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紅樓夢》中塑造的王熙鳳和《飄》中塑造的斯嘉麗都是性格鮮明的女性形象。兩本書的作者都是運用對比和襯托的手法突出她們的特點,以此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女性思想。但她們的人生最終都是以悲劇收場。本文對王熙鳳與斯嘉麗兩個人的悲劇的人生進行了分析。
【關(guān)鍵詞】王熙鳳;斯嘉麗;人生悲劇
王熙鳳是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中其中一位重要的人物,在中國的歷史上,《紅樓夢》是第一部以女性為主的作品。斯嘉麗是由瑪格麗特·米切爾創(chuàng)作的《飄》中的女主人公。這部作品體現(xiàn)出了美國爆發(fā)戰(zhàn)爭期間,女性生活的狀態(tài)。這兩個人物形象在某些方面存在相同點。都是在十幾歲時就已經(jīng)結(jié)婚,開始照顧家庭,與以往作品的女性形象有很大差別,她們是屬于女強人的類型。而她們的人生最終也都成為悲劇。因此,本文對她們悲劇的人生做出了比較。
一、兩者外貌與性格的比較
1、相同點
(1)她們都擁有美麗的容貌。有學者認為,王熙鳳就像一只色彩斑斕的鳳凰,而斯嘉麗的容貌傾國傾城。
(2)兩者都屬于精明能干的類型,而且具有男性化的特點。王熙鳳將賈府和寧國府管理的妥妥當當,斯嘉麗也把農(nóng)場還有木材廠管理的很好。王熙鳳的家庭是洋務家庭,封建思想對她的影響比較小,而王熙鳳從小也被當成男孩子撫養(yǎng),挖掘出了她內(nèi)在的男性氣質(zhì)。斯嘉麗則是因為被當時的文化和戰(zhàn)爭所影響,引發(fā)了她的男性氣質(zhì)。
(3)兩者都喜歡錢,不惜使用卑鄙手段獲取錢財。她們非常愛錢,只要是能得到錢,即使是讓她們?nèi)⑷怂齻円膊粫芙^。
2、不同點
(1)兩者在性格和品質(zhì)上有很大差別。王熙鳳的性格比較脆弱,斯嘉麗比較堅強。王熙鳳在清楚的知道賈府的情況后沒有為拯救賈府采取措施,只想著保全自己的利益。而斯嘉麗有著積極的心態(tài),遇到再困難的問題,都會鼓勵自己,永遠充滿希望。王熙鳳雖然給人感覺是熱情爽朗,但卻做出一些陰狠毒辣的行為,最終壞事做盡,自己的人生也落得悲慘的結(jié)局。斯嘉麗雖然外表冷漠,但緊要關(guān)頭愿意幫助別人。
(2)兩者在愛情與婚姻上的差別。處在封建社會時期,王熙鳳無法選擇自己的婚姻,而且當時女性的地位比較低。斯嘉麗為了追求愛情,勇敢的放棄上流生活。王熙鳳希望獨占丈夫的感情,但當時的社會無法滿足她的愿望。她的婚姻最終成為悲劇與當時社會的文化有密切關(guān)系。而斯嘉麗的婚姻會變成悲劇是因為她自身的驕傲和虛榮造成的。
(3)兩者對傳統(tǒng)的反抗程度不同。王熙鳳雖然表現(xiàn)出對封建禮教的反抗,但最終仍然選擇妥協(xié),接受丈夫納妾,不敢踐踏丈夫的權(quán)利。而斯嘉麗敢于徹底的反抗傳統(tǒng),她勇敢的追求自我,不愿意再受任何約束。
(4)兩者所處的社會和當時的文化具有差別。王熙鳳只能在賈府之內(nèi)發(fā)揮權(quán)力,無法與外界作斗爭。而斯嘉麗面對各種困難都能迎難而上,不受世俗的約束,想一切辦法去解決問題。她們自己所處的時代不同,使得她們最終命運也不相同。
二、作品中女性意識的比較
王熙鳳與斯嘉麗的人物形象都不屬于傳統(tǒng)的女性溫柔賢惠的形象,她們擁有的才能、自身的性格、使用的手段和對金錢的熱愛,都體現(xiàn)出她們內(nèi)心的女性意識在慢慢覺醒。王熙鳳與斯嘉麗都會傳統(tǒng)的封建思想進行了反抗,她們不愿意再遵守封建禮教的約束,希望能夠改變在男尊女卑的社會背景下自己在婚姻中的地位,她們在管理方面擁有高超的才能,這些在王熙鳳與斯嘉麗的身上都有所體現(xiàn)。雖然她們所處的時代背景不同,社會文化也不同,但她們內(nèi)心萌發(fā)的女性意識都表示了對提高女性地位的渴望,對當時的社會來說,王熙鳳與斯嘉麗就是在背叛當時的傳統(tǒng)文化,她們內(nèi)在的自我意識以及對社會的反抗精神都體現(xiàn)出女性意識給她們帶來的影響。
王熙鳳與斯嘉麗所表現(xiàn)出來的叛逆也體現(xiàn)出了她們對于話語權(quán)的渴望。中國傳統(tǒng)的女性形象幾乎都是沒有話語權(quán)的,但王熙鳳不同,她潑辣的性格讓她渴望擁有說話的權(quán)利,斯嘉麗也是,她也在不斷的追求話語權(quán)。在賈府,王熙鳳的存在改變了以往話語權(quán)掌握在男性手里的狀況,她將話語權(quán)牢牢的抓在自己手里,所以她敢大聲呵斥賈府內(nèi)的下人,敢去在外面放高利貸賺錢。斯嘉麗則是用一種違背傳統(tǒng)的方式為自己獲得話語權(quán),為了能夠賺到更多的錢,她敢于跟男人競爭,讓自己在經(jīng)濟上能夠獨立,因此,她才能掌握真正的話語權(quán)。
