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是中醫(yī)專用名詞,中醫(yī)認為,人體陰陽失衡,內火旺盛,即會上火。對臟腑發(fā)育及體溫調節(jié)中樞功能不完善的小寶寶來說,秋季很容易遭遇“火警”。牙齦腫痛、口舌生瘡、大便干結……上火的滋味讓寶寶很難受,媽媽更是心疼、著急。寶寶上火了,媽媽怎樣才能當個合格的“滅火”消防員呢?
2歲多的豆豆,最近沒精打采的,胃口也不怎么好,好幾天沒拉便便了,早晨起來媽媽發(fā)現(xiàn)她的眼角有很多眼屎,舌邊也發(fā)紅。直覺告訴媽媽,豆豆可能上火了。豆豆媽媽趕緊咨詢身邊的閨蜜,說法還不真少,有的建議給寶寶多吃蔬菜水果、煲銀耳百合湯,有人建議給寶寶喝降火涼茶。
寶寶上火,身體來報警
關于“上火”表現(xiàn),中醫(yī)這么說:眼屎多,流鼻血,頭痛,口苦,咽痛,牙痛,齒齦紅腫,口腔有皰、潰瘍、癤腫,煩躁,大便干等,總的來說,上火有紅、腫、熱、痛、煩的共同表現(xiàn)。
眼角有眼屎是寶寶身體上火而向外界發(fā)出一個報警信號,說明寶寶現(xiàn)在肝火旺盛。尤其是早晨起床時可見寶寶眼角有眼屎,眼屎過多時還會粘住眼瞼。
身體內有火的寶寶小臉會變得干澀、發(fā)紅,甚至小耳朵也會因此發(fā)紅。
寶寶上火后大都會出現(xiàn)舌頭顏色發(fā)紅,嚴重的甚至會出現(xiàn)口角糜爛、干裂、嘴唇起皰疹、口腔黏膜及舌頭潰瘍、舌苔厚膩等癥狀。
上火還表現(xiàn)為寶寶白天??诳?,夜里則喜歡哭鬧、睡覺不安穩(wěn)等。
寶寶的消化系統(tǒng)比較嬌弱,一旦上火就容易發(fā)生肚子脹滿不適、腹痛、大便酸臭、肛門發(fā)紅等癥狀。
寶寶的大便不是軟黃便而是很硬,拉臭臭的表情很費力痛苦,嚴重的,有些寶寶在排便時還會因肛門受干結糞便刺激出現(xiàn)疼痛而哭鬧。
寶寶愛上火的原因
中醫(yī)認為,人吃五谷雜糧,且有喜、怒、憂、思、悲、恐、驚等情志變化,同時受四季節(jié)氣的影響,人體會發(fā)生相應的變化,一旦陰陽失衡,陽氣偏盛,身體就會上火。
氣候干燥 春秋冬季,氣候干燥,導致身體水分丟失過多,又沒能及時補充,也容易上火。
飲食不節(jié) 寶寶的脾胃發(fā)育尚未健全,吃的東西一增多,胃腸的負擔就會加重,影響了胃的消化,胃腸不能把這些飲食轉化成營養(yǎng),郁積在胃中也會生熱化火。
喝水太少 喝水太少,會使體內的津液虧虛,寶寶就會出現(xiàn)上火的癥狀。
穿得太多 寶寶正處在快速生長期,屬于“純陽”之體,如果衣服穿得過多,就會導致體內生熱,造成中醫(yī)所說的上火,繼而感冒。
生活不規(guī)律 如果外出帶寶寶玩或是因節(jié)假日打亂寶寶作息時間,睡眠減少,飲食無度,也很容易導致腸胃功能紊亂,出現(xiàn)上火現(xiàn)象。
幫寶寶“滅火”,這些招最有效
對于火氣大的寶寶,如果注意飲食及日常生活的照顧,就可以預防寶寶上火,甚至能幫寶寶及時“滅火”。
飲食來幫忙
多吃菜粥清腸胃。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纖維素等食物殘渣,可以促進腸蠕動,達到通便、清熱的效果;清涼的湯水都有清熱祛火的功效,可以經常準備些綠豆湯、菊花湯、魚腥草湯給寶寶喝;偏涼性的水果,如梨、橙子、獼猴桃、柚子、西瓜、草莓、甘蔗、枇杷等,經常給寶寶吃一些,可幫助清除內熱,預防上火。
