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影
伴隨著一陣陣眩暈,五歲的美國小姑娘安妮·戈茨丹克劇烈地嘔吐起來。到了下午,她左腿猶如刀割,甚至沒辦法靠自己的力量坐起來。
“我懷疑這是小兒麻痹癥。”家庭醫(yī)生對焦急的父母說。這似乎不可能。這年春天,全美有12萬名兒童接種了卡特實驗室的脊髓灰質炎疫苗,安妮就是其中一個。
在安妮的身體里,疫苗的病毒失去了控制。安妮的右腿永久癱瘓了,在以后的人生中,她只能依靠拐杖和輪椅生存,還需要不斷移除因為癱瘓而壞死的組織。
這場瘟疫是人為的
她遇到的,是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事件之一。那是1955年春天。那批脊髓灰質炎疫苗令四萬名接種者染病,連帶傳染了一萬人。最終,164人永久癱瘓,5人死亡。
這一事故使不少美國人拒絕注射疫苗。
事故發(fā)生兩年后,安妮坐上了原告席。這是此后極大影響疫苗管理流程的戈茨丹克訴卡特實驗室一案。
安妮所遭遇的病痛,并非俗稱為“惡魔抽簽”的合格疫苗引發(fā)的嚴重不良反應,也不是與疫苗不相干的偶合反應。
事實上,事故發(fā)生后不到一個月,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前身———流行病信息服務部(EIS),就展開了針對卡特事故的調查。
調查組收集了這年春天所有小兒麻痹癥的病例,還將感染情況與前五個春天的情況進行對比。他們發(fā)現(xiàn),所有發(fā)病者接種的疫苗,都來自同一家公司———位于加州伯克利的卡特實驗室。
后來回顧,危機早在一開始就有跡象顯露。
不止一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當時,醫(yī)學家索爾克編制的《疫苗生產注意事項》有55頁長,而卡特實驗室分發(fā)給各個生產商的注意事項只有5頁長,標題就是《最低標準》。
監(jiān)管的實際效率值得懷疑。法律并不強制要求制造商告知政府哪一批疫苗沒有通過安全測試。這樣,只要制造商不提交有問題的疫苗植株,政府就根本不知道有這么一回事兒。
疫苗執(zhí)照的審核也被一種倉促的熱情裹挾了。評估會在密歇根州一間香煙味兒嗆人的酒店房間里舉行。直到下午快3點鐘,評委才全部到齊。沒有人提前看過審批報告,而他們被要求傍晚拿出決策來。
五家實驗室的疫苗執(zhí)照都審核通過。當天晚上,全國各地的診所陸續(xù)收到裝有疫苗的紙盒,上面標注著“加急”。
隨后,在自己家里,安妮完成了脊髓灰質炎疫苗的接種。這種由醫(yī)學家索爾克研發(fā)的疫苗剛剛獲得接種執(zhí)照,在大學工作的父母毫不猶豫地選擇為女兒做好準備。小姑娘并不知道命運已經在那一刻轉折,心里還惦念著長大后做個獸醫(yī)的夢想。
“這場瘟疫是人為的?!焙髞?,傳染病學家保羅·奧菲特在《卡特事故:世界上第一例脊髓灰質炎疫苗如何導致疫苗恐慌》里,給這段往事寫下這樣的結論。
悲劇絕不能漠然接受
這件事如何定案,陪審團整整討論了28天。最終,安妮獲得14.73萬美元的賠款。陪審團裁定,這起事故的罪魁禍首是負責監(jiān)管的國家衛(wèi)生研究院。而卡特實驗室雖然在疫苗的研制中并無失職,仍需要對疫苗的不良反應負責。
此后再有疫苗不良反應發(fā)生,受害者都可以援引這次的判決,要求疫苗生產企業(yè)賠償,而無需證明它在生產過程中失職。從此,“無過錯責任制度”(即“嚴格產品責任制度”)被建立起來。更多疫苗受害者的索賠之門被這場訴訟打開。
此外,一個嚴格的疫苗監(jiān)管體系建立起來。
1990年,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與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共同建立了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tǒng)。不論是醫(yī)護人員、疫苗生產者還是疫苗接種者,不需要任何門檻,隨時能向這一系統(tǒng)報告疫苗接種不良事件。通過這一系統(tǒng),還能隨時查詢問題疫苗的同批次產品。
但公眾們沒有想到的一個問題出現(xiàn)了:該裁決增加了疫苗生產企業(yè)潛在的賠償責任,它們不愿意在疫苗生產上投入了。第二年,流感疫苗的短缺危機爆發(fā)。
針對這種情況,美國國會1986年通過《國家兒童疫苗接種傷害法案》。這為兒童時期接種疫苗而致傷的人們獲得救濟確立了法律依據(jù),疫苗生產企業(yè)的壓力減輕了。
兩年后,《國家疫苗傷害賠償計劃(NVICP)》通過并實施,為受害者提供簡捷的索賠程序。疫苗不良反應的受害者只需要填寫表格就能進入索賠程序,并不需要走法律程序。至今,NVICP已經覆蓋了所有由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推薦的對兒童常規(guī)實施的疫苗。
距離卡特事故已過去60年。如今,美國疫苗獲得批準需要整整一年,支持材料足足有6000頁。在疫苗不良反應事件報告系統(tǒng)下,一支疫苗安全團隊隨時待命,以便作出快速反應。市場上任何疫苗一旦被認定對公眾有實質危害,就會被責令召回或下架。與此同時,任何違規(guī)操作都可能觸發(fā)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檢查機制,令疫苗生產商付出高昂的代價。
疫苗事故導致的殘疾,擊碎了安妮的獸醫(yī)夢。但在隨后的歲月里,她利用補償款上了大學,成為一名教授。如今,她和丈夫、女兒居住在一間滿是書架的房子里,養(yǎng)著兩只寵物狗、四只貓和一條蛇。她幸存了下來,掙脫了與命運的錯誤纏斗,追上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