三、王熙鳳與斯佳麗的婚姻悲劇的比較
王熙鳳與斯嘉麗雖然處在不同的社會背景下,但她們都屬于女強人的類型,這與她們所處的社會、家庭環(huán)境以及自身的因素具有密切的聯(lián)系。首先,她們當時所處的社會比較動蕩不安。其次,家庭的教育對她們造成了影響,讓她們都對權(quán)力產(chǎn)生了留戀,她們爭強好勝,對金錢、男人、權(quán)力的占有欲很強,都是把自己作為中心。再次,她們自身的性格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這三個方面是造成她們的婚姻成為悲劇的主要原因。雖然她們兩個人的婚姻最終都是以悲劇收場,但存在一個很大的不同,王熙鳳的婚姻變成悲劇主要是當時的社會文化造成的,而斯嘉麗的婚姻成為悲劇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她自身的性格。
王熙鳳最終的婚姻以悲劇收場當然與她自身的因素也有關(guān)系,但社會文化才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她所處社會的環(huán)境造成了她的悲劇。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為她所寫的判詞“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就已經(jīng)預示了她的悲劇結(jié)局,而縱觀整本書,不難發(fā)現(xiàn),當時社會封建的夫權(quán)制度以及族權(quán)制度對她的婚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注定了她的婚姻成為悲劇。在那時候的封建環(huán)境下,人們的思想觀念都是男人可以娶妻納妻,而女人必須遵守三從四德。賈府里所有的女人都認同這樣的道德準則,毛病愿意去執(zhí)行。
在封建的社會里,女性的地位十分低下,與男性相比,女性就相當于男性的附屬品,女性只是一個家庭中生兒育女的工具。
與王熙鳳相比,斯嘉麗雖然出身不顯赫,但還算的上高貴,她的母親是一位法國貴族的后裔,她的父親是一位愛爾蘭人,她既擁有母親的優(yōu)雅,也繼承了父親的粗野。斯嘉麗的母親埃倫還有黑媽媽在她小的時候就以淑女的標準來要求她,但在她的性格里,更多的是父親的血統(tǒng)。斯嘉麗喜歡騎馬,還會爬樹,與塔爾頓兄弟是一起長大的好伙伴。斯嘉麗與王熙鳳在性格上有一些相同的地方,就是她們兩都會有一些男性的氣質(zhì)。她的性格決定了她在面對未來時,能夠勇敢的和命運做出斗爭。但這樣的性格也會導致她的婚姻成為悲劇。
斯嘉麗經(jīng)歷過三次婚姻,而且三次婚姻最終都以悲劇結(jié)尾,這與她的性格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她任性、驕傲自大、有著不切實際的想法。在她的身上,可以發(fā)現(xiàn)對自由的追求,也能看出她敢于承擔家庭負擔的勇氣。雖然故事的結(jié)尾為斯嘉麗留下了一線希望,但從整本書來看,斯嘉麗經(jīng)歷的三次婚姻確實是不幸福的。
四、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王熙鳳與斯嘉麗兩者的人生雖然都是悲劇,但主要的原因是不同的。王熙鳳的家庭雖然是貴族,但已經(jīng)面臨沒落,而封建社會對夫權(quán)和族權(quán)的重視導致王熙鳳沒有強硬的靠山,從而導致她的婚姻成為悲劇。她無法選擇自己的婚姻,也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受當時社會文化的影響,加上自身消極、狠毒的性格,最終人生變成悲劇。斯嘉麗所處的是奴隸制面臨解體,新興的資產(chǎn)階級開始萌芽的時期,她性格積極,敢于追求,她經(jīng)歷的三次婚姻全是自己選擇的,并且是自己主動追求的,雖然結(jié)局也都是悲劇收場。她的人生悲劇是因為她高傲的性格和虛榮心造成的。
【參考文獻】
[1] 宋西慧. 王熙鳳與郝思嘉的性格及其形成淺析[J]. 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2).
[2] 黃林濤. 王熙鳳與斯佳麗性格比較[J]. 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 2010(28).
[3] 劉麗麗. 亂世佳人與金陵辣釵——王熙鳳與郝思嘉形象異同探源[J]. 時代文學(下半月), 2010(08).
【作者簡介】
侯玲(1976—),女,山東平邑人,本科學歷,臨沂大學費縣分校教師,主要研究方向:比較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