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力工作室
那段異常艱難的時光
三年前,我也是一個幼兒園新生的媽媽,一直在育兒雜志工作。每年雜志都會做關于入園適應的文章,所以,我們的入園準備工作開始得很早。
我提前半年給女兒游報了一個芭蕾班,想讓她感受一下離開媽媽自己去上課的感覺。外公外婆沒事兒就帶她去幼兒園附近溜達,有時候還能蹭著進去玩一會,算是熟悉環(huán)境;
我們常常會玩“上幼兒園”的游戲,讓她知道媽媽早上會怎么送,晚上會按時接。也會互換角色,讓她演媽媽,我演孩子時在上學路上哭哭啼啼,借以告訴她“不開心也很正?!保?/p>
我們也一起讀和幼兒園有關的繪本?!稖飞嫌變簣@》和《魔法親親》也是我之后常常向其他媽媽推薦的幫助入園適應的繪本;
所有這些準備,我相信或多或少對游適應幼兒園是有幫助的。但是,仍然不能避免在入園初期,我們共同度過了一段異常艱難的時光,以至于現(xiàn)在再讀當時的記錄,內心仍會泛出真切的痛楚。摘出中間一些片段,與大家分享。
8月29日
從今天開始試園三天,送半天。我送進教室,游緊咬嘴唇,流露出很大的不情愿,但是,沒有哭。我放一個吻在她手心,讓她牽著老師的手走了。
8月31日
做了兩天乖乖女,昨晚終于爆發(fā)了。臨睡前先是抱怨幼兒園牛奶不好喝,然后開始啜泣,然后號啕了大概半小時,哭喊著“不去幼兒園”。我只摟著她,輕輕說:媽媽聽見了,聽見了。仍然繼續(xù)給她穿衣服,做出門準備。
今早穿了最喜歡的裙子,還是背著書包出了門。門口又號啕。我轉身時還能聽見“媽媽抱著”的哭喊。
9月4日
昨晚睡時游輕輕跟我說:媽媽,我就喜歡王老師陪著我,不喜歡她陪別的小朋友。我放了一點心:無論如何,有一個喜歡且信任的老師,是小游能在幼兒園得到的最大福氣。不過,今早又號啕了。
我解決自己的分離焦慮的辦法就是吃。今天買的一大箱零食到貨了。
9月5日
早晨醒來就問:什么時候放假???然后默默地哭了兩次,念叨“不去幼兒園”。第一次我說“你得去啊,要不王老師沒看到你會難過的”。第二次我把手機上的日歷給她看,告訴她“再有三天就放假了”。出門前穿鞋時又哭了,說不想在幼兒園睡午覺。我摟著她哭了會兒,答應抱著她去。
9月6日
早上一直睡,七點半時我狠心把她叫醒,特意找了她最喜歡的裙子給換上,隨意問了句:帶哪件睡衣去幼兒園呢?立刻就哭了:我不想在幼兒園睡午覺!然后轉為夾雜尖叫的號啕。外婆說:要不跟老師商量商量吧。被我以嚴厲的眼神制止??蘖?0分鐘,要求我抱著送去,我答應了。
一路抱著,我給她講最近最愛的書《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我們一起學各種動物嗯嗯的聲音,她開心地大笑,半路便同意自己走。到幼兒園門口又開始畏縮,我把她抱進班,她摟著我脖子,兩只手都要我給了“魔法親親”,然后撲進劉老師懷里,跟我揮手道別。
是的是的,無論我之前做了多么周到充分的準備,到了要分離那一刻,就像一個傷口被突然撕開,痛,都會以不可遏止的方式,兇猛地撲過來。
對孩子來說,通常只是因為不愿意與媽媽分開而哭鬧。而對父母來說,比眼淚、嘶喊和哀求更難以抵抗的,是這種情緒爆發(fā)造成的心理壓力:我是不是太狠心?我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對?我是不是不該這樣丟下孩子?
