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京京
摘要:軟基加固施工技術是增強路基的一種重要的施工手段,在道路工程中,需要根據(jù)軟土地基的具體特點,進行合理的技術選擇,針對于此,本文進行了道路工程軟基加固技術的分析。
關鍵詞:道路工程;施工技術;軟基加固
前言
在道路工程中,路基是重要一個施工內容,在路基施工中,軟基加固技術能夠增強路基穩(wěn)定性,因此得到廣泛應用。
1 道路工程軟土地基的特點
1.1 孔隙比大
孔隙比大會使天然含水量居高不下,因為軟土中含有粉土粒與粘土,在軟土中的這些小土粒表面上攜帶有負電荷,繼而導致空氣中的水分被吸附進去,并全將滯留在軟土的土粒中使軟土受潮,導致含水率飆升。直接使土粒喪失粘結性,然后軟土中就出現(xiàn)孔隙比大的問題。
1.2 壓縮性
軟土強度低、含水率高會導致路面承載力越來越小,施工道路很快就會坍塌。如果沒有科學有效的在道路上施行軟基加固技術,施工道路的承載力很快就會崩潰,直接使施工道路坍塌,道路工程將毀于一旦。
1.3 流變性
就算軟土地基利用軟土處理,施加于軟土的外力和重力也會根據(jù)時間流逝對軟土產生變形危害,假如不能及時對道路實施軟基加固技術,就會減緩道路施工進度,而且路面會有軟土流動或者坍塌,直接阻礙了施工的進展。
1.4 危害分析
軟土地基的填土高度累積越高對軟土路面危害越大,因為軟土地基會出現(xiàn)瞬時沉降、主固結沉降和次固結沉降。瞬時沉降一般是填土、施工負荷造成軟土孔隙水堆積、排不出而導致軟土變形;主固結沉降表示主地基軟土發(fā)生沉降,因為飽和粘性土被外部荷載破壞,使非常多的孔隙水全部排出,導致路面變形并且沉降;次固結一般會被主固結影響而使軟土蠕變,因為軟土中土粒的顆粒骨架因填土過多而潰散,從而影響道路工程的施工質量,由不得小覷。
2 道路工程中軟基加固技術的研究
2.1 表層軟基處理技術
(1)使用添加劑
使用添加劑主要是通過化學反應來改變土壤的性能,主要應用于粘性土中,添加劑的成分一般為熟石灰、生石灰或者配合一定比例的水泥,在攪拌混合之后,添加到粘性土中,可以有效的降低含水量,在土壤中形成團粒,改善軟土地基的壓縮性,從而提高土壤的穩(wěn)定性。
(2)砂墊層技術
有些地基上層的軟土含水量很大,但是土層卻非常薄,對這類地基的處理方法是:通常在軟土地基上層墊上一層砂墊,砂墊的厚度大約在0.5~1.2m之間。砂墊層的目的是起到上層排水,同時團結上層軟土層,另外還可以當做填土層的排水層,起到降低下方填土層的水位。當對地基施工處理時,保證工程機械的正常通行。
(3)換填技術
換填技術是軟土地基加固中最為簡便而實用的技術,但是換填技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適用于淤泥或者暗塘等較淺的地基處理中,因為換填面積小,所以無論是在經濟性還是操作性方面都比較合理。主要是將軟土地基表層的軟土挖掉,根據(jù)實際情況合理掌握深度,然后利用強度較高、壓縮性小、資源豐富且具有一定經濟性的材料,在進行分層回填后進行夯實處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持力層的承載力,防止地面產生不均勻沉降。
(4)淺層排水法
淺層排水技術主要是應用于含水量較大但是土質較好的地基中,所以通過排水就可以有效改善軟土地基的穩(wěn)定性。在軟土地基的表面挖出溝槽,排出地表水分。在地表水分排干后,利用透水性較好的砂礫或者碎小的石頭進行回填,起到育溝的作用,在平時也可以將土壤中的水分進行導流,以此提高軟土地基的穩(wěn)定性。
(5)土工編織物增強技術
利用土工編織物來提高軟土地基的穩(wěn)定性,主要是利用具有一定特性的聚合物制造成土工編織物。土工編織物具有很多優(yōu)勢,自身重量輕,施工簡便,成型后具有很強的整體性,抗拉伸效果好,耐腐蝕,并且對于微生物的侵蝕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另一種常用的方法是土格柵欄,這種材料與其他材料相比具有特殊的功效。使用土工編織物來改善軟土地基表層,可以提高排水性能,還有反慮、補強、隔離的作用。
