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艷云
摘要:本文主要探討了針對性措施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效果觀察,根據(jù)針對性小兒肺炎護理服務的實踐成果和具體方法,本文對針對性護理工作作出了肯定,并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實現(xiàn)小兒肺炎針對性護理工作。
關鍵詞:護理;小兒肺炎;針對性;高質量;效果觀察
小兒肺炎屬于小兒疾病中的多發(fā)病,尤其在春冬季節(jié),小兒肺炎的發(fā)病率極高,且病情都較為嚴重,會帶來大量的并發(fā)癥。一旦出現(xiàn)肺炎,孩子身體里的多個器官都會受到影響,嚴重的情況會導致死亡。有關文獻表明,針對小兒肺炎采取有效的護理工作能夠加快疾病的康復。本文分析了針對性護理措施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來我院接受治療80例肺炎兒童患者。經(jīng)過患者允許,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平均每組各40例。在實驗組中,男兒童患者22例,女兒童患者18例,年齡在1~4歲,平均年齡在3歲左右,病程在2~4d,平均病程為3d左右。
在對照中,男兒童患者20例,女兒童患者20例,年齡在1~4歲,平均年齡在3歲左右,病程在1~5d,平均病程為3d左右。兩組肺炎患兒都經(jīng)過專業(yè)的醫(yī)生診斷,確診為小兒肺炎患者。兩組患兒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意義。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的兒童肺炎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采取病情觀察、飲食指導、病房衛(wèi)生保持等一般護理手段。
實驗組兒童肺炎患者采取針對性護理方法:①體溫護理:小兒肺炎的患者年齡較小,體溫中樞還未達到成熟的階段,對溫度的感知較敏感,護理人員要盡可能地注意病房里的溫度變化,讓病房里的溫度保持在21~23℃之間。②躁動護理:患肺炎的兒童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缺氧的情況,這樣會讓患兒躁動不安,嚴重者會出現(xiàn)驚厥的現(xiàn)象,所以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地為患兒制造一個溫馨舒適的環(huán)境,保證環(huán)境的安靜,避免因病房過于嘈雜而影響到患兒的睡眠。③呼吸道護理:通?;純旱姆窝鬃o理中,對呼吸道的保護是最為重要的?;純涸谒X時要定期地幫助患兒改變睡覺體位,平均每2~4h去輕輕拍打患兒背部,避免患兒出現(xiàn)肺部萎縮等情況,幫助患兒去排痰。對患兒采取通氣功能的改善處理,增加肺泡的通氣量,及時糾正二氧化碳的存留,幫助患兒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鼓勵患兒去咳嗽。如果呼吸道分泌物出現(xiàn)排出不暢等情況,可以采取霧化、翻身、體位引流等方式,幫助其內部的暢通。④并發(fā)癥護理:患有肺炎的患兒會出現(xiàn)持續(xù)高熱的情況,并且大便容易干結,腹脹等情況時有發(fā)生,患兒如果在這個時間持續(xù)哭鬧,會增加其腹脹程度,同時耗氧量也會增加。出現(xiàn)這種情況時,護理人員要利用松節(jié)油和中藥來對患兒實施熱敷工作,消除患兒腹脹的情況,幫助患兒緩解病情。⑤飲食護理:對患兒的護理更要注重飲食的引導,患兒在接受治療期間要注意吸取易消化,富有營養(yǎng)的飲食,少食多餐,先采用流質食物,逐漸向半流質食物過度?;純阂嗪人绻純旱捏w溫增高,飲水量應逐步加大。
1.3觀察指標 觀察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肺炎患兒的恢復情況,記錄體溫、各項基本指標以及住院時長,并對最后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分為痊愈、好轉和無效三個等級。
2結果
兩組肺炎患者在接受護理之后,病情都有所好轉。在實驗組,患兒的正常體溫恢復在2d左右,住院時間在5~2d。護理效果為28例痊愈、11例好轉、1例無效,有效率為97.5%。
在對照組,患兒的正常體溫恢復在4d左右,住院時間在7~3d。護理效果為24例痊愈、8例好轉、8例無效,有效率為80%。經(jīng)對比分析,實驗組的患兒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的肺炎患者的治療效果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差異具有統(tǒng)計意義。
3討論
本次研究中,采取了兩種護理方式,一組作為實驗,一組作為對照,其中的具有針對性護理的實驗組的護理效果明顯優(yōu)于作為對照組的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肺炎患兒護理的有效率高達97.5%,而對照組的肺炎患兒護理有效率為80%,綜合以上的病情分析和治療觀察,對患兒采取針對性護理,能夠產生恢復快、住院時間短、醫(yī)療效果明顯的優(yōu)勢,是一種有效且安全的護理方式,值得推廣。
通常情況下,患兒發(fā)病的時間在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出現(xiàn),從概率的角度來說,患兒的肺炎疾病大多在春季和冬季,這個季節(jié)的發(fā)病率和嚴重程度都遠遠高于其他季節(jié)。通常來說,小兒肺炎大多是因為呼吸道感染和支氣管炎等疾病的進一步蔓延而產生的疾病,對小兒肺炎進行臨床研究,對人類的身體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我院對小兒肺炎疾病提出了針對性護理的方法措施,以每個患兒的具體情況為依據(jù),以患兒的家屬需求為中心,從護理的本質出發(fā),制定符合小兒身體特性的護理方案,全面有效地提升了小兒護理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除此之外,還可以加強小兒肺炎護理的心理護理與健康護理。
3.1心理護理 由于患兒的年齡都較小,所以都比較害怕打針,尤其是對陌生的環(huán)境難以適應,小兒群體在自我控制上交叉,所以極容易出現(xiàn)哭鬧和抵觸等不良反應。所以,護理人員要充分地對患兒的年齡、性格特征進行掌握,加強對患兒的心理護理。采用親切友好的交流方式與患兒進行溝通,可以為患兒講故事,引導患兒的注意力分散,從而減輕患兒對環(huán)境的陌生感,并減少治療對患兒的刺激,獲取患兒的信任,提升患兒對護理工作的依從性。
3.2健康教育 家長通常對患兒的疾病都極為擔心,容易產生焦慮和緊張等情緒。如果一次扎針不成功更容易引起家長的抵觸情緒,所以護理人員要加強對家長的健康知識宣傳,為家長講解患兒在小兒肺炎疾病的影響下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在治療過程中會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由此來獲取家長更多的配合,從而保證護理工作的順利展開,同時也要為家長講解如何對孩子進行健康護理,提升家長對孩子病情的認識,從心理和行為上做好雙重的準備,消除家長的焦慮。指導家長在小兒患病時積極給予患兒一定的鼓勵和安撫,利用溝通交流等方式來提升患兒的舒適度和依從性,幫助患兒更好地接受治療,避免產生過多的醫(yī)療糾紛。
4結論
在日常工作中,要堅持以患者利益為先,密切地關注著患者的醫(yī)療需求,由此提升對患兒的服務水平,提升患兒的舒適度和家長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高帥.針對性護理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應用觀察[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06:1121,1124.
[2]侯鳳香.針對性護理在小兒支原體肺炎康復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5,10:114-115.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