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婷
一、 寓教于樂,激發(fā)學習興趣
根據(jù)剛?cè)雽W孩子思維形象具體化、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特點,以及拼音教學的規(guī)律,教師可以采用兒童喜聞樂見的讀兒歌、做游戲、編口訣、聽故事等形式,縮小跨度,幫助學生學好漢語拼音。
1. 做游戲。對于小學一年級的學生而言,喜歡游戲是他們的天性。他們樂于在有生動的畫面、快樂的音樂、有趣的游戲情境中學習,這會讓他們感受到學習漢語拼音的快樂。我在“趣味拼音”教學的實踐中,經(jīng)常采用“猜猜猜”“摘果果”“送字母寶寶回家”“青蛙跳”“拼音卡片”“找朋友”“變一變”“辨一辨”等游戲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在玩中學習漢語拼音。
創(chuàng)設游戲化的教學情境,我們還可以借助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shù)。例如,交互式電子白板,能夠呈現(xiàn)色彩鮮艷、富有動感的游戲情境,師生之間充分互動,讓漢語拼音教學鮮活生動起來。蘇教版一上《d t n l》教學難點是四個易混淆的聲母,對于南京的孩子來說,“n”和“l(fā)”很難區(qū)分。筆者制作了精美的白板課件,讓同學們在玩中學。我設置了“三關(guān)挑戰(zhàn)”游戲,檢查四個聲母的學習成效。挑戰(zhàn)第一關(guān)“摘果果”,學生點擊蘋果,就會出現(xiàn)相應的聲母,讀對了,樹上的蘋果就消失,即為學生摘到了蘋果。挑戰(zhàn)第二關(guān)“青蛙跳”,教師點擊青蛙的嘴巴,它的嘴里會吐出很多音節(jié),學生們“開火車”讀音節(jié),如“l(fā)í ní tǎ dí”,讀對了,音節(jié)旁邊還會顯示相應的圖畫。當學生們的朗讀小火車開得很順溜時,小青蛙就跳到了大片荷葉上。挑戰(zhàn)第三關(guān)“辨一辨”,“b p d”三個聲母都學完了,學生們特別容易混淆。交互式電子白板上有可以移動的半圓和豎線,請學生在白板上進行拼接組合,并考一考大家,加深對半圓位置的記憶,從而正確認讀這三個聲母。
2. 編口訣。念口訣,可以使學生認讀拼音趣味化,不再是機械地讀字母。通過啟發(fā),學生們自主編口訣,不僅提升了學生們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加深了他們對字母音、形的記憶,讓拼音學習的過程充滿聯(lián)想和思考。學生自主編口訣,并領(lǐng)著全班同學念一念,儼然一副小老師的樣子,特別有成就感。如“一位阿姨ɑ ɑ ɑ,公雞打鳴o o o”,“蝌蚪蝌蚪k k k,傘把傘把t t t,一根小棍l l l”。在學完了四個特別容易混淆的聲母“b d p q”后,學生們邊念口訣,邊做“棒”的手勢(大拇指伸直,四指握拳),右下半圓b b b(左手大拇指朝上),左下半圓d d d(右手大拇指朝上),右上半圓p p p(左手大拇指朝下),左上半圓q q q(右手大拇指朝下)。
3. 讀兒歌。一年級的學生喜歡生動活潑的學習方式,兒歌朗朗上口、富有節(jié)奏感,受到學生們的喜歡。抓住這一特點,把兒歌引入漢語拼音教學,能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學生在練寫音節(jié)時,特別容易標錯“聲調(diào)小帽”。在教學中,我?guī)е鴮W生們唱標調(diào)兒歌“有ɑ在,給ɑ戴;沒ɑ在,o e戴;要是i u在一起來,誰在后面給誰戴?!睂W生們熟記了標調(diào)兒歌后,書寫音節(jié)的正確率也提高了。漢語拼音的書寫有一定的規(guī)則,通過熟記四線三格書寫規(guī)則兒歌,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漢語拼音書寫習慣:“聲調(diào)、圓點住上格,胳膊長了住上格,尾巴長了住下格,其余通通住中格。中格占滿格,上格、下格不頂格。書寫兒歌記心間,寫好拼音我最棒?!睂W生們一邊拍手,一邊念唱兒歌,創(chuàng)造了充滿韻律節(jié)奏的漢語拼音學習氛圍。
二、 分層要求,構(gòu)建開放的評價體系
每個學生基礎(chǔ)不同,課堂上的漢語拼音學習目標就要分層設置,讓他們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都有所發(fā)展。我認真研讀了《語文課程標準》中,對于漢語拼音的教學要求,分層設定學習目標,并將分層目標體現(xiàn)在教學過程中,以調(diào)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學《b p m f》第二課時,由于三分之一的學生已經(jīng)會拼讀了,我設定了以下的學習目標:★★★1. 學習“兩拼法”,能準確拼讀“b p m f”與單韻母組成的音節(jié)?!铩?. 能熟練拼讀“b p m f”與單韻母組成的音節(jié)?!?. 會讀音節(jié)詞和拼音句。(三顆星目標1是:每個學生在本節(jié)課要達成的目標。兩顆星目標2是:針對已經(jīng)會拼讀的三分之一學生提出的目標,在讀準確的基礎(chǔ)上,提出“熟練拼讀”等更高層次的要求。一顆星目標3是:激勵拼讀能力強的學生,提出的挑戰(zhàn)性要求。)
