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耀田
蘇霍姆林斯基說:語言是智力發(fā)展的基礎,也是所有知識的寶庫。我們認識世界、吸取知識、開闊眼界,與人的交往都要憑借語言進行。語言教育是專門的語言活動,同時語言也是早期教育的基石。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和關鍵的時期,心理學家的研究證明:對幼兒的語言教育要越早越好。為了提高幼兒語言教育的實效,下面我從語言教學活動和日常生活淺談一下怎樣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
一、自身語言素質的提高
教師要想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就要加強自身的語言修養(yǎng),為幼兒學習語言樹立榜樣。幼兒學習語言的基本方法是模仿,老師是最直接、最有權威的模仿對象。所以老師的語言一定要做到發(fā)音準確規(guī)范、簡潔明了、生動有趣,也要有一定的文學修養(yǎng)。例如,我和老師們經常切磋學習兒歌的朗讀,哪里的音讀不準,哪些是重音,哪里又該怎樣讀,我們一遍又一遍,反復練習,這樣在教學中教師的語言就準確無誤,要讓優(yōu)美的語言滲透在幼兒幼小的心靈。還有,利用錄音機,多媒體等等,多讓孩子用心用耳去聽,老師和小朋友共同學習,共同提高。在與幼兒的語言交往中,教師要及時調整活動的內容和方法,啟迪幼兒進行思維交流。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我深刻認識到幼兒語言的培養(yǎng)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一個長期的、不懈的探索過程。教師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思維去思考、去表達自己的思想。
二、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葉圣陶說:“語言是思維的定型,思維是語言的基礎?!?。從幼兒感興趣的東西和樂于做的事來說。每個幼兒雖小,可他們也有的喜歡的事,只要我們讓他們大膽表現(xiàn)自己,鼓勵孩子多說,多練,把孩子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那些會說的先說,讓他們起帶頭作用。 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幼兒的語言積極性,把幼兒思維語言發(fā)展的定向性,轉變?yōu)槎嘞蛐浴⒆兺ㄐ?,為培養(yǎng)幼兒高水平的語言表達能力提供廣闊的思維空間。
1.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的語言氛圍。?有了寬松、愉快的氣氛,孩子才想說、敢說,并且感受到說的快樂。當然,寬松并不就是讓幼兒隨意發(fā)言,而是讓孩子感到沒有壓力、不強調對錯與好壞,做到“理解接納,支持鼓勵”。?例如:課前幾分鐘,我都讓小朋友說幾句話,自己做過的,喜歡的,看到的等等都可以說,中班有個小朋友叫小泉,周末喜歡坐在爸爸的拖拉機上,跟著爸爸去工作,他說;“我爸爸剛買了一臺新的施肥機,把施肥機掛在拖拉機后面就行了。生物肥放在漏斗中,肥料就能順著耙刀落到地里。施肥時要把車窗關好,要不然很灰塵,全身都是粉塵。”這是一個五歲左右男孩的所見所聞,讓我們老師和小朋友受益匪淺,能說出許多新鮮的詞語,耙刀,生物肥,做工時要把車子的窗子關好等等,他說的開心,有樂趣,我們聽得也入迷。
2.鼓勵幼兒想說、敢說、會說
(1)讓孩子想說。依據(jù)幼兒好表揚,喜歡小禮物的特點,用激勵的方式使幼兒產生想說的欲望。平時在上課時,我對于能積極發(fā)言的幼兒,獎勵一朵小紅花,或是一個笑臉,并以熱烈的掌聲鼓勵,對于那些不愛發(fā)言,有點內向的有孩子來說,不要急于求成,只要他舉手,都給機會發(fā)言,并摸摸他的頭或擁抱一下等給予肯定。一步一步地去引導,幫助其克服膽小害羞,最終達到與他人交流的目的。
