音并沒有我想象中那么好,胎噪一點也不小,而且后排還有異響的情況。
4342mm、1 800mm、1 600mm的三圍在尺寸上其實并不占優(yōu)勢,但后排座椅的前后可調(diào)功能使得車內(nèi)空間變靈活了許多。后排座椅可以按照4:2:4的比例從車內(nèi)放倒,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想從后備廂中拿一些東西的話,只需把中央扶手廂位置放下來就能把手伸到后備廂里面了。后備廂是電動開啟和關閉的,當后排座椅全部放倒時,整個后邊就是一塊兒很平整的空間,后備廂的地臺很低,放一些大件兒基本上沒有問題。
總的來講,或許是我對它寶馬的這個身份期望值較高,2系旅行給我的感覺表現(xiàn)一般,設計還存在缺陷,好似是個不太成熟的作品。但1.5T的三缸發(fā)動機和UKL前驅(qū)平臺是未來寶馬的一個發(fā)展方向,以后寶馬會做出什么樣的改善?寶馬的另一面會如何讓廣大群眾們欣然接受?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