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晉
【摘要】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衡量標準至少有四條,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法治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社會體制發(fā)生了重大改變,社會結構越趨復雜,特別是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利益格局出現深刻調整,一些社會問題也越發(fā)突出,再加之我國社會治理的相對滯后,致使各種矛盾相互交織,越發(fā)激烈,長期以來很多根本性、深層次的社會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這時,法治的重要性就突顯出來了。法治是現代文明國家的共同特征,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也是我國國家建設的重要目標。法治是現代文明國家的共同特征,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也是我國國家建設的重要目標。
【關鍵詞】法制;國家治理體制;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制度差異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所以首先我想談談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性,國家治理體制說到底是一種制度,制度是社會發(fā)展的外部規(guī)則,也可以說是國家運轉的軌道,鄧小平曾經說過:“我們過去發(fā)生的各種錯誤,固然與某些領導人的思想、作風有關,但是組織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問題更重要。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薄安皇钦f個人沒有責任,而是說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和長期性?!?/p>
談到這個我想起我最近看的一本書阿西莫格魯所寫的《國家為什么會失敗》。其中就舉了一個例子,諾加利斯城。諾加利斯由一道柵欄分割成了兩個部分。如果你站著南邊,向北望去,你就能看到亞利桑那州圣克魯茲縣的諾加利斯。那個地方一般家庭有著三萬美元左右的年收入。享受著義務教育,也有著很好的醫(yī)療服務體系,人們身體都很健康,政府提供許多公共服務,電、水、通信、衛(wèi)生等等。當然最重要的是政府還提供法律和秩序。
然而在柵欄南邊,僅僅幾英尺之遙,情況卻完全不同。索諾拉州諾加利斯的居民生活在墨西哥一個相對繁榮的地區(qū)。但居民的年收入卻大約為北邊的三分之一。其大多數成年人未受過中學教育,落后的公共衛(wèi)生條件意味著居民的平均壽命毫不意外的低于北邊的鄰居,母親們?yōu)闃O高的嬰兒死亡率擔心。而且對比最明顯的是法律狀況也很差,犯罪率很高,開公司屬于高?;顒樱坏氨粨尳俚娘L險,而且為開業(yè)所需要的許可蓋章也是歷經艱辛。他們每天要忍受政客的腐敗和無能。
從根本上來說,這是一個城市的兩個部分,可是它們之間區(qū)別明顯,為什么?它們在地理、氣候上毫無差異。文化上又起源于共同的祖先,相同的飲食結構以及相同的音樂。所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把它們分成兩部分的國境線。亞歷桑那州的諾加利斯在美國,其居民擁有美國的經濟制度,可以自由選擇職業(yè),獲得教育,也擁有政治制度,參與民主過程。而南面的鄰居卻生活在不同制度的完全不同的世界,從最根本上來講就是這兩種不同的制度給兩個諾加利斯的居民帶來了完全不同的激勵。
所以這也是我們國家提出國家治理體制現代化的緣由之一,一個好的制度體系可以帶個社會好的激勵,正如上面所講到的,一個現代化的國家制度可以充分發(fā)揮市場的作用,讓人們可以自由的投資,以市場導向為主,激發(fā)經濟活力。然而這種制度和治理能力的實現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法治。有了法治才有了保障。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衡量標準至少有四條:第一,民主化。人民成為國家政權的所有者,能夠通過合法的渠道直接地或者通過自己選舉的代表參與決策、執(zhí)行和監(jiān)督等國家治理的全過程,并擁有追究國家政權管理者責任的制度化手段。第二,法治化。國家政權的所有者、管理者和利益相關者參與國家治理的行為,都應納入法治化的軌道合法理性地進行。第三,文明化。國家治理應“更少的強制,更多的同意”“寓管理于服務之中”“更多的對話協(xié)商溝通合作,更少的獨斷專行”“更多地激發(fā)權能,更少地排斥和歧視”。第四,科學化。各類治理主體擁有更多的自主性。其中法治化是最為重要的,是一切活動的前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社會體制發(fā)生了重大改變,社會結構越趨復雜,特別是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利益格局出現深刻調整,一些社會問題也越發(fā)突出,再加之我國社會治理的相對滯后,致使各種矛盾相互交織,越發(fā)激烈,長期以來很多根本性、深層次的社會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已嚴重影響了我國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和經濟的健康發(fā)展。
因此,研究馬克思主義法治思想在社會治理中的運用和價值就顯的尤為重要。法治是現代文明國家的共同特征,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也是我國國家建設的重要目標?!稕Q定》全文中一共十七次出現“法治”和“依法治國”,并在第九部分專門闡述了建設法治中國的五個重要方面。推動法治中國建設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重要保障。只有建立法治中國,才能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制度化、規(guī)范化和程序化;建立法治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也會有制度性保障。
法治在現代國家治理中的作用主要有三:其一,指引作用。法治具有為國家治理指引目標、方向的作用。在我國目前的國家治理實踐中,法治的這一作用雖越來越受重視,但尚未得到充分發(fā)揮。影響這一作用充分發(fā)揮的因素主要是,我國目前的立法運作機制尚不完善、尚不順暢。其二,規(guī)范作用。法治對于國家治理的另一主要作用是確立治理模式和規(guī)則,規(guī)范治理行為。目前,法治的這一作用也受到某些消極因素的制約。這里有法不夠健全、不夠完善的問題,更有有法不依、執(zhí)法違法的問題。對此,必須在完善立法的同時加強監(jiān)督和問責機制。其三,推進作用。法治對現代國家治理的推進作用主要是通過創(chuàng)建治理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治理激勵機制實現的。其四,制約作用。法治對國家治理的制約作用主要是通過控制公權力濫用和腐敗、保障良政善治實現的。
在現代國家治理體系下,我覺得法治和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一對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變量。法治可以是國家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蛘哒f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就是為了確定法治在我們國家的重要地位。也可以說法治的確立加快了國家體制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度。
我們的體制改革可以借鑒國外經驗,但我國治理體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始終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要符合我國國情,不能完全照搬國外的理論、制度和方法。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探索中始終堅持的是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基于中國國情探索適合中國的治理體系,摸索服務于中國社會的治理能力,這樣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道路才會更好的向前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德 隆. 阿西莫格魯, 李增剛 譯. 國家為什么會失敗[M].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5.
[2] [美]阿克塞爾羅德. 合作的進化[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