2.2 強夯加固技術
道路施工中要注意土質松軟對軟土地基產生的影響,應當合理應用強夯加固技術對軟土問題進行協(xié)調。強夯是指用7t~30t重錘壓實路基,重錘軟土基地一般選用空中落下的高度是9m~20m。這是軟基處理最簡單的辦法,不僅經濟實用,而且強夯設備操作也簡單,經過強夯加固后的軟基,軟土強度可提高2倍~6倍,加固深度達4m~10m。但是施工噪聲大、地面振動幅度明顯,不適合城市道路施工。
2.3 預應力管樁技術
道路施工中要注意控制軟土路面的松軟程度,應當合理應用預應力管樁技術對軟土問題進行協(xié)調。預應力管樁技術是道路施工中的主要施工手段,其作用是改善軟土地基的松軟程度并作有效控制。一般施工時,首先精準、合理的確定軟土路面的具體位置展開相關軟基加固作業(yè),提高施工有效性,然后在明確的軟土地基上測量、打樁,促進道路施工的整體質量,其次還要根據(jù)地形制定打樁整體位置與規(guī)格,要嚴格根據(jù)打樁要求和標準執(zhí)行。
2.4 現(xiàn)澆混凝土技術
道路施工中要注意土質不穩(wěn)固對軟土地基產生的影響,應當合理應用現(xiàn)澆混凝土技術對軟土問題進行協(xié)調。現(xiàn)澆混凝土技術是新型軟基加固技術,既大幅度提升路面承載力,又可節(jié)約成本,減少施工道路出現(xiàn)質量問題的概率,很符合現(xiàn)代社會需求,也推進了軟基加固技術的發(fā)展。
2.5 塑料排水板技術
道路施工中要注意含水量過高對軟土地基產生的影響,應當合理應用塑料排水板技術對軟土問題進行協(xié)調。軟土地基存在的危害大多是軟土含水量過高造成的,在道路施工工程中,幾乎就是露天作業(yè),所以道路施工受環(huán)境影響很大,尤其含水量對軟土地基可產生致命影響。平常道路施工碰上含水率超標的時候,整個工程會因此停滯下來,主要是地基軟土沒有得到強化和加固,必須采用塑料排水板施工技術對地基進行排水處理,控制軟土地基含水量才能使道路施工工程有效進行。
2.6 預壓法施工技術
道路施工中要注意豎向排水體對軟土地基產生的影響,應當合理應用預壓法技術對軟土問題進行協(xié)調。預壓法適合用于處理高速公路的軟土地基,并且成本低、效果好,主要作用是加固地表穩(wěn)定建筑物的自重,排除地基孔隙水,然后增加軟土強度和密實度。預壓法技術適用于土壤透水和地基豎向排列的排水體,但是,施工周期過長、填土效率緩慢、填土用料量大等都是預壓法技術的不足之處。
2.7 開挖換填技術
道路施工中要注意路面滲水對軟土地基產生的影響,應當合理應用開挖換填技術對軟土問題進行協(xié)調。在施工階段,將軟土地基軟土部分全部挖除,并選用滲水性好的砂礫、石頭和粘土填充在軟土地基上。具體換填面積視情況而定,軟土厚度小于3m的可選用全部換填,即挖出全部的軟土成分,換填進去同樣質量的砂礫或者粘土;軟土厚度大于3m就要考慮作業(yè)難度,只能選擇局部填充,即挖出局部的軟土成分,換填進去同樣質量的砂礫或者粘土。
2.8 復合處理技術
道路施工中要注意軟基承載力不足對軟土地基產生的影響,應當合理應用復合處理技術對軟土問題進行協(xié)調。復合處理技術是在軟土上打樁,通過改變地基應力結構而提高樁體承載力,從而提升整個軟土地基的路面承載力。復合處理技術復合了混凝土攪拌樁技術、固土樁技術,其中混凝土攪拌技術,是采用水泥作為固化劑,用特制攪拌機攪拌均勻,向軟土地基進行噴射,然后使用攪拌軸來攪拌平整、均勻;固土樁就是粉噴樁,要操作專用的噴粉鉆機制作粉體固化劑,噴射在軟土地基上,使樁體具有高強度。
2.9 水泥板攪拌樁加固技術
道路施工中要注意飽和軟土在軟土地基產生的影響,應當合理應用水泥板攪拌樁加固技術對軟土問題進行協(xié)調。在道路施工中,水泥板攪拌樁加固技術一般用來處理飽和軟土地基,為地基進行加固作業(yè)。在道路上實施水泥板攪拌樁加固技術時,要操作特制攪拌機將水泥攪拌均勻,利用水泥固化本質,將地基深層軟土組織充分固化,提升軟土路面的承載力。
3 結語
地基是整個道路結構中最重要的部分,為了滿足地基的施工標準,往往需要對軟土地基進行加固處理,以確保提升道路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