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銘凱
摘要 通過實地考察和資料記載,對照《中國主要栽培珍貴樹種參考名錄》,將黔東南珍貴用材樹種歸并整理為25科45屬76種(變種、變型),并介紹樹種的分布。
關鍵詞 珍貴用材樹種;種類組成;分布;開發(fā)利用;黔東南
中圖分類號 S75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6-0168-03
珍貴用材樹種是指其木材具有硬度高、密度大和顏色深、紋理美觀的特點,主要用于制作高檔家具、高檔樂器、高檔工藝品等實木制品及高檔裝修材料,資源稀有或市場上緊缺、栽培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特別高的樹種。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珍貴木材供不應求,由于培育周期長、用途相對廣泛、附加值較高,已成為國家重要的戰(zhàn)略資源。筆者通過考察、采集、鑒定,查閱文獻、記載、資料,對照國家林業(yè)局辦公室關于做好2008年珍稀樹種培育基地建設示范項目有關工作的通知中的《中國主要栽培珍貴樹種參考名錄》,將黔東南珍貴用材樹種初步整理為25科45屬76種(變種、變型),并介紹其分布。
1 黔東南自然條件概況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貴州省的東南部,地處東經(jīng)107°17′26″~109°35′24″,北緯25°19′20″~27°31′40″,是貴州高原向湘桂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黔東南州國土總面積達30 301.92 km2,山地面積達22 059.80 km2。土壤資源十分豐富,資源品位和肥力比較高,土壤類型以黃壤為主。黔東南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qū),年平均氣溫在14.5~18.4 ℃之間,1月平均氣溫為3.6~7.8 ℃,7月平均氣溫為23.5~27.6 ℃,≥5 ℃的年積溫為4 847.8~6 444.2 ℃,≥10 ℃的年積溫為4 403.1~5 749.7 ℃。無霜期為265~337 d,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為1 058.9~1 292.0 h,年降雨量為1 000~1 600 mm,降雨量大于蒸發(fā)量,年平均相對濕度最小為78%~85%。全州已經(jīng)查明并且鑒定出的植物達3 259種,分屬302科1 038屬,其中種子植物189科785屬2 346種,木本植物有1 585種(含變種)。
2 珍貴用材樹種及分布
2.1 種類組成
黔東南具有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氣候,導致珍貴用材樹種資源的豐富和復雜。根據(jù)《貴州植物志》第1、2、4、5、6、7、8卷[1]、《雷公山自然保護區(qū)科學考察集》[2]《黎平太平山自然保護區(qū)綜合科學考察集》[3]《老蛇沖自然保護區(qū)科學考察集》[4]《南宮自然保護區(qū)綜合科學考察集》[5]《貴州省佛頂山自然保護區(qū)綜合科學考察集》[6]《月亮山林區(qū)科學考察集》[7]等資料記載和實地考察,對照《中國主要栽培珍貴樹種參考名錄》,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現(xiàn)有珍貴用材樹種25科45屬76種(變種、變型),具體見表1。其中,裸子植物4科8屬9種,被子植物20科37屬67種。一類材25種,二類材42種,三類材6種,四類材3種[8],紅木類有黃檀、花櫚木、紅豆樹、小葉紅豆、木莢紅豆5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3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13種。從種數(shù)分布分析,殼斗科最多,有15種,其次是木蘭科14種,樟科9種、蝶形花科5種。
2.2 主要分布
珍貴用材樹種屬黔東南自然分布的有75種,引種1種。集中分布于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太平山、老蛇沖、南宮、佛頂山等省級自然保護區(qū),以及一些村寨風景林。全州分布較廣的樹種有銀杏、柏木、紅豆杉、鉤栲、香樟、香椿、黃連木、皂莢等,分布較窄的樹種有任豆、紅豆樹、格木、大果馬蹄荷、滇楸、樂東擬單性木蓮、云南擬單性木蓮等。從海拔分布看,1 100 m以上高海拔分布的樹種有亮葉水青岡、云南擬單性木蓮、黃楊3種,其他樹種在海拔900 m以下有分布,具體見表2。
3 保護及開發(fā)利用建議
3.1 加強珍貴用材樹種的保護
黔東南珍貴用材樹種資源種類較多,部分是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因自然生境日益破碎化,人為活動過于頻繁,生存環(huán)境受到較大威脅,加之受利益驅使人為采伐,種類和數(shù)量日益減少。應加強各保護區(qū)的管理,各縣對古、大、珍稀樹種進行掛牌,保護好這些資源。
3.2 加強珍貴用材樹種的基地建設
珍貴用材樹種需求強勁,珍貴木材供不應求,木材市場價格成倍提高,發(fā)展珍貴用材樹種前景廣泛。建設珍貴樹種用材林基地,形成珍貴樹種資源發(fā)展的良好機制,有效緩解珍貴樹種用材市場供需矛盾,森林資源結構得到優(yōu)化,樹種結構合理,有效提高森林質量,建成符合市場規(guī)律的珍貴樹種資源戰(zhàn)略儲備格局。
3.3 優(yōu)先發(fā)展樹種名錄
黔東南發(fā)展珍貴用材樹種對保存珍貴用材樹種的種質資源,增加山區(qū)農(nóng)民收益,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根據(jù)珍貴用材樹種市場需求和未來用材趨勢、生態(tài)習性、經(jīng)營管理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提出優(yōu)先發(fā)展的珍貴用材樹種,具體見表3。
4 參考文獻
[1] 陳謙海,李永康.貴州植物志:第1、2、4、5、6、7、8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
[2] 周政賢,姚茂森.雷公山自然保護區(qū)科學考察集[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9.
[3] 張華海,李明晶,鄧錦光.黎平太平山自然保護區(qū)綜合科學考察集[M].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2006.
[4] 貴州省林業(yè)廳.老蛇沖自然保護區(qū)科學考察集[M].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2003.
[5] 貴州省林業(yè)廳.南宮自然保護區(qū)科學考察集[M].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2003.
[6] 貴州省林業(yè)廳.貴州佛頂山自然保護區(qū)綜合科學考察集[M].貴陽:貴州林業(yè)出版社,2000.
[7] 楊業(yè)勤.月亮山林區(qū)科學考察集[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4.
[8] 羅文吉,王邦林.貴州木材識別與利用[M].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