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詩月
英語作為一種交流工具,其影響力在全球范圍內(nèi)無與倫比。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課程的學習,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币虼耍箤W生掌握最基本的口語交際能力,是當前迫切的任務。有必要在全球化、多元化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大力培養(yǎng)與發(fā)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然而,縱觀當前的英語課堂教學,還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新時期的小學英語教師,有義務為當今的問題出謀劃策。
一、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現(xiàn)狀
1.從“有聲”到“無聲”
小學英語教師在新時期英語課堂教學中,將口語交際擺在突出位置。比如在低年段英語課堂教學中,鑒于學生對英語比較好奇、比較新鮮,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樂于模仿影音中的語音語調(diào),表現(xiàn)出極強的求知欲。然而,隨著學生身心的發(fā)展,他們不再對英語表現(xiàn)出那么濃厚的興趣,大聲朗讀、積極發(fā)言的學生越來越少。同樣的任務,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表現(xiàn)的判若兩人,總而言之,年級越高,英語口語交際氛圍越來越“冷漠”。
2.從“有趣”到“無趣”
許多學生剛開始接觸英語會有一種新鮮感,這時的他們,英語學習的興趣濃厚,加上一些比較適合他們的課堂活動,他們總能滿腔熱忱地投入口語交際,甚至表演得開懷不已,仰天長笑,交際氛圍越來越濃厚,熱情高漲。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記憶的東西增多,加上難度的增加,孩子們的積極性、主動性越來越減弱,部分學生認為口語交際已經(jīng)成為一種負擔。
3.從“有情”到“無情”
年齡越小的低年段的學生,他們越能夠參與到課堂中,越能夠表現(xiàn)自己,因此,設計的各種英語口語交際活動始終能夠讓他們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而到了高年級英語課中,鑒于學生的情感發(fā)展,加之認知水平有限,往往在交際過程中表現(xiàn)出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嚴重現(xiàn)象,這樣的課堂是冷冰冰的。
4.從“有字”到“無字”
《小學英語課程標準》對學生的書寫作了明確的要求,到了高年級,學生能說、能寫一些簡單的問候語;同時能根據(jù)相應要求為相關(guān)物體作簡單的描述。但是,由于部分學生聽、說、讀這幾方面技能的缺失,特別是認知能力的缺乏,嚴重影響他們對單詞的拼寫。尤其到了高年級,學生對以前所學的很多單詞往往都已遺忘,只有小部分學生能夠獨立拼寫出單詞和句子,更多時候只拿著筆,但筆下無字。
如此看來,如今的英語口語交際課堂教學已經(jīng)到了令人擔憂、迫在眉睫的局面,亟待解決。當務之急,我們必須改進教學方法,扎扎實實、勤勤懇懇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基本功,即聽、說、讀、寫能力,長此以往,使學生雖不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里,依然能夠大膽、流利地與人進行口語交際,真正提升他們的英語口語水平。
二、提高小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策略
1.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
剛上課的老師們,無須一本正經(jīng)地直接進入文本的教學,可以先留個兩分鐘做個小游戲,讓學生熱熱身、熱熱腦,有助于讓部分學生從自由自在的課間中舒緩過來,這樣學生的上課熱情大漲,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開始英語課。
英語是一道美味佳肴的菜肴,而教師就是一個個技藝精湛的大廚,如何讓這道菜肴更美味,就需要教師盡可能地采用多種手段,如唱歌、跳舞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學表示水果的單詞前,可以讓學生自帶水果,嘗嘗味道,看看顏色,有助于他們的記憶;又如在學習某些單詞,諸如:hot,cool等時,讓他們通過摸一摸的方式識記;在教授關(guān)于季節(jié)的單詞時,通過動畫的形式,讓他們感知不同季節(jié)帶給他們的變化,加上播放錄音,在這樣的課堂環(huán)境里,無形中已經(jīng)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音、語調(diào)、語感。這樣學生既放松了他們的身心,又解決了他們不愿進行交際的這種局面,可謂雙豐收,久而久之,他們會愛上英語課堂。
2.努力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
環(huán)境影響人,環(huán)境塑造人。縱觀當前的英語教學課堂,很多都被漢語浸潤著,如果有了母語漢語的“滋潤”,整個英語課堂就會充斥著“中式化英語”,使他們越來越受母語的干擾。所以在整個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效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著力使一些重要句型在情境中呈現(xiàn),使學生能夠在快樂的情景劇中學習,真正做到寓教于樂,因此,盡量避免漢語的滲透,使學生逐步對英語有所接受。哪怕用肢體語言讓學生揣摩老師想表達的意思,讓他們的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如我在教學giveorders這一詞組時,學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我隨即走向一個女生,對她說:Stand up,please.該生站起。我于是對學生說:Just now I gave her an order.“Stand up”is an order.You see?說完又對該生說:Sit down,please.學生又坐下。Boys and girls,here“Sit down”is an order,too.Are you clear?我沒有馬上告訴學生give orders是發(fā)出指令的意思,但學生已通過我與那名女生的互動交流正確領(lǐng)悟了意思。
3.精心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
置身在良好的交際情境里,學生如沐春風,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環(huán)境,有助于口語交際長久地、持續(xù)地、高效地進行下去,如我在教學“Asking the way”一課時,我先引導學生對問路、指路的基本句型進行了學習,接著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能力,調(diào)動學生情緒,我出示了幾張昆山亭林公園、周莊、千燈古鎮(zhèn)、森林公園等昆山旅游景點的圖畫,讓學生分組用英語說說去這些地方如何問路。出乎意料的是,學生對這些與自身密切相關(guān)的事物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他們個個爭先恐后地想為同學介紹,此時的課堂氛圍異?;钴S,讓人刮目相看。
4.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
由于中西方文化有所差異,比如中國人吃飯用chopsticks(筷子),外國人用餐用fork and knife(刀叉);中國人被表揚總是謙虛地說“哪里哪里”,外國人被表揚會開心地說“謝謝”。面對差異,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在尊重對方文化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清晰地認識到英語與漢語的不同之處,恰當?shù)貙τ⒄Z進行表達。因此,我們要大力支持、鼓勵學生課外善于積累,可以參加形式多樣的英語節(jié)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口語比賽。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時刻留意書本背后的知識,幫助學生及時了解中西方存在的文化差異,加深對英語文化的熟悉與了解。
5.及時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正確的教育與懲罰無緣。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應堅持“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對一些后進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多為他們搭建交流的平臺。比如“Good!”,“Great!”,“You are so clever!”,“Good job!”,或摸摸他們的頭,給予肯定的微笑。這一次撫摸、一份微笑,不僅傳遞著老師對學生的愛,而且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由此可見,鼓勵、肯定教育的魅力是無窮的。
總之,要讓學生走出“啞巴英語”學習的怪圈,以新的課程理念為指導方向,真正為學生提供口語教育的大舞臺,讓學生在舞臺上盡情地施展才能。因此,這需要教師不斷解放自身的思想,讓新課程理念指引著我們向前,使學生積極、樂于、主動地去說、去道,真正落實課改的各項要求,進而真正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