給寶寶少穿點兒
寶寶穿得多愛上火。平時寶寶和爸爸媽媽穿得一樣多就可以。手及頸部溫熱、無汗即合適。如何判斷寶寶穿衣是否合適呢?如果你摸著寶寶的后頸處有汗,說明穿得有點多了,應當減一件衣服。
隨時補水
寶寶本來就生機旺盛,陽氣壯,所以,如果出現(xiàn)上火的癥狀,最好讓他適當多喝些水,補足水分,以水制火。寶寶能吃輔食后,要經常給寶寶喝些水,比如起床時、午睡醒后喝一些,玩得出汗后喝一些,等等,千萬不要等寶寶渴了再喝水。
合適的溫度和濕度
室內溫度最好保持在18℃~22℃左右,濕度在55%~60%,北方的家庭建議使用加濕器,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防止寶寶的皮膚及鼻咽腔黏膜干燥,引起上火。
培養(yǎng)良好飲食習慣
培養(yǎng)寶寶從小愛吃蔬果的好習慣,蔬果富含維生素和水分,能增強免疫力,防止上火。另外還要讓寶寶控制零食,不要吃容易上火的食物。
健康QA
聽說,有一些食物吃得不對,特別容易引起寶寶上火。請問,我該小心哪些上火食物呢?
A:羊肉、生姜、熟蒜、蔥、韭菜、木瓜、鮮龍眼、山楂、荔枝、栗子、巧克力等不宜給寶寶多吃。中醫(yī)認為,這類食物性溫,有溫中散寒、助陽補火等作用,吃多了會導致上火。營養(yǎng)學上則認為,羊肉等肉類食物中含蛋白質高,蛋白質在人體內分解消化時耗能會更多,也就意味著對人體水分的消耗更多,而缺水是導致寶寶上火的重要因素。蔥姜蒜是因為其中的物質易導致上火,鮮龍眼、山楂、荔枝等則是因為其所含的糖分高,所以吃多了容易上火。
現(xiàn)在市場上有一些專門針對寶寶的祛火藥,能隨便給寶寶吃嗎?
A:小兒太極丸有鎮(zhèn)驚清熱、滌痰消積的功效,適用于小兒食積化熱,痰熱生風引起的積乳停食、面赤身熱心煩、口渴唇紅、便結尿赤等病癥,內熱咳嗽、發(fā)燒的寶寶也可服用,但如果寶寶沒有內熱食積,唇舌不紅,大便溏瀉,就不要隨意服用,以免損傷腸胃。
北方的秋季特別干燥,我常給寶寶喝一些清涼的湯水,這樣做可以預防寶寶上火嗎?
A:綠豆湯、菊花湯等清涼的湯水都有清熱祛火的功效,上火時或天氣熱時,可以經常準備些給寶寶喝。魚腥草有很好的清熱、止咳、利尿功效,能抗菌消炎,還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如果寶寶不討厭魚腥草腥腥的氣味,媽媽也可以用來給寶寶煲湯或是涼拌,這種南方的植物其實在北方大一些的菜市場也是能買到的。
Q:寶寶快1歲了,最近老上火,便便也不好??梢越o他喝蜂蜜水來降火嗎?
A:水能降火,多喝溫開水,尤其是早上起床后喝些水,確實能起到清火的作用。不過,寶寶的胃腸容量小,一次不要喝太多水,2歲的寶寶一次喝50~80毫升水就好。蜂蜜營養(yǎng)豐富,又有輕微的潤腸作用,能促進寶寶多排大便,大便暢快就能清火,但蜂蜜水對上火的排便作用很輕,達不到理想的清火效果,不能單靠蜂蜜水來通便降火。而且如果寶寶不滿1歲是不能飲用蜂蜜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