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延萍
1977年,我24歲,已經(jīng)在一家水泥廠當了七年的工人,可是當恢復高考的消息傳來時,我同樣激動得徹夜難眠。上大學是人生多么美好的愿望?。】上г谶@之前,我們這批意氣風發(fā)、渴望知識、渴望學習的年輕人卻被無情地阻擋了。
可以說,在恢復高考前,我們的命運和前途,從來就不由自己掌握?;謴透呖际俏覀兊拿\和前途由自己擺布的第一次機會,我的激動可想而知。但激動過后,我又不得不理智清醒地看到,高考如同一座高峰橫亙在我面前。因為大學已經(jīng)十年未招考了,被耽擱而又渴望上大學的青年少說也有上千萬,而在這上千萬的青年中,我這一屆初中生又是上學最少的,要想考上大學,無疑難上加難。
我的很多同伴都在激動一陣后理智地放棄了,而我卻心有不甘,非要沖一下。我立即寫信回家,叫在省城的哥哥幫我找復習資料。哥哥在回信中勸我選擇放棄,我卻表示無論如何也要參加高考。當我拿到復習資料后,確實感到了困難,高中的數(shù)學對于我這個小學生來說,簡直像天書,根本看不懂;而高中語文中的古文修辭對我來說也是似懂非懂;我們這里又是三線工廠,遠離城市,沒有老師輔導;離高考僅有兩個月的時間,我只有選擇放棄數(shù)學,專門復習我看得懂的歷史地理。
白天,我還要當我的電焊工,爬高上低,累得精疲力竭;晚上,我就抖擻精神,找個安靜的地方堅持復習。就這樣鏖戰(zhàn)了兩個月。
其實一走出考場,我就知道自己落榜了。但是我一點也不后悔,仍然保持著那份激情,那份進取的心。因為通過高考,我明白,自己的命運從此可以通過拼搏進取去改變。此后,我每天晚上照樣自學,只是改變了方向,開始自學自己喜歡的文學創(chuàng)作。
從80年代起,我創(chuàng)作的文學作品開始見諸報刊。1985年,我因文藝創(chuàng)作上的成績,被作為文藝人才調(diào)到了市群眾藝術(shù)館。1987年,我加入了作家協(xié)會。1990年,獲得“全國自學成才”證書。之后,我還出版了幾部著作,并被聘為一家雜志社的主編。
我想,我的任何成就都源于我參加的那一次高考。高考沒有失敗者,我因此而成為新征程的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