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姍 張艷俠
摘 要:隨著知識、信息地不斷更新,新課改理念越來越深刻烙在人們的心中,尤其是教育者。新課改,它強調要促進學生全面、自主、有個性地發(fā)展。因而,全國“萬校一書”的課程體系、“萬人一面”的培養(yǎng)方式,肯定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由于教學理念的轉變,教學模式也得不斷地更新。但無論怎么上課都離不開課堂教學。那么怎樣發(fā)揮課堂教學的空間作用,為學生提供一個訓練、提高、發(fā)展,展示自我的輕松、和諧、積極、向上的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這是我們施教者應該積極探討的問題。
針對課堂教學的特點,如何讓課堂教學活起來,教活,學活,培養(yǎng)出鮮活的、有時代特色的現(xiàn)代化人才,是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的最終追求?;诖?,通過查閱各種資料和我在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有以下一些不成熟的構想。
在有些課堂教學中,常顯現(xiàn)出許多弊端,如漠視學生的能動意識,不為學生創(chuàng)設活動時空條件等。這些顯然與《課標》所提倡理念、精神相違背。課堂的中心目標是促進學生的有效發(fā)展,因此而言,我們的課堂教學必須真正成為學生發(fā)展的天地。如何實現(xiàn)這一目標,我認為先決條件應該是讓學生在課堂中“活”起來。
“活”起來,即不呆板,不被動,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那怎樣才能是學生在課堂中“活”起來呢?下面就談點自己的看法。
一、巧設民主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教師想要營造一個民主、平等的教學情境,首先就要教師以微笑的面容、親切的話語、飽滿的激情去感化學生、親近學生。并且教師還要善待學生,當學生出錯時,老師不訓斥,不懲罰,要耐心指導,當學生取得點滴進步時,應給予及時地肯定,并鼓勵他們。如:我在教學時,將自己也列為學習的一員,與學生們一起操作,一起討論。對表現(xiàn)出色的學生以“你真行!”、“你真棒!”、“你很好!”等來表揚他們,對學困生不厭惡、不指責。更是耐心地指導他們、鼓勵他們。常鼓勵他們說“你能行!好好想一想,慢慢來”等。使他們感到老師和他們一起動腦,一起學習。這樣就慢慢地打消了學生對老師的懼怕和隔閡的心理,于是在輕松愉快地合作學習中完成了學習任務。
二、激發(fā)學習興趣,調動學習動力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nèi)部動力,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成份。學生只要對學習發(fā)生了興趣,就會促使各種感官,共同引起對學習的高度注意,從而為參與學習活動提供了最佳的心理準備。在教學中,教師應從實際出發(fā),確立教學方法和手段,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如我在教學生朗讀《可愛的草塘》課文時,讓學生先看看課文,喜歡讀哪個自然段,就讀哪個自然段。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下子就被挑逗起來了。朗讀之后,教師根據(jù)學生朗讀的情況,或表揚、或指導、或聽范讀后再讀,再一次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使學生的朗讀能力向前邁進了一步。
三、提供參與機會,提高學生參與意識
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獨立活動的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在活動中有一塊屬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現(xiàn)自我。一位教師在教學《雨點》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充分體悟課文情境,感受文章所描摹的生活場景。他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組織學生自讀,在自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如“睡覺、散步、奔跑、跳躍”理解并在小組內(nèi)討論,通過討論,教師認為學生對“睡覺、散步、奔跑、跳躍”理解還比較抽象,他又組織學生通過表演來理解、體會。在動作表演中,他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表演動作不到位,動作太僵硬,不自然,表情不豐富,他又通過評議來引導學生重新體會。一節(jié)課,學生始終在他自然順暢的導引之下,自主學習,自主閱讀,自主感悟,實現(xiàn)重點訓練項目人人都有參與機會。每一名學生都參與了對重點詞語的理解,并以此為契入口,突破了本課的學習難點,順利的完成了學習目標,課堂也一改沉悶的局面,學生在課堂上也“活”了起來。
總之,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有了自由輕松的學習心境。自然就有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我們應該用未來的眼光去審視事物,去學習,學其可學,棄其不足。敢于否定是勇氣,敢于創(chuàng)新是英雄。對所有現(xiàn)成的東西,我們都要用質疑的眼光去審視。例如,一篇文章,作者的觀點、結構布局、語言修辭、主題的深化、思想的升華等,都可以質疑。這樣才能進步與提高,學會發(fā)展。
通過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和過程的訓練和實踐,學生個體得到了全面的發(fā)展,學到了知識,開發(fā)了智力,提高了能力,訓練了思維,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審美素養(yǎng)。如此良性循環(huán),他們不僅會學習,善思考,而且敢實踐,能運用,會發(fā)展。這樣,我們教書育人的目的也就實現(xiàn)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