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市赫山區(qū)蔬菜局(413002)王迪軒
蔬菜設施規(guī)模種植技術建議
益陽市赫山區(qū)蔬菜局(413002)王迪軒
設施蔬菜(主要指大棚)需要精細管理,配套設施齊全(如地熱線、防蟲網(wǎng)、遮陽網(wǎng)、地膜、噴滴灌、大棚膜等),投入大,怎樣把設施蔬菜種好,達到高投入高產(chǎn)出的目的,筆者結合對本地設施蔬菜種植情況的調研,提幾點建議。
要搭建穩(wěn)固的大棚國家對大棚的生產(chǎn)質量和搭建都有要求,要采購合格的大棚骨架和材料,按搭建技術要求搭建牢固的大棚設施。有個別合作社搭建的大棚跨度大,達8米,但棚頂高不符合要求,拱間距稀,承重小,一場小雪就把大棚壓塌了,損失慘重。
要搞好設施的維護有的把大棚搭建好后,生產(chǎn)過程中不及時維護,一是造成架材和配套設備壽命短。二是不能充分發(fā)揮大棚的小氣候環(huán)境調控作用。如有的覆蓋薄膜的卡簧槽不到3年就銹蝕了,不及時更換,棚膜松弛,通風漏雨;有的壓膜線松了,導致棚膜松弛;有的棚膜出現(xiàn)小破洞不修補,一陣狂風就把棚膜撕裂,甚至鼓風把整個棚架吹倒。此外,對不能工作了的噴滴灌噴頭等要重置,要經(jīng)常清潔大棚膜面,并做到3年更換。
要搞好清茬工作前茬作物收獲后,一定要把殘膜清除干凈,運出棚外集中處理;前茬的殘枝、枯藤、落葉、雜草也要清除干凈,運出棚外集中腐熟發(fā)酵,可用作有機肥,切不可翻埋在棚內,因為里面含有病菌蟲卵。
要搞好消毒工作許多病菌蟲卵都可附著在架材上或遺留在土壤里,要搞好架材、土壤等的前期消毒工作。此外,對種植時間較長的大棚,可能會有土壤酸化或鹽漬化現(xiàn)象,建議每年對大棚進行1次較為徹底的土壤改良和消毒。可在春季菜收完后的7—8月,采取高溫消毒、施石灰、灌水洗鹽等消毒措施。
要提前做好定植前的準備工作特別是春季大棚栽培,主要作用是保溫,要在秧苗定植前1個月翻耕土壤,1年內至少要深翻1次(達30厘米以上),施足有機肥,打好底水。定植前1個星期鋪好地膜,然后關閉棚門升溫。這樣到定植時,地溫已升高,可快速緩苗。
要培育壯苗培育適齡健壯苗是搞好大棚蔬菜生產(chǎn)的關鍵。一是要根據(jù)農(nóng)時及時播種,二是搞好苗期的管理,三是建議采用護根育苗,如營養(yǎng)砣、營養(yǎng)缽、營養(yǎng)杯、穴盤等。有條件的建議采用穴盤集約化育苗,茄果類、瓜類等蔬菜苗有條件的可采用嫁接育苗。
要按技術規(guī)程搞好田間管理要及時移栽定植,不能讓秧苗苗齡過長。黃瓜、豇豆等搭架作物要及時搭架綁蔓,要適時整枝摘葉摘心。要根據(jù)作物生長期對溫度的要求,做好棚溫的保溫防寒或降溫管理,盡量使蔬菜作物在適宜的生長溫度范圍內生長。要根據(jù)作物生長期對濕度的要求,抓好澆水及棚內濕度的管理。要切實抓好生長期的追肥管理,選好選對肥料,適時適量追肥,有條件的最好進行配方施肥。要及時發(fā)現(xiàn)病蟲害,在發(fā)病初期和蟲害卵期或低齡幼蟲期及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