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世彤
在4G資費大幅下降,網速普遍提高的背景下,網絡視頻直播成為今日移動互聯(lián)網的新潮。在各方力量的追捧和運作之下,網紅都不夠用了。各種財富神話不斷爆出,各方投資人集中發(fā)力網絡視頻直播。在此推動下,部分領先的視頻直播網站流量已經超過這一行業(yè)的美國領頭羊們。
在直播大潮下,電視的不景氣極度刺眼。今年上半年大部分電視臺的廣告收入下滑在50%左右。電視的風光不再,很多過去閃亮的主持人也看不到了。反倒是在網絡端流行的網綜,引入不少電視大咖加盟。
“電視末路論”再次興起,靠什么來挽救電視臺?網絡視頻起步時,我們也曾大驚,感嘆非線性、碎片化的網絡視頻會顛覆電視。可是過了一段時間,發(fā)現(xiàn)大家相安無事。甚至喊出“網臺聯(lián)動”的口號,你不傷害我,我不影響你,還能互相促進。電視人也發(fā)現(xiàn)線性消費是觀眾的重要消費方式。對于電視,更多功能是打發(fā)時間,消磨時光。在首輪競爭中,土豆優(yōu)酷都沒有干掉電視。
此后,樂視和小米以及電視機廠商們紛紛借智能電視又發(fā)起新一輪的電視生態(tài)戰(zhàn)爭,當然這一輪競爭給電視臺的壓力不算大,畢竟大部分智能電視只是個屏而已,觀眾還是不滿意“生態(tài)”里的內容。而且電視臺并不怵這個競爭,大不了各家電視臺都推出一款電視機。在中國這樣的制造大國,代工貼牌的生意非常簡單。競爭并沒有逼得電視臺進軍電視機領域。早些年湖南衛(wèi)視曾經想和富士康合作推出電視機,但最終胎死腹中。
網絡視頻直播,尤其是PGC(專業(yè)內容生成商)直播,是真正觸到了電視臺的軟肋。視頻直播具有非線性特征,也帶有線性優(yōu)勢。觀眾們上到直播平臺,可以獲得電視帶來的所有享受和體驗,電視無法給到的他們也能通過直播獲得。而電視則在各方面退化,已經無法與這些新興勢力抗衡。
目前,電視臺還能賴以生存的基礎是大量的存量電視機,電信運營商也喊出三年做出6000萬IPTV用戶的口號,那么未來留給傳統(tǒng)電視的空間就會非常之小。電視臺能否抓住直播這一潮流?畢竟電視臺都有網絡播出平臺,但為什么這次反應如此慢,還不趕緊抓住直播的風口呢?
我的理解是電視臺真不知道觀眾想看什么,還停留在做什么內容,觀眾看什么的過去時里。而今天,用直播抓住個體觀眾成為一個很難做到的任務。電視臺自然要慢一拍。當然,這個風口是必須去搶抓的,只是電視臺的資源目前看來很難完成這種經年累月、具備強烈互動的直播,即便是電視購物直播也很難與現(xiàn)在網紅們的直播秀相提并論。但我們仍然相信專業(yè)的力量。只是這一波變革,不知道是成就了電視臺,還是成就了勇于創(chuàng)新的電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