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禮
讀晚清名臣張之洞的生平經歷時,看到一段介紹:1879年(光緒五年),張之洞補國子監(jiān)司業(yè),補授詹事府左春坊中允,轉司經局洗馬。讀到這里,不經心生疑竇,洗馬到底是個什么官呢?其實,洗馬是執(zhí)掌圖籍的文官,官級為三品,俸祿為六百石(一石相當于一百二十斤,六百石就是七萬兩千斤)。
關于洗馬的由來,《韓非子·喻老》記述得比較詳細:“句踐入宦於吳,身執(zhí)干戈為吳王洗馬?!币馑际钦f,越王勾踐來到吳國,身披鎧甲,手拿兵器,為吳王夫差開路。清代教諭王先慎解釋說:“洗、先,古通。謂前馬而走?!?/p>
洗馬又稱太子洗馬,秦漢時期為太子的侍從官,出行時作前導,后為輔佐太子,是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員。東漢時有十六個名額,晉代減為八人,負責的事務也不同于以往,主要掌管圖籍。南朝梁陳改太子洗馬為典經局洗馬,掌管文翰,職務與漢代洗馬不同,名額為八人,多任用士族。北齊時稱典經坊洗馬,名額縮減為二人。隋朝更名為司經局洗馬,其他不變。唐代沿襲隋朝的稱呼,僅唐高宗時改稱為司經大夫,其職責仍為掌管書籍。雖然清朝沒有太子官屬,但仍保留了洗馬官名,隸屬于詹事府,為從五品官,而到了清朝末期,洗馬一職被徹底廢除。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官名時,洗不得讀xǐ,而讀xiǎn。由于洗(xiǎn)馬和洗(xǐ)馬形同意不同,于是經常有人嘲笑“洗馬”為洗馬的官。明代大臣劉定之升為洗馬官,有一天上朝時,他遇到少司馬王偉。王偉取笑劉定之說:“皇宮里的馬很多,你得一匹一匹地洗?!眲⒍ㄖ鸬溃骸昂沃够蕦m的馬,各位司馬如果臟了,我也要洗洗?!彼抉R為兵部尚書的別稱,劉定之巧妙地加以利用,聽到的人都大笑不已。
洗馬一職,位雖不高,卻十分榮耀。歷史上很多名人都曾做過洗馬,如唐朝知名政治家魏征,早年就做過太子李建成的洗馬官,后來官至宰相,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西漢名臣汲黯也曾擔任過太子洗馬,后來位列九卿,被漢武帝稱為“社稷之臣”;西晉著名文學家傅咸同樣擔任過太子洗馬,他為官清廉,疾惡如仇,敢于直言進諫,曾上疏主張裁并官府,唯農是務,并力主儉樸,說“奢侈之費,甚于天災”。由此可見,能擔任洗馬之職的人多是德才兼?zhèn)涞哪苋恕?/p>
(本文選自:知識窗 2016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