當漢語拼音學到一定階段后,為了讓每個學生都有源源不斷的內(nèi)驅(qū)力,我制定了“人人達標、層層闖關(guān)”的開放性評價體系。評價的主體是多元的,包括學生互評、家長評、小組評、老師評等。在這個評價體系中,由最基礎(chǔ)的達標要求組成,隨著漢語拼音學習的不斷推進,難度的增加,分為六個層次:準確認讀帶聲調(diào)的單韻母;準確拼讀聲母與復韻母組成的音節(jié)以及三拼音節(jié);準確拼讀聲母與復韻母組成的音節(jié);熟練拼讀音節(jié)詞;參加“小浪花朗讀闖關(guān)”活動。我把參加“小浪花朗讀闖關(guān)”活動定位為最高層次,因為學習拼音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識字和閱讀。每天晨會的20分鐘,就是學生們的展示時間。參加“小浪花朗讀闖關(guān)”活動的學生,抽取闖關(guān)內(nèi)容(包括拼音小故事、拼音兒歌、拼音童謠等),讀給全班同學聽,并當小老師,帶領(lǐng)同學們朗讀。在閱讀中練習拼讀,在拼讀中進行閱讀,拼音與閱讀互為支撐,共同前行,使學生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
三、 開展活動,引導自主學習
形式多樣的活動,能夠讓學生們徜徉在拼音的海洋中,激發(fā)他們的拼讀興趣。
活動一:認識你我他拼音來幫忙
學完漢語拼音后,我讓每個學生自己制作一張漂亮的名片,下課時與同學交換名片并互相認識。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們的拼讀水平,又讓他們樂于交往、主動識字。同學們還會去“我真棒園地”,把全班同學的名字念一念,甚至還互相比一比,誰拼讀名字最快。兩個星期后,每個同學都能發(fā)作業(yè)本了,個個很自豪的樣子。在發(fā)本子的過程中,學生們還有許多有趣的發(fā)現(xiàn):班級中有五個姓wáng的同學,有一個同學跟語文老師一樣都姓“táo”,有兩個同學的名字的最后一個字都是“hán”,有些同學名字里的后鼻音節(jié)要注意,如:“yáng mèng hóng”等等。由此可見,當學生們把拼讀當成是自己的一種需要時,他們就會迸發(fā)出巨大的潛能,獲得學習漢語拼音的快樂。
活動二:拼音標簽貼貼貼
低年級的學生有極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歡在生活中探索發(fā)現(xiàn)。漢語拼音教學也一樣,不應該只局限于課堂,教師要有很強的資源意識,讓學生們主動學習,樂于探究。貼標簽活動,既讓學生們鞏固了課堂上所學的拼音知識,又將拼音學習的外延拓展到生活中,在生活實踐中感受拼音學習的樂趣。下課時,我?guī)ьI(lǐng)同學們在課本、文具、盆栽、衛(wèi)生工具等物品上,貼上漢語拼音標簽,如“qiān bǐ xiàng pí diào lán jú huā”等。學生們特別樂于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還將自己制作的拼音標簽貼到家里,驕傲地在家長面前拼讀,拼讀得愈加熟練。許多家長還將學生們制作的漢語拼音標簽拍下來,五顏六色的漢語拼音貼成了家里最亮麗的風景。當課后的作業(yè)不再是一張拼音練讀卷,而是學生自己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動手又動腦地利用生活中的學習資源,學習漢語拼音的效率和積極性都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活動三:親子閱讀沙龍遨游拼音王國
低年級的學生喜歡聽故事、讀繪本。閱讀能讓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遨游拼音王國。漢語拼音全部學完后,同學們特別自豪,因為他們能自己去閱讀故事書了。童話故事里的構(gòu)圖和色彩,都能引起學生視覺上的愉悅。借助拼音,感受故事美好的情境,還能自主認識一些漢字,這無疑是一件美妙的事。他們每天晚上與父母一起,享受閱讀的美好時刻,既鞏固了所學的漢語拼音知識,又豐富了語言的積累。漸漸的,學生們能夠借助“漢語拼音”這根拐杖自主閱讀了,他們會把新認識的漢字、閱讀的感受與父母分享。每個月最后一個周五是親子沙龍活動日,家長們會被邀請到學校。每次由一名家長精心準備沙龍主題,如“我眼中的爸爸、我有一個夢、童話世界”等。
總之,一年級的漢語拼音教學,既是一種能力訓練,又是一種文化熏陶,更是一種習慣和素養(yǎng)的形成。“趣味橫生”的拼音教學,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給予每個學生展示的舞臺,讓他們都有收獲的幸福和成功的體驗。
(作者單位:南京市莫愁湖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