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林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qū)第一職業(yè)高中,河南 漯河 462300)
立體式程序教學法在職校體育教學中運用研究
魏建林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qū)第一職業(yè)高中,河南 漯河 462300)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實驗教學法、測試對比法和整理統(tǒng)計法,在學習和研究國內關于立體式程序教學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結合職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體育教學特點,分析對職校體育課采用立體式程序教學法進行設計和實驗。結果顯示,立體式程序教學法能以學生為本,突破教材的重難點,提高教學質量;能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性、主動性、合作性;具有較強的科學性。
職教體育;立體式程序教學法;學生為本;測試成績
立體式程序教學法是指在體育課中,在教學內容、方式及步驟等方面采用多層次、多方面和多變化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法不是直線式或平面式的,而是立體式的網絡狀結構。在教學法中把各種不同的教材由淺入深、從易到難地編成一系列動作,并把教材分成許多“步子”,教師對每一“步子”都提出具體規(guī)格和定量的要求,讓學生從低層次的“步子”重新練習,它體現程序教學法的特點。為了探索體育教學改革的途徑,遵循體育教學規(guī)律和認識規(guī)律以及職校學生的心理、生理的特點。以及學校的特點,試圖找出新的體育教學方法來改進目前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從而更加有利于職校體育教學,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性、主動性、合作性,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為此,筆者在學校體育教學中進行了立體式程序教學法的嘗試研究。通過嘗試研究,探索完成教學目標的途徑和方法,突出體育學科特點,使學生在教學中獲得身心全面發(fā)展的一種體育教學模式,真正體現“以學生為本”的現代教育教學理念。
1.1研究對象
立體式程序教學法在職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任務、目標的需要,參閱期刊、知網等文章,為本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
1.2.2實驗教學法 隨機抽樣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qū)第一職業(yè)高中學生為實驗對象,其中抽取25人組成實驗班,另抽取25人組成對照班。對照班采用傳統(tǒng)的常規(guī)教學方法教學,實驗班采用程序模式教學(圖1),將多媒體教學-環(huán)節(jié)組合教學、技術分析、問題討論、心理訓練等方面進行優(yōu)化,組合成多信息立體式教學。在實驗過程中第1階段收集有關資料,進行實驗前測試等,做好準備工作;第2階段對實驗班,對照班測定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整理;第3階段制訂教學計劃進行實驗測試和結果與分析。實驗時間為期1年。
1.2.3測試對比法 在實驗前后對研究對象的體育課成績(100m跑、急行跳遠、背向滑步推鉛球、技巧)和身體素質(50m跑、立定跳遠、800m跑(女)、1 000m跑(男))單項成績分別進行測試,為統(tǒng)計比較提供依據,并對測試成績進行對比分析,論證所產生的效果。
1.2.4數理統(tǒng)計法 通過對測試所得有關數據核對、整理、分類進行統(tǒng)計處理。統(tǒng)計指標主要包括樣本數量、平均數、標準差、T至檢驗,來進行效果的評價。
圖1 立體程序模式教學
2.1經過2個學期的實驗,根據2個班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課成績的結果進行數理統(tǒng)計與分析,其結果見表1。實驗前實驗班,對照班學生身體素質指標的差異性檢驗可見,50m跑、女800m跑無差異性,立定跳遠、男1000m跑有差異性表現。
表1 實驗班、對照班學生單項指標平均值±標準差統(tǒng)計比較(實驗前)
2.2實驗后,2班學生身體素質指標比較可見, 男女生立定跳遠差異性不顯著外,但也有明顯提高,其他均值都有顯著性差異 ,見表2
2.3通過調查得知,實驗組50m實驗前成績是7.01s,實驗后是6.86s,增長值0.33,增長率4.7%;對照組50m實驗前成績是7.13s,實驗后是6.93s,增長值0.2,增長率2.8%。實驗組立定跳遠實驗前成績是235.6cm,實驗后是239.52cm,增長值3.92,增長率1.6%;對照組立定跳遠實驗前成績是225.64cm,實驗后是234.9cm,增長值2.26,增長率1.0%。實驗組1 000m實驗前成績是236.64s,實驗后是239.8s,增長值4.84,增長率2.1%;對照組1 000m實驗前成績是271.64s,實驗后是659.04s,增長值2.01,增長率0.7%。通過2班實驗前后身體素質指標增長值,增長率的比較可看出,各項指標均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實驗班增長值,增長率均高于對照班。
2.4實驗前后2班體育課成績的比較,體育課學生成績在50~90分之間,實驗班平均成績和優(yōu)良人數明顯高于對照班。體育課成績由第1學期的75分提高到81分,增長了6分,增長率8%,全班及格率由第1學期的89.9%,提高到94%;而對照班平均成績由第1學期的76分提高到79分,增長了3分,增長率3.9%,及格率由90%提高到91.3%。通過2班比較,實驗班增長值、增長率都高于對照班,說明了運用程序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可明顯提高教學效果,完成教學任務。
表2 實驗后,實驗班、對照班學生單項指標平均值,標準差統(tǒng)計比較
通過1年的實驗,采用立體式程序教學法無論在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學生掌握動作上,還是突破教材難點,把握教材重點上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僅從對照班同性別同年齡分析可知,實驗班成績明顯高于非實驗班學生的成績,無論從平均分上還是從綜合評定成績來看實驗班都處于領先位置。
3.1用程序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能夠充分體現“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學生為本,突破教材的重難點,縮短教學時間,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3.2程序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步驟安排靈活多變,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都有自己的奮斗目標,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利于教學組織和教學內容的完成,保證正常的課堂紀律,減少時間浪費增加合理的練習時間,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
3.3程序教學模式具有較強的科學性,體現了教學原則和規(guī)律,使學生練習時有較合理的負荷,能較好地發(fā)展學生身體素質,促進技術動作的掌握和運動技能的提高。
[ 1 ]鄭厚成.體育與健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 2 ]鄭吾真.劉紹曾.體育教材教法精選[M].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1993.
[ 3 ]孟文硯.中國學校體育[ J ].中國學校體育 ,2007.
[ 4 ]陳國瑞.丁璐.中國學校體育[ J ].中國學校體育雜志社,2000.
[ 5 ]鄧恩周.學校體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教社,2001.
G807.4
A
1674-151X(2016)07-067-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3.033
投稿日期:2016-04-21
魏建林(1972—),中小學高級,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