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龍
維生素D 英國人的“大補丸”?
●騰龍
政府建議把服用維生素補充劑的人群,從缺乏維生素的高危群體,如老人、孕婦等,擴大到全民。每一個英國人都應該考慮服用維生素
一個老牌的發(fā)達國家里,吃喝不愁,胖子多多。為什么政府建議男女老幼人人進補維生素D?
中國的親朋好友最喜歡托我從英國往回帶的禮品,是各類“保健藥”,從維生素到魚油,從蜂王精到銀杏片。
英國人管這類東西叫“補充劑”,不是“藥”。英國人大多不信這個,相信的是健康平衡的飲食可以提供身體所需的各類營養(yǎng)成分,不需要額外“補充”。
我在英國呆久了,也不信“保健藥”,自信吃的既全面又“深入”,不需要吞人工“藥片”補充。
錯了!英國政府委托的一個獨立的營養(yǎng)學專家委員會經(jīng)過縝密研究后,建議把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的人群,從缺乏維生素D的高危群體,如老人、孕婦等,擴大到全民。每一個英國人都應該考慮服用維生素D。
獨立的營養(yǎng)科學指導委員會(SACN)建議,四周歲以上的每一個英國人,每天應該服用10毫克維生素D,特別是從10月~3月,即秋冬兩季。
為何秋冬季特別重要?因為“霧島”英倫缺陽光,從入秋到開春,日照尤其不足。
陽光與維生素D又是什么關(guān)系?維生素A、B、C、D、E中,唯有維生素D很難直接有效的從食物中攝取。肥魚、動物肝臟、雞蛋、牛奶中有一定量的維生素D,但人體所需維生素D的絕大部分來源,靠的是陽光照射人體皮膚直接產(chǎn)生。具體的說,是陽光中的紫外線B輻射與人體皮膚的“光合作用”。
缺乏維生素D,會導致骨質(zhì)變薄、變軟、變稀疏。骨頭會變得脆弱甚至變形。人體內(nèi)長期缺乏維生素D,可導致兒童患佝僂病,老人容易骨折
獨立的營養(yǎng)科學指導委員會建議1-4歲兒童應該全年每天服用10毫克維生素D
秋冬季,日照時間短,強度弱,特別是北緯37度線以北的地區(qū)。
瑞典、挪威、丹麥等斯堪的納維亞國家,政府建議兒童和成年人每天服用10毫克的維生素D,在維生素缺乏高危群體和75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天建議的服用量提高到20毫克。
英國在北緯37度以北,屬溫帶海洋性氣候,該熱的時候熱不起來,該冷的時候冷不下去,霧朦朧,人朦朧。
政府健康部門官方的估計是,1/5的成年人和1/6的兒童身體內(nèi)的維生素D偏低。
維生素老的叫法是維他命。對維生素D來說,叫它“維他命”尤為貼切,當然這個“他”也包括“她”。
維生素D決定人體內(nèi)鈣和磷酸酯的多少。換句話說,維生素D對人體骨骼、牙齒和肌肉的生長發(fā)育及保持健康至關(guān)重要。
缺乏維生素D,會導致骨質(zhì)變薄、變軟、變稀疏。骨頭會變得脆弱甚至變形。人體內(nèi)長期缺乏維生素D,可導致兒童患佝僂病,老人容易骨折。
缺乏維生素D還會導致骨頭痛和肌肉疼痛、痙攣。
英格蘭公共健康機構(gòu)的首席營養(yǎng)師列維醫(yī)生說,過去我們是建議可能有缺乏維生素D危險的群體在秋冬季補充,現(xiàn)在是擴大到了所有人群。
有缺乏維生素D危險的群體當然應該繼續(xù)“進補”,而且不限秋冬季,而是“全年進補”。
獨立的營養(yǎng)科學指導委員會建議應該全年每天服用10毫克維生素D的人群包括:
孕婦和母乳喂養(yǎng)嬰兒的母親。
一到四歲的兒童。(所有嬰兒從出生到一周歲前,每天應服用8.5~10毫克維生素D。)
太陽下過度暴曬,會大大增加患皮膚癌的危險。為了從陽光中白得維生素D而曬出個皮膚癌,顯然得不償失
老年人和習慣在戶外遮蓋全身皮膚的人。
黑人、亞裔和其他深膚色的少數(shù)族裔(陽光不容易“曬透”)
英國生產(chǎn)“營養(yǎng)藥”的商家們該偷著樂了。孕婦和四歲以下的兒童,可以由政府免費提供維生素D補充劑,其他人,想“進補”維生素D,自己掏腰包買吧。
當然,你也可以一分錢不花,像孕婦和幼兒一樣,白得維生素D。不但白得維生素D,還可以獲得副產(chǎn)品,一身古銅色。
太陽底下脫光了衣服曬唄。文雅的說法是“日光浴”。
許多英國人愛日光浴。夏日海灘上最令人“不堪入目”的,是赤條條曬得通紅的身體,像開水鍋里撈出來的龍蝦。
當然,相信絕大多數(shù)英國人太陽下暴曬不是為了圖不要錢的維生素D,而是為了曬得一身古銅色。
中國人怕太陽曬,曬黑了不好看。英國人則把“曬黑”當作健康的顏色。
但是,醫(yī)生會告訴你,古銅色不是健康的標志,而是皮膚被灼傷破壞的證據(jù)。
太陽下過度暴曬,會大大增加患皮膚癌的危險。為了從陽光中白得維生素D而曬出個皮膚癌,顯然得不償失。
英國公共健康NHS的建議是,對于大多數(shù)人,在3月至9月間,每天短暫的將手臂、小腿等身體部分暴露在陽光下,就可以獲得人體所需的維生素D。
“短暫”的概念是什么,沒有具體說明。自己把握分寸吧?!觯ㄕ杂鴱V播新聞網(wǎng))(編輯/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