理智地說,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就需要逐漸練習與父母分離,需要練習適應新環(huán)境。當然,幼兒園(新環(huán)境)如何為孩子提供支持也十分重要。我想說的是:既然已經(jīng)決定送孩子去幼兒園,那我們就相信并幫助孩子去適應吧。
分離是一種成長痛
就像學走路就難免會摔疼,甚至磕破流血,很多(如果不是所有)的成長,似乎都是以挫折甚至傷痛開始的。如果我們試圖完全避免傷痛,往往反而會阻礙成長。同樣,幾乎找不到什么辦法能夠完全避免上幼兒園時孩子的壞情緒,甚至激烈的哭鬧。我們所能做的,也只是一些小提示:
※對送園的艱難一定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孩子的情緒爆發(fā)可能會非常激烈,他的哭鬧和抗拒很有可能是你從未遭遇過的。
﹡父母自己也會產生強烈的負面情緒。
孩子的激烈抗拒對父母的情緒也是巨大的考驗,往往會激發(fā)兩種負面情緒。一種是內疚和自責,懷疑自己是不是太冷血,是不是做錯了;另一種則是憤怒。往往是爸爸更容易因為承受不了孩子的哭鬧而惱羞成怒,態(tài)度也從“哄”變成“呵斥”。
※要努力保持鎮(zhèn)定輕松的心態(tài)
送園可能是孩子一天情緒爆發(fā)的高潮,因此父母的鎮(zhèn)定、輕松就十分重要。送園不僅是對孩子的鍛煉,也是對我們成人自控力的挑戰(zhàn)。
這也是為什么我想先給你看看游的入園記錄。也建議你提前在心中反復預演“孩子大哭,抱住你不放”的場景,在這個場景中,反復提醒自己:
——我知道每個孩子都會這樣;
——我知道孩子真的好傷心,就像學走路摔破了,真的好疼;
——我知道傷痛難免,但這是成長的必須;
——我知道他雖然現(xiàn)在很疼,但只是暫時的,總會過去的。
最重要的是,你也要知道,下午接園后,你會有足夠的方法幫他撫平傷痛,就像他摔破后你有辦法幫他止血、止疼,所以不用過于擔心。
最好不要做的事
在送園的過程中,不同的孩子會有不同的表達,爸爸媽媽的安慰方式和表達肯定也各有不同。提供統(tǒng)一的標準做法顯然并不現(xiàn)實,但我們希望就“最好不要做的事”給一些提醒:
1.不要講道理。避免諸如“幼兒園多好玩啊,小朋友長大了就都應該上幼兒園啊”之類的說教。
2.不要比較?!澳憧茨莻€小朋友看著比你還小呢,他都不哭?!薄霸趺磩e人都不哭,就你哭?”這樣的比較只會火上澆油,更大程度增加孩子內心的沮喪和挫敗感。
3.不要轉移注意力?!霸蹅內ネ婊莅?。多好玩啊。”“你看那里有只小狗哦!”類似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有可能暫時讓孩子停住哭聲,但負面情緒并沒有因此得到緩解,依舊在心中積累。
尤其不要做的事:
果斷送園
深呼吸,放輕松,以鎮(zhèn)定、明確的態(tài)度和孩子告別,這是你在早晨送園時能做的最好的事。要把握以下三個原則:
1.大人要表現(xiàn)出鎮(zhèn)定和輕松,你的焦灼會讓孩子更恐懼與你分離。雖然我們知道這很不容易,但卻至關重要。
2 .與孩子擁抱告別,并告訴他:晚上一定來接你。如果孩子摟住你不放或者拳打腳踢,要不生氣地、溫和而堅定地拉開孩子的手,把他交給老師。
3.果斷離開,不停留。不要覺得沮喪或者無力,當你下午去幼兒園接孩子時,你將會有充足的時間和方法來幫孩子平復焦慮與傷痛。
1. 由于內疚而態(tài)度不堅定,甚至放棄。
“那好吧,今天咱們就先不去了。但是,說好了,明天一定要去幼兒園哦?!边@樣的做法是絕對要避免的。父母內心的動搖很容易被孩子覺察,更讓他堅定了“幼兒園是可以不去”的想法。第二天,他會以更激烈的哭鬧來爭取“今天也不去了”的結果。
2. 由于憤怒而指責,甚至呵斥孩子。
否定孩子的情緒,甚至強烈地指責他,這種做法不僅僅在當時容易火上澆油,導致更激烈的爆發(fā)。長遠來看,否定孩子的情緒,阻斷了他發(fā)泄負面情緒的通道,容易逐漸發(fā)展為更嚴重的心理和情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