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貴梅
[摘要]黃瓜是我們古交市近年來日光溫室中栽培最普遍的蔬菜,其面積約占日光溫室蔬菜的50%以上,平均每畝產(chǎn)值可達虱或超過萬元。供應期逐漸延長,為解決蔬菜周年均衡供應,作出了積極貢獻。但是由于缺乏適宜品種,栽培管理粗放,以及病害嚴重,致使產(chǎn)量不穩(wěn)。為實現(xiàn)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必須認真研究其栽培技術(shù)。
[關(guān)鍵詞]黃瓜 古交市邢家社鄉(xiāng) 冬春茬栽培技術(shù)
[中圖分類號]S64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650(2016)03—0154—02
1引言
黃瓜是一年生慢性草植物,以幼嫩的果實供食。生食、熟食、鹽漬和醬制,各具風味、深受廣大群眾愛好。黃瓜性喜溫暖,不耐寒冷。黃瓜對光照的要求比其它瓜類低,較耐弱光。黃瓜屬淺根性植物,根的木栓化比較早,再生能力弱.較易感染枯萎病。為了預防黃瓜枯萎病和疫病,增加黃瓜抗低溫能力,提高黃瓜的產(chǎn)量,目前菜農(nóng)多采用嫁接方法栽培黃瓜。由于冬春茬黃瓜產(chǎn)值高,經(jīng)濟效益好,菜農(nóng)大多選用這種茬口安排。
2黃瓜栽培技術(shù)綜述
2.1品種選擇
冬春茬黃瓜定植較早,當時溫度低,中、后期病較重。為爭得早熟豐產(chǎn),必須選擇具有耐寒、早熟、豐產(chǎn)且具有較強的抗病性,如津研系列、津優(yōu)3號、津雜2號中農(nóng)12號等。
2.2適期播種培育壯苗
每年10月冬春茬日光溫室栽培開始播種,第二年1—2月開始采收,春末、夏初結(jié)束,目前育苗多采用靠接法進行嫁接。具體栽培方法如下:
2.2.1配制營養(yǎng)土、設置苗床
配制營養(yǎng)土、設置苗床作為育苗的最基本工作,必須要得到保證。如果是嫁接黃瓜,則要設置3個苗床,分別用來做黃瓜播種床,黑子南瓜播種床以及栽植嫁接苗的苗床。所有的苗床都以鋸末、沙土、稻谷殼或營養(yǎng)土進行混合來制成培養(yǎng)土,配好后做成適宜的培養(yǎng)苗床,一般做成南北向、寬1.2米左右、厚8-10厘米左右的苗床。
2.2.2浸種催芽
種子如果要進行嫁接,則要在種植前采取浸種催芽,來促進嫩芽盡快出土,并保證砧木和接穗在最適嫁接期內(nèi)。通常使用溫水進行浸種,保濕水溫達到55℃時,放入種子寧不斷攪拌,如果水溫下降,則需要加入一定的熱水,來維持溫度,大約20min后,加入涼水來降溫,降至25℃左右,這個溫度下再浸泡6-8h,而黑籽南瓜則需要浸泡8-12h。
浸泡好種子后,需要用清水進行2—3遍的淘洗;然后撈出控去水分,再晾一下;還要用已經(jīng)消過毒且浸濕的紗布包裹好;最后要選擇溫度、濕度適宜的環(huán)境中進程催芽。黃瓜完成整個催芽的過程需要36h,而黑籽南瓜則需要6-48h,直到全部種子出芽才能實施播種。
2.2.3播種
通常是在10月的中、下旬進行播種,且黃瓜要比黑籽南瓜早播5-7d。在播種前,要對苗床的營養(yǎng)土澆足水,并按黃瓜種距3cm,黑籽南瓜種距5cm,進行合理均勻的播種,種后要對黃瓜蓋潮濕土1cm,對南瓜蓋潮濕土2cm蓋,最后為了保持生長所需要的溫。濕度,需要覆蓋地膜,并避免燒苗。
2.2.4嫁接方法
當黑籽南瓜真葉初展開時,當黃瓜的第一真葉長的大小就像5分硬幣時,此時最適宜嫁接。在嫁接時要將砧木與接穗一同拔起,并使用刀片出去砧木的生長點,注意在處理時一定要輕,以防對其造成傷害。在砧木的一側(cè)原生長點以下1cm處自上而下斜切0.6-1cm的切口,斜度應與下胚軸軸心線呈30-45°角,深達莖粗的三份之二處,在接穗子葉的正下方1.5cm處自下而上斜切0.6-0.8cm的切口,斜度應于下月胚軸軸心線呈20-30°角。然后把接穗直接插入砧木的切口中,必須讓使兩者互相銜接,并馬上用接口固定夾進行固定,載苗時應使接口離開床2m以上。砧木和接穗的根應隔開一定距離,以便于接穗成活后切斷下胚軸時操作。