(2)讓孩子敢說。其實有些孩子不是不想說,而是不敢說,因此我們通過為幼兒提供多種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消除幼兒獨立表現(xiàn)的恐懼感,增強幼兒大膽表現(xiàn)的欲望。如開展“兩人背誦兒歌”、“手指游戲”、“四人小組自由交談”等活動,使幼兒把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通過自己的語言說出來傳達給周圍的人,與他人一起分享快樂,同時培養(yǎng)了幼兒傾聽的習慣,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讓孩子會說。在孩子想說、敢說的基礎上,我們就要引導孩子會說話,也就是把要說的話講清楚、講完整,講得生動、貼切些。怎樣去引導呢?比如:當我們在課堂上如何引導孩子認知觀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細雨微風的春天,酷熱暴雨的夏天,我們有目的的去引導他們,有時效果甚微,或許比不上他們自己在嬉戲玩耍中看到自己喜歡的說得精彩。例如,在一節(jié)自由活動課中,幾個小男孩在樹下追追跑跑,玩得不亦樂乎,小明跑來跟我說:“老師,快來看,小鳥的爸爸媽媽?!蔽倚χ鴨査骸澳阍趺粗滥兀俊彼f:“爸爸媽媽的個頭大,身子大大的,它還有幾個兄弟姐妹呢?!被顒诱n結束后,我讓小明在班上說了剛才的所見所聞。班里的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這樣幼兒把觀察到的、想象到的東西及時地說出來,發(fā)展了口語表達能力??傊?,要利用日?;顒拥挠幸尜Y源,抓住契機,引導幼兒學習和發(fā)展語言。
三、語言教育滲透各科教學
語言教育實際上和其他教育是一種互為基礎、互為聯(lián)系、和互相促進的關系。語言教育不僅是語言課教師的責任,而且是各科教師的責任。在各科教學中,幼兒語言的發(fā)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等其他方面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因此,各科領域的教育是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游戲教學是幼兒園教學的主心骨,不論是課堂游戲還是戶外游戲都要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之中,充分地表露自己的情感,要求幼兒不僅要動起來,而且要進行交流,了解游戲環(huán)節(jié)及游戲的目的所在,達到游戲的結果,從而獲得語言的發(fā)展。比如在角色游戲中,分配角色是關鍵,教師在分配角色時要反復強調角色名稱,如在貓捉老鼠比賽游戲中,哪些孩子扮老鼠,哪些孩子扮演小貓,請每個幼兒說說自己在游戲中扮演什么,主要是做什么。
幼兒語言的發(fā)展應滲透在音美教學活動之中。如在音樂活 動中,讓幼兒邊聽音樂邊聯(lián)想感覺到了什么?然后用語言描述出音樂旋律所表達的意境及自己的感受。說說自己感受到了什么?如:唱《六一,六一》這首歌,幼兒就會說:“我感到開心極了,爸爸媽媽來了,我們穿上漂亮的衣裳,在幼兒園里唱歌跳舞?!痹诿佬g活動中讓幼兒用語言講述自己繪畫的內容,并說說繪畫中自己用什么顏色來畫樹葉的形狀,有點樹葉是長形的,有的是圓形的,還有的細細的,像針線一樣,幼兒就會七嘴八舌地說等等。這樣能充分發(fā)揮幼兒思維想象力,讓幼兒在輕松愉快、自然的氛圍中發(fā)展語言能力。在講故事課上,利用多種方法講故事。如:模仿編故事;改編敘述方法;擴編故事等。教具的切入,能吸引幼兒學習,調動幼兒學習的興趣。根據(jù)活動內容以及以往的教學經驗,所以我在教學開始時利用幼兒有意注意比較集中的時候講故事,并提出簡單的問題讓幼兒回答,使幼兒初步了解故事,然后在幼兒有意注意減弱的時候切入教具來吸引幼兒,讓幼兒上臺演一演,活躍課堂,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從而加深幼兒對整篇故事的理解,語言表達也得到相應得提高。
四、輕松愉快學語言
把幼兒學語言的語言環(huán)境開放到課堂以外,讓家長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到多姿多彩的社區(qū)中去結伴玩耍,去散步,去旅游。讓小孩多看,多聽,多說。父母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讓孩子擴大視野、增加經驗,培養(yǎng)和提高觀察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讓孩子會看,會說,會想。開放的口語訓練,對啟發(fā)幼兒說話的興趣會有很重要的作用。班上的一個小女孩跟著爺爺和奶奶去北京旅游,回來后拿了一個光盤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她像一位解說員一樣,一邊指著圖片,一邊告訴我們這是北京的故宮,天壇,頤和園,長城,小朋友目不轉睛地看著,聽得津津有味,由此可見,豐富的生活,才能有豐富的語言??傊?,在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時,要把握每個幼兒的實際,針對性地對幼兒實施教育,從而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