2.2.5嫁接后的管理
A.接口愈合期的管理嫁接后10d是接口的愈合期,這一期要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愈合的溫度和濕度條件,同時要充分防止蟲害的發(fā)生。具體環(huán)境條件如下:
溫度:適宜的溫度22-28℃,加快接口愈合。嫁接后要蓋小拱棚,保持溫度,并在前兩天遮光,以后每天多見光。
濕度:要保持空氣相對濕度在90%以上使接穗和砧木不致萎蔫。但也不是越高越好。如果相對濕度過高,結(jié)出的水滴流到嫁接的口上,就好導致接口霉爛和嫁接苗死去。所以濕度過高時應適當放風。
B.接口愈合后的管理接口愈接后,應適當降低空氣相對濕度,并增大晝夜溫差,進行壯苗鍛煉。一般白天氣溫要保持在25-30℃,夜間10-15℃。另外,應做好以下幾項工作;第一,做好苗期病害防治工作,發(fā)現(xiàn)病害及時噴藥。第二,斷根,12—15d后接口愈合后應及時切斷接穗的下胚軸,使其依靠砧木生長,先剪斷幾棵,發(fā)現(xiàn)苗打蔫可推遲幾天。第三,去除假成活苗和未成活苗。第四,除去接口固定夾。時間要恰當,不宜太早,通常在定植吊蔓后進行,太早可能會導致接口斷裂。
2.3定植
黃瓜嫁接后25-30d,達到3葉1心時即可定植。在定植前,要提前施加腐熟的有機肥,基肥一般每畝要施加7000-8000kg,在施肥時要把有機肥鋪撒均勻,并深翻40cm且整平。通常定植最好是選在晴天,行距采取大小行方式,大行距80m,小行距50m、株距25-26m、壟高10-13m。苗子載好后,相距較近兩壟覆蓋在一幅地膜下。然后,通過覆蓋在地膜之下的小壟溝澆一次水。膜下暗灌可減少水分蒸發(fā),并使空氣中的溫度逐漸下降。
2.4定植后的管理
2.4.1緩苗后以促根控秧為中心,溫度管理上適當加大晝夜溫差。根瓜采收前一般不進行追肥、灌水、當根瓜坐住后,視天氣情況及土壤墑情酌情在膜下澆小水。當黃瓜秧長到7葉以上時,應及時用塑料繩子吊蔓,同時摘除砧木萌芽、雄花、卷須等。
2.4.2結(jié)瓜期管理從黃瓜根瓜開始膨大到盛瓜期,此期既長莖葉,又要開始大量結(jié)瓜。澆水量應比前期多。通過多澆水以保證植株和瓜條的生長。其澆水原則是每次水量均勻,不可忽大忽小。以免形成畸形瓜。一般每4-6d澆一次。
2.4.3回頭瓜期管理黃瓜從盛瓜期至拉秧,應以促進植物生長為主,適當調(diào)整植株的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平衡,防止營養(yǎng)生長哀弱,延長結(jié)瓜期。此期應控制澆水,一般6-8d灌水、追肥一次、以追施尿素和鉀肥為主,葉面用0.2%磷酸二氫鉀直接噴灑植株的葉片正反面,有利肥料吸收。
此期還要注意霜霉病的防治,發(fā)病初期,用百菌清煙劑,用25%甲霜靈800倍液噴霧,5%的速克靈1000倍液噴灑。同時也應注意蚜蟲、白粉、美洲斑潛蠅等害蟲的為害。可用900A敵百蟲1000倍液、20%砒蟲啉1000倍液噴霧防治。
2.4.4采收冬春茬黃瓜根瓜盡量早采收、防止墜秧,一般以瓜長20-23cm、皮色鮮亮、瓜頂帶花時采收。在結(jié)瓜前,由于溫度太低,導致其生長緩慢,通常是3-4d進行一次采收.后期,隨著溫度的逐漸升高,以及肥水及時補充,轉(zhuǎn)變?yōu)橐?d采收一次.最后進入結(jié)瓜盛期,需要每天采收一次。
3總結(jié)
我市冬春茬黃瓜嫁接栽培仍然處在一個起步階段。菜農(nóng)技術(shù)不夠成熟,因此,加強黃瓜嫁接栽培技術(shù)的研究和推廣,對于我們邢家社鄉(xiāng)蔬菜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有重大意義。不僅能夠增加菜農(nóng)收入,促進農(nóng)村經(jīng)濟發(fā)展,而且能夠促進社會新農(nóng)村建設,具有良好的社會和經